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321篇 |
免费 | 161篇 |
国内免费 | 100篇 |
专业分类
航空 | 296篇 |
航天技术 | 96篇 |
综合类 | 78篇 |
航天 | 112篇 |
出版年
2024年 | 46篇 |
2023年 | 45篇 |
2022年 | 78篇 |
2021年 | 75篇 |
2020年 | 49篇 |
2019年 | 40篇 |
2018年 | 20篇 |
2017年 | 16篇 |
2016年 | 14篇 |
2015年 | 12篇 |
2014年 | 17篇 |
2013年 | 19篇 |
2012年 | 20篇 |
2011年 | 21篇 |
2010年 | 12篇 |
2009年 | 13篇 |
2008年 | 10篇 |
2007年 | 16篇 |
2006年 | 17篇 |
2005年 | 5篇 |
2004年 | 5篇 |
2003年 | 5篇 |
2002年 | 2篇 |
2001年 | 3篇 |
2000年 | 5篇 |
1999年 | 2篇 |
1998年 | 5篇 |
1997年 | 4篇 |
1996年 | 1篇 |
1995年 | 2篇 |
1994年 | 1篇 |
1993年 | 1篇 |
1991年 | 1篇 |
排序方式: 共有58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411.
基于机器学习的卫星姿态控制律设计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传统的优化算法只能针对给定控制律的指定参数进行优化.机器学习的方法,不仅进化参数,而且可以按给定准则进化出卫星姿态控制律表达式.建立卫星姿态动力学模型及敏感器和执行机构的原理与误差模型,构成含噪声的单自由度的闭环数字仿真系统.统计一段时间内仿真结果的姿态精度和稳定度作为该控制律的适应度函数.针对姿态控制律选定合适的函数... 相似文献
412.
基于BP神经网络的复合材料性能预测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针对复合材料性能表征十分复杂、困难的情况,利用人工神经网络的BP算法,建立了复合材料性能预测模型。模型由3层神经元组成,分别为输入层、隐含层和输出层。以碳/陶瓷复合材料性能与成分的关系为研究对象,选取了38组实验数据作为学习样本,模型总误差为0.18,用建立的网络预测未知,并给出预报曲线。和试验值相比较表明,所建立的网络能反映碳/陶瓷复合材料组分与其材料性能之间的关系,为实验设计提供了新的思路,节省了时间和劳力。 相似文献
413.
414.
大学英语教学与中学英语教学之比较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充分认识中学英语教学与大学英语教学的不同,帮助学生尽快完成从中学到到大学的转变,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调动其学习的主动性,从而提高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415.
机器学习在湍流模型构建中的应用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借助于高性能计算机和数据共享平台的发展,研究者可以获取大量的高分辨率湍流计算数据。近年来,随着深度神经网络等人工智能技术的发展,数据驱动的机器学习方法也开始应用于湍流模型中不确定度的量化以及模型的改进和构建中。湍流大数据与人工智能相结合是湍流研究的一个新领域。研究者在取得一定成果的同时也面临着诸多困难和挑战,例如模型的泛化能力和鲁棒性等。模型构建过程包含了数据处理、特征选择以及模型框架的选取与优化等诸多方面,这些方面在不同程度上影响模型的性能。本文从机器学习在湍流建模过程中的实现方法和模型的不同作用两方面分析总结了目前主要的研究工作进展,并对这类问题面临的挑战和未来的研究展望进行了阐述。 相似文献
416.
基于卷积神经网络的遥感图像舰船目标检测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针对遥感图像背景复杂、受环境因素影响大的问题,提出一种将卷积神经网络(CNN)与支持向量机(SVM)相结合的舰船目标检测方法,利用卷积神经网络可自主提取图像特征并进行学习的优点,避免了复杂的特征选择和提取过程,在复杂海况背景图像的处理中体现出较优的性能;同时,由于军舰样本获取难度大,应用迁移学习的概念,利用大量民船样本辅助军舰目标的检测,取得较好的效果。通过参数调整与实验验证,此方法在自行建立的测试集上检测率达到90.59%,对光照、环境等外界因素具有一定程度的鲁棒性。 相似文献
417.
针对目前基于深度学习的陨坑检测方法存在的模型参数量大和检测速度慢的问题,提出了一种轻量化的深度学习陨坑检测方法。首先,采用通道剪枝方法删减卷积神经网络中冗余的卷积核,得到结构紧凑高效的陨坑检测模型。然后,使用轻量化的深度可分离卷积操作替换基础陨坑检测模型中的标准卷积操作,进一步降低了模型的复杂度。仿真实验结果表明,所提出的轻量化陨坑检测模型能够保证较高的像素预测精度,并且能够适应亮度、图像噪声等干扰因素的影响。同时,与轻量化处理前的模型相比,参数量减少了99.2%,检测速度提升了94%。 相似文献
418.
We examined the use of hand gestures while people solved spatial reasoning problem in which they had to infer motion from static diagrams (mental animation problems). In Experiment 1, participants were asked to think aloud while solving mental animation problems. They gestured on more than 90% of problems, and most gestures expressed information about the component motions that was not stated in words. Two further experiments examined whether the gestures functioned in the mechanical inference process, or whether they merely served functions of expressing or communicating the results of this process. In these experiments, we examined the effects of instructions to think aloud, restricting participants' hand motions, and secondary tasks on mental animation performance. Although participants who were instructed to think aloud gestured more than control groups, some gestures occurred even in control conditions. A concurrent spatial tapping task impaired performance on mechanical reasoning, whereas a simple tapping task and restricting hand motions did not. These results indicate that gestures are a natural way of expressing the results of mental animation processes and suggest that spatial working memory and premotor representations are involved in mental animation. They provide no direct evidence that gestures are functional in the thought process itself, but do not rule out a role for overt gestures in this type of spatial thinking. 相似文献
419.
张音宇 《长沙航空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2,12(3):7-10
主体性教育代表着一种全新的教育哲学和教育理念,为“工学结合”人才模式下商贸类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提供新的价值取向和理论基础,构成了“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下商贸类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的行动逻辑。 相似文献
420.
陈汉平 《长沙航空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2,12(4):8-11
工学结合、校企合作是高职院校培养高端技能型人才的根本途径,但高职院校工学结合普遍存在着口号喊得多、实质内容少、短期合作多、长效机制少、学校热情多、企业关注少、校企浅层次合作多、深层次合作少等问题。通过思考促进校企深度融合、工学有效结合的方式,提出了”三位一体,项目育人”的高端技能型人才培养模式。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