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78篇
  免费   38篇
  国内免费   220篇
航空   575篇
航天技术   95篇
综合类   100篇
航天   66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14篇
  2021年   32篇
  2020年   36篇
  2019年   27篇
  2018年   25篇
  2017年   37篇
  2016年   57篇
  2015年   72篇
  2014年   44篇
  2013年   41篇
  2012年   74篇
  2011年   51篇
  2010年   39篇
  2009年   55篇
  2008年   46篇
  2007年   30篇
  2006年   21篇
  2005年   18篇
  2004年   15篇
  2003年   4篇
  2002年   8篇
  2001年   8篇
  2000年   11篇
  1999年   5篇
  1998年   7篇
  1997年   10篇
  1996年   4篇
  1995年   6篇
  1994年   5篇
  1993年   9篇
  1992年   4篇
  1991年   4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5篇
  1988年   5篇
排序方式: 共有83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61.
乘波飞行器由于其具有高升阻比特性而成为国内外高超声速飞行器研究的热点。介绍了乘波飞行器的研究进展,在此基础上阐述了乘波飞行器设计对先进设计技术的需求。重点讨论了计算流体力学(CFD)技术和多学科设计优化(MDO)理论与方法在乘波飞行器设计中的应用现状。提出了今后应重点对高超声速飞行条件下乘波飞行器的动态气动特性进行全面的数值模拟研究.大力开展包含可靠性和经济性分析的乘波飞行器多目标多学科设计优化研究。随着MDO方法在乘波飞行器设计中的深入应用,CFD必将发挥更大的作用,共同促进乘波飞行器的快速发展。  相似文献   
162.
飞船返回舱高超声速气动特性的风洞实验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返回舱再入过程中,高超声速配平升阻比是一个十分重要的参数。文章介绍球冠倒锥外形返回舱模型在φ0.5m高超声速风洞中气动力的测量结果,给出Ma=4.94、5.96、7.96,相应的Re=3×10^6、6×10^6、2×10^6(以最大横截面直径为特征长度)气流条件下,攻角从2°~-27°变化范围内返回舱的气动力特性,讨论重心位置纵移与横偏变化对配平升阻比和纵向稳定性的影响。  相似文献   
163.
吸气式高超声速机体/推进一体化飞行器数值和试验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发展吸气式高超声速技术是实现可持续高超声速飞行(尤其是在大气层以内)的重要途径.吸气式高超声速飞行器为了获得良好的气动-推进性能,必须采用机体/推进一体化设计.笔者发展了针对一体化飞行器的气动力和推进力的划分体系和计算方法,发展了内外流数值计算软件.研究了机体/推进一体化设计的平头形高超声速飞行器在进气道关闭条件下的气动性能,并进行了试验验证;数值研究了进气道打开和发动机工作条件下一体化飞行器的气动-推进性能;研究了机体和推进系统的不同部件对飞行器气动-推进性能的贡献.  相似文献   
164.
碱金属引射下的高超声速尾流的数值模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陈伟芳  石于中 《宇航学报》1996,17(4):100-103
高超声速化学非平衡尾流的分析与计算是空气动力学中的一个重要课题。本文采用二阶精度的中心差隐格式,求解了抛物化的N-S方程,得到了高空20KM及60KM非平衡尾流的数值解,研究了碱金属引射对尾流电子密度的影响。计算结果表明引射碱金属对尾流电子密度影响明显,尾流电子密度因此增加了1~3个量级。文中化学反应模型采用十组元模型,组元包括O2、N2、O、N、NO、NO+、O-2、Na、N+a以及e-。  相似文献   
165.
本文给出了高超声速飞行器表面摩阻和传热系数 (斯坦顿数 )的计算结果。采用两种方法平面切面法亦即二维边界层近似法和工程方法计算了飞行器高超声速绕流的粘性效应 ,并对两种方法的计算结果作了仔细的比较。由文可见 ,对于在稠密大气层内 ,沿轨道运行头速度恒定的高超声速有翼飞行器 ,能够用本文所采用的两种方法计算其表面摩阻和热载荷。此二法可成功地应用于绕复杂形状物体的流动参数计算。  相似文献   
166.
何坤  袁化成 《航空动力学报》2022,37(5):1064-1078
为研究激波针对超/高超声速钝头飞行器进行减阻降热的相关特性,采用数值模拟方法对6种典型激波针构型的流动特征开展系统研究。给出了激波针长度、来流马赫数对流动特征的影响规律,并对其形成机理进行了探讨。结果显示:马赫数较低时,头部有扰流物的5种激波针在回流区即将分裂时减阻率最大;马赫数较高时,减阻率在回流区分裂前后出现局部峰值,但最大减阻率将出现在回流区分裂后更长的激波针长度下。马赫数为3时,6种构型减阻率达最大时的相对长度在0.8~1.2之间,相比而言,球型、半球型和双锥型的减阻效果最好,最大减阻率为45%~50%;圆锥型最差,为20%~25%,明显低于头部有扰流物的构型。相同的激波针长度下,头部有扰流物构型的减阻率随马赫数增大而增大,圆锥型则相反。流场回流区、分离激波、弓形激波、局部膨胀流动等导致的压力分布变化是构型整体阻力变化的主要成因。   相似文献   
167.
针对滑翔式高超声速飞行器纵向失稳问题,基于连续算法和分岔理论,求解并分析了特征点单参数分岔图、平衡分支的稳定性和突变点,得出在大迎角飞行时存在较为严重的失稳现象;最后分析了多吸引点和迟滞效应现象.研究结果表明,滑翔式高超声速飞行器在大迎角飞行时存在严重失稳、多吸引域和复杂迟滞运动.此结果在实现飞行器稳定飞行和控制器设计方面具有很好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68.
回顾了近年来国外高超声速技术发展计划,总结了这些国家开展的飞行演示试验及地面试验的最新进展。  相似文献   
169.
本文描述用电子束辉光法测量高超声速流中平均密度、速度以及密度变化特征的物理原理和过程。对此法用于平板上激波层稳定性问题的适用范围和限制条件作了分析。内容通过风洞实验结果加以说明。  相似文献   
170.
在近空间高超声速飞行器飞行时间长、马赫数不断增加的发展趋势下,热防护与轻量化的矛盾越来越突出。基于此,开展了热解气体燃烧对炭化复合材料表面烧蚀影响的相关数值模拟研究,并与风洞试验结果进行了对比。结果表明:热解气体的燃烧可降低炭化复合材料表面的烧蚀厚度,并且随着气动热的增加,热解气体燃烧对材料表面碳的保护作用越来越明显。研究成果可为下一代近空间高超声速飞行器热防护系统的优化设计提供技术支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