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61篇
  免费   255篇
  国内免费   203篇
航空   1045篇
航天技术   199篇
综合类   135篇
航天   340篇
  2024年   8篇
  2023年   20篇
  2022年   38篇
  2021年   43篇
  2020年   55篇
  2019年   62篇
  2018年   45篇
  2017年   47篇
  2016年   80篇
  2015年   62篇
  2014年   96篇
  2013年   73篇
  2012年   90篇
  2011年   119篇
  2010年   72篇
  2009年   70篇
  2008年   87篇
  2007年   97篇
  2006年   84篇
  2005年   70篇
  2004年   61篇
  2003年   65篇
  2002年   47篇
  2001年   42篇
  2000年   22篇
  1999年   23篇
  1998年   30篇
  1997年   17篇
  1996年   9篇
  1995年   10篇
  1994年   18篇
  1993年   11篇
  1992年   17篇
  1991年   7篇
  1990年   7篇
  1989年   9篇
  1988年   3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71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81.
US military aircraft engine advanced technology programs were overviewed and analyzed from light weight gas generator (LWGG) program initiated in 1960s through integrated high performance turbine engine technology (IHPTET) program started in 1980s, then to versatile affordable advanced turbine engine (VAATE) program. Some features and trends were summarized and concluded by literature statistics method, such as teams based on closely corporation among government, industries and academics, goals oriented with national defence strategies and weapon system development requirements, engineering manufacture and development including all relative disciplines and areas, verification measured by technology readiness level, the application extending to military aircraft engine, civilian engine, gas turbine and space vehicle, etc. The experience and lessons obtained can provide reference and guide for technology research and engineering manufacture and development of military aircraft engines in the world.  相似文献   
82.
微机械加速度计发展现状浅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自微机电系统(MEMS)技术以IC工艺为基础发展以来,微机械加速度计便作为其中一个耀眼的应用实例大放异彩。在国外,上世纪九十年代就有低精度微加速度计产品,同时国内也开始了相关研究。时至今日,微加速度计已经按高精度、中精度、低精度三个精度等级分别发展。以麻省理工大学(MIT)Draper实验室为代表的一些国外机构已经研制出10-7g级别的高精度微加速度计样机并尝试在潜射导弹、洲际导弹再入等方面取得应用,乃至将来替代高精度摆式积分陀螺加速度计(PIGA);以COLIBRYS、Honeywell等公司为代表的商业机构,依托自身科研能力,致力于将中精度微机械加速度计推出量产化的单表和组合成品并推向低端军用和高端民用市场;以AD、ST等公司为代表的跨国公司,依托自身工艺线,推出大量的微机械加速度计,占领了消费电子市场。国内的研制分工也越来越细化,技术路线、行业分工、研究内容、需求牵引都越来越明确,其中压阻式、热对流式微机械加速度计已经产业化,微机械加速度计已有小批量的产品,硅微谐振式加速度计也显示了很好的发展前景。本文试对发展现状进行了简单评析。  相似文献   
83.
利用涡喷发动机试车台和新研制的小型涡喷发动机完成了一系列静电监测实验,获取了涡喷发动机尾气静电信号特性,并通过分析静电信号特征证实了尾气静电监测技术对发动机气路部件机械故障的监测.研究发现发动机尾气静电信号的细微变化与发动机工况相关,通过分析第102试车阶段的静电信号发现活动率水平出现了与发动机工况同步变化的情况,验证了活动率水平是一种可作为表征尾气中微小颗粒的带电情况的特征参数;在102~108试车阶段中,发动机出现了燃烧室内壁积炭、燃烧室内壁轻微烧蚀和气路润滑油泄漏故障,根据静电信号的统计分析以及大时间尺度的趋势分析,发现活动率水平、正(负)事件率可作为预警参数来反映因这些故障而导致尾气静电整体水平的变化.   相似文献   
84.
 2 m超声速风洞是一座下吹-引射式暂冲型超声速风洞,采用全钢结构。针对该风洞具有结构尺寸大、运行工况多、流场品质要求高、试验段和模型更换快捷以及采用全挠性喷管实现宽马赫数范围调节等特点进行了风洞总体和主要部段结构设计与研究。在风洞设计中利用试验方法以及丰富的风洞设计经验对洞体结构设计中的重点、难点问题进行了研究,广泛使用有限元分析方法进行理论计算,采用新颖的刚性烧结金属丝网材料进行消声降噪处理,并用挠性喷管和试验段一体化设计技术排除了挠性喷管与试验段间阶差对流场品质的影响,运用气垫运输技术使试验段和模型更换快捷、稳定。通过水压试验、振动检测、风洞静调和流场校测等方法验证风洞的结构设计是合理的,设计中新材料、新技术的应用是成功的。  相似文献   
85.
重视和加强航空发动机可靠性工作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论述了航空发动机可靠性的重要性,从提高思想认识、加强组织管理、排故延寿、型号研制、基础研究等方面,提出了加强可靠性工作的建议。  相似文献   
86.
含椭圆分层复合材料层板三维问题的三角级数能量解法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胡伟平  孟庆春  张行 《航空学报》2000,21(4):338-342
根据叠加原理将含有椭圆形内部分层的层板在横向载荷作用下的受力状态进行分解 ,从而将分层问题归结为在分层表面上的附加剪切载荷作用下层板附加位移与附加应力的分析 ,并据此建立了一个仅包含分层区的力学模型。然后利用双三角级数构造满足层板分层区位移边界条件的位移模态。最后 ,应用最小势能原理确定位移解。计算结果收敛 ,挠度收敛尤为迅速。  相似文献   
87.
直接力控制的特征结构配置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朱战霞  王建培 《飞行力学》2001,19(1):30-32,37
以现代控制理论和飞行力学原理为基础,针对直接力控制器设计中存在的模态耦合问题,提出一种应用状态反特征结构配置进行解耦的方法,并出相应的公式。分析表明,用此方法对系统的极点和特征向量可以进行希望的配置。并能达到设计要求,同时仿真结果说明,用状态反馈特征结构配置法设计的控制系统比用线性二次型调节器(LQR)方法设计的控制系统解耦性能好,响应速度快,并且解决了输出反馈特征结构配置不能确保闭环系统稳定的问题。  相似文献   
88.
我国航空发动机研制过程中的主要经验教训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总结了我国航空发动机研制过程中主要经验教训。认识到航空发动机的发展可以带动和促进国家许多相关产业的发展,“动力先行、预研先行”是航空工业发展的规律;既要自力更生,又要学习国外先进经验,完成从仿制到自行设计的战略转变,开创我国航空发动机的新局面。  相似文献   
89.
考虑应力状态的疲劳裂纹闭合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利用改进的条带屈服模型 (Modified Strip Yield Model),通过对裂端约束的研究,提出组合约束因子的概念,发展了 Budiansky和 Hutchinson的解析模型,建立了可考虑不同应力状态的疲劳裂纹闭合模型,可方便地推广到穿透厚度裂纹的闭合分析中。与航空结构合金的实验数据及有限元结果的比较显示该模型能准确预测疲劳裂纹闭合中载荷比、应力状态和厚度等重要因素的影响。给出的显式结果可以方便地用于航空工程实际。  相似文献   
90.
根据航空武器装备研制应当建立竞争、评价、监督、激励“四个机制“的规定,结合本企业实际,就综合运用“四个机制“、促进航空装备研制提出了见解与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