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77篇
  免费   75篇
  国内免费   99篇
航空   317篇
航天技术   93篇
综合类   75篇
航天   66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9篇
  2022年   11篇
  2021年   15篇
  2020年   15篇
  2019年   17篇
  2018年   18篇
  2017年   24篇
  2016年   14篇
  2015年   18篇
  2014年   21篇
  2013年   20篇
  2012年   29篇
  2011年   28篇
  2010年   28篇
  2009年   25篇
  2008年   23篇
  2007年   23篇
  2006年   14篇
  2005年   31篇
  2004年   23篇
  2003年   18篇
  2002年   18篇
  2001年   10篇
  2000年   11篇
  1999年   11篇
  1998年   14篇
  1997年   16篇
  1996年   6篇
  1995年   7篇
  1994年   12篇
  1993年   4篇
  1992年   3篇
  1991年   5篇
  1990年   3篇
  1989年   2篇
  1987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55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90 毫秒
521.
以丁羟推进剂为研究对象,进行了10、30、50℃3种温度多种相对湿度条件下的吸湿试验;采取吸湿率、平衡含湿率作为表征参数,研究了丁羟推进剂吸湿的规律。结果表明,吸湿初期吸湿率随吸湿时间增加而增大,推进剂试样的吸湿在一段时间后可达到平衡,平衡含湿率主要取决于环境相对湿度,受温度的影响较小;通过对吸湿试验所得数据的分析,得到了丁羟推进剂吸湿时的温度和相对湿度条件对其扩散系数的影响规律,给出了扩散系数的温湿度修正模型,用该模型表示扩散系数与温度和相对湿度的关系时,最大相对误差仅为7.11%。  相似文献   
522.
方良  童创明  黄国荣  夏训辉 《上海航天》2009,26(6):22-24,34
基于线性分布细金属柱体的散射模型,用多极子展开求解电磁散射问题。以测量的散射场和计算散射场偏差为目标函数,将待优化变量设置为描述细金属柱体中心位置的向径和幅角,通过多相粒子群算法(MPP-SO)优化待优化变量,通过使目标函数达到最小值实现自由空间中线性分布的细金属柱体族的电磁成像。算例表明:MPPSO有较好的收敛性能和成像精度,以及较强的抗随机噪声干扰能力。  相似文献   
523.
L-D分解求逆法在联邦卡尔曼滤波中的应用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求逆是联邦卡尔曼滤波算法中数据融合的关键步骤.它的计算精度的高低和运算速度的快慢将直接影响到整个滤波算法的成功与否.经过数字仿真,把矩阵分析中的L-D分解算法运用到联邦卡尔曼滤波中的矩阵求逆当中能得到良好的效果,不但运算速度和精度有提高,整个滤波算法的容错性也有明显改善.   相似文献   
524.
分块式平面侦察成像系统(Segmented Planar Imaging Detector for Electro optical Reconnaissance, SPIDER)是基于光子集成回路的干涉成像系统,是提高遥感成像分辨率,降低系统加工难度,减少系统体积、质量、功耗的有效手段之一。首先报告了SPIDER研究现状;并对其基本原理与组成进行了研究;建立了基于部分相干光理论的成像模型;研究了基于平衡正交检测的干涉条纹检测方法;分析了成像系统指标体系;最后对SPIDER成像能力进行了仿真验证。结果表明,SPIDER成像系统具有良好的成像效果,在遥感侦察、空间态势感知等领域具有良好应用潜力。  相似文献   
525.
赵彬  单鹏 《航空动力学报》2008,23(3):478-482
自主发展了径流及斜流涡轮的准三维流线曲率法通流设计程序,应用该程序给出了一项500 N推力级微型涡喷发动机斜流涡轮的气动设计和叶片造型.通过计算流体力学检验和整体叶轮强度检验,该微型斜流涡轮超过了预定的设计指标.为实现径流涡轮和斜流涡轮设计反问题的统一,流线曲率法的S2,m流面准径向平衡方程是沿流线方向m和流线的准法线方向口写出,该系统也可用于轴流涡轮的设计.采用了在所有计算站上的"全可控涡法"进行气动设计.   相似文献   
526.
Reflectance spectra in the visible and near-infrared wavelengths provide a rapid and inexpensive means for determining the mineralogy of samples and obtaining information on chemical composition. Hydrocarbon microseepage theory establishes a cause-and-effect relation between oil and gas reservoirs and some special surface anomalies, which mainly include surface hydrocarbon microseepage and related alterations. Therefore, we can explore for oil, gas by determining reflectance spectra of surface anomalies. This idea has been applied to the R&D project of exploring for natural gas in Qinghai province of China using NASA EO-1 satellite with the Hyperion sensor (June 2005 to June 2006). In this project, in order to improve the accuracy of exploration targets of natural gas mapped in the field studied, an integrated practical system of exploration of oil and gas was built by the analysis of not only hyperspectral remote sensing data but also data provided from field work. In this paper, our efforts were focused on the analysis of the 799 reflectance spectra provided from the field work. In order to properly define the typical form of hydrocarbon microseepage with spectroscopy and fulfill the data analysis, it was necessary to build a spectral model. In this spectral model the most important features of hydrocarbon microseepage in the surface of our study area, i.e., diagnostic spectral macroscopic features and diagnostic spectral absorption features, were proposed and extracted, respectively. The distribution of coexisting anomalies, which results from both alteration minerals and hydrocarbons, is estimated by the diagnostic macroscopic features mainly using Spectral Angle Mapper (SAM) classifier. On the other hand, the diagnostic absorption features of two main absorption bands presented abundant local information, based on deep analysis of which, we are able to map the anomalies of alteration minerals and hydrocarbons, respectively. Additionally, a general framework of analysis and key classification algorithms applied to the Hyperion data have been introduced briefly. In our work, three exploration targets of natural gas were identified from the study area which covers 2100 km2. In the three exploration targets, three wildcats have been drilled by China National Petroleum Corporation (CNPC) since July 2006, and all the three wells have been proven some industrial reserves.  相似文献   
527.
可调谐二极管激光吸收光谱诊断燃烧参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红外二极管激光吸收光谱诊断技术以其高灵敏,响应快,结构相对简单,造价低廉等优点已成为测量准均匀燃烧场和流动场温度和组分分压的有效手段.本文介绍我们所建立的可调谐二极管激光吸收光谱诊断系统以及利用此系统进行燃烧产物H_2O浓度和温度的实验结果.作者还介绍了所发展的高敏感的探测技术-波长调制光谱(WMS,Wavelength Modulation Spectroscopy)的2f诊断技术.可调谐二极管激光吸收光谱技术可望应用于动态燃烧过程的诊断与控制.  相似文献   
528.
基于逆动力学和重心估计的飞行控制系统设计   总被引:4,自引:3,他引:1  
飞机飞行中重心的变化直接影响飞机本身的控制特性,使得控制系统设计更为复杂.提出了一种基于逆动力学和重心估计的飞行控制方法,首先建立了考虑重心偏移的飞机六自由度动力学模型,由此模型推导得到了其逆特性的解析形式,并采用基于重量分布的重心估计系统在线提供重心信息.仿真结果表明,该方法有效地利用了重心在线估计信息,能适应飞机在不同重心时运动特性的变化,具有良好的控制效果,且设计过程简洁,易于实现.  相似文献   
529.
文章讨论利用给定的三个向量对构造不可约三对角矩阵、Jacobi矩阵和负Jacobi矩阵的反问题.在求解方法中,将已知的-些关系式等价地转化为线性方程组,利用线性方程组有解的条件,得到了所研究问题有惟一解的充要条件,并给出了数值算法和例子.  相似文献   
530.
杨超 《飞行力学》2000,18(2):5-9
直升飞机动力学逆问题是已知运动的控制规律,对直升机机动飞行和现代飞行控制律设计有重要意义。根据直升机飞行动力学逆问题研究的现状,概述现代飞行动力学逆问题的研究内容及进展,重点分析直升机逆仿真技术的特点,讨论直升机最佳机动控制与非线性控制律设计的途径与方法,展示直升机逆问题研究的前景以及存在的问题,供直升机设计和飞行动力学研究人员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