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6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33篇
航空   44篇
航天技术   25篇
综合类   71篇
  2021年   4篇
  2018年   1篇
  2016年   2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6篇
  2010年   5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1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21篇
  2002年   6篇
  2001年   9篇
  2000年   6篇
  1999年   9篇
  1998年   5篇
  1997年   19篇
  1996年   6篇
  1995年   12篇
  1994年   9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1篇
  1990年   2篇
  1988年   1篇
  198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4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41.
NONLINEARINVERSESIMULATIONFORTHEMANEUVERINGFLIGHTOFCOAXIALROTORHELICOPTERSCaoYihua(InstituteofAircraftDesign,BeijingUniversit...  相似文献   
42.
直升机非线性运动方程及其数值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基于牛顿法建立了单旋翼带尾桨直升机的非线性运动方程,提出了一种求解直升机非线性运动方程的数值方法。建立方程时,用欧拉角描述直升机在空中的姿态,旋翼采用有挥舞铰且在铰上带有弹性约束的模型,桨盘处的入流采用线性模型,通过对一算例直升机的操纵响应进行数值仿真,将非线性与小扰动线性化的直升机运动方程进行了对比分析。结果表明:从操纵输入到随后的2s左右,非线性和小扰动线性化的直升机运动方程的计算结果非常接近,但在此之后,非线性运动方程的计算结果更能反映直升机的运动规律。  相似文献   
43.
舰面直升机旋翼瞬态气弹响应分析   总被引:5,自引:2,他引:3  
建立了舰面直升机起动和停车过程中的旋翼瞬态气弹响应分析方法,在桨叶结构建模中考虑了桨叶的挥舞、摆振、扭转和拉伸变形并计入了桨叶重量影响和因旋翼速度变化产生的惯性力。桨叶气动力计算采用时域非定常空气动力计算模型,包括非线性分离和动态失速的影响。用实验数据对分析方法进行了验证。   相似文献   
44.
直升机具有多变量、轴间强耦合和不稳定的非线性系统的特点,在悬停状态下尤为严重,用常规控制方法设计的控制系统难以满足高性能直升机的需要.模糊控制是一种比较近似于人类解决问题方式的控制方法,通过模仿人类思维中的模糊概念,进而控制某些不确定系统,应用模糊控制对直升机在悬停条件下纵向姿态控制/姿态保持(ACAH)响应类型控制律进行设计,通过仿真证明了这种方法的良好效果.   相似文献   
45.
A hybrid Euler/full potential/Lagrangian wake method,based on single-blade simulation,for predicting unsteady aerodynamic flow around helicopter rotors in hover and forward flight has been developed.In this method,an Euler solver is used to model the near wake evolution and transonic flow phenomena in the vicinity of the blade,and a full potential equation(FPE) is used to model the isentropic potential flow region far away from the rotor,while the wake effects of other blades and the far wake are incorporated into the flow solution as an induced inflow distribution using a Lagrangian based wake analysis.To further reduce the execution time,the computational fluid dynamics(CFD) solution and rotor wake analysis(including induced velocity up-date) are conducted parallelly,and a load balancing strategy is employed to account for the information exchange between two solvers.By the developed method,several hover and forward-flight cases on Caradonna-Tung and Helishape 7A rotors are per-formed.Good agreements of the loadings on blade surface with available measured data demonstrate the validation of the method.Also,the CPU time required for different computation runs is compared in the paper,and the results show that the pre-sent hybrid method is superior to conventional CFD method in time cost,and will be more efficient with the number of blades increasing.  相似文献   
46.
直升机热管理与红外辐射特性耦合分析方法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李言青  宣益民 《航空学报》2021,42(3):124270-124270
未来高性能直升机面临提高能量利用率和抑制红外辐射特性的重大挑战,迫切需要协同解决这两个问题,需要从整机层面探究热管理和红外辐射特性耦合机制,建立耦合分析方法。直升机红外辐射特性不仅受到旋翼下洗流场、前飞流场和环境等外部因素的影响,还受到各子系统部件的工作状态、机身表面的散热口布置和红外抑制器的设计等热管理优化方法的影响。因此,直升机热管理问题和红外抑制问题是强相互耦合,必须统筹考虑。从直升机整机系统的结构特点、系统工作原理和能量平衡关系出发,基于热/质流产生、收集传输、储存利用和传热关系,分析直升机整机系统框架和传热平衡关系,建立以系统部件为内部边界条件、外环境为外部边界条件的整机耦合传热模型;通过对内外部热量的统筹调控与管理,提出热管理优化方法,实现既保障各系统安全高效工作、又提高整机能量利用率,优化红外辐射性能的目的。该模型和方法能为直升机综合热管理的方案设计和红外抑制方法提供支撑。  相似文献   
47.
王洛烽  陈仁良 《航空学报》2021,42(12):124634-124634
针对重型直升机(HLH)大重量、低转速的固有特性,提出了一种适用于重型直升机的飞行动力学刚弹耦合建模方法。该方法结合传统直升机飞行动力学与旋翼机体耦合动力学,将传统飞行力学的分析频段拓展到了5 Hz,额外考虑了桨叶和机体的弹性变形,基于阻抗匹配法推导出了显式的旋翼/机体耦合动力学方程,模拟了真实飞行状态下的直升机气弹耦合特性,利用该模型计算并分析了算例重型直升机的悬停飞行特性和空中共振稳定性。结果表明:旋翼机体耦合导致摆振前进型和机体弹性模态的阻尼-转速曲线先相互靠近至同一点再分离,可能引起直升机的高频瞬态振动;在摆振等效阻尼不足时,旋翼摆振后退型是不稳定的,但随着等效阻尼增加,摆振二阶周期型模态和机体弹性模态会出现耦合;桨叶弹性变形与机体弯曲模态及挥舞集合型耦合,但不会引起明显的不稳定现象。  相似文献   
48.
提出了一种基于试飞的直升机悬停状态地面效应研究方法,该方法在建立无量纲形式的直升机悬停需用功率模型的基础上,通过飞行试验实测直升机在不同重量和不同离地高度悬停时的发动机扭矩、大气条件等参数,利用参数辨识的方法确定无量纲形式直升机悬停需用功率模型中的相关空气动力参数及地面效应模型.采用本文所述方法可以方便地进行直升机有、无地效时的悬停性能拓展.  相似文献   
49.
Modifiedbladetipshapescanprovideadditionalbenefitinrotoraerodynamiccharacteristics,andtheresearchesonnewbladetipshavebencond...  相似文献   
50.
无人直升机自主着舰的计算机视觉算法   总被引:5,自引:1,他引:5  
通过理论分析和计算机半实物仿真研究了一种应用于无人直升机自主着舰的计算机视觉系统及相关计算机视觉技术.从工程实践的角度研究了计算机视觉技术在无人直升机自主着舰过程中的应用,并提出了可靠实用的一系列算法.通过精心设计,整套算法达到了无人直升机自主着舰的实时性和实用性要求,为工程样机的研制做好了理论上的准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