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4742篇 |
免费 | 1281篇 |
国内免费 | 1069篇 |
专业分类
航空 | 3825篇 |
航天技术 | 1190篇 |
综合类 | 768篇 |
航天 | 1309篇 |
出版年
2024年 | 106篇 |
2023年 | 118篇 |
2022年 | 204篇 |
2021年 | 213篇 |
2020年 | 245篇 |
2019年 | 237篇 |
2018年 | 238篇 |
2017年 | 295篇 |
2016年 | 283篇 |
2015年 | 247篇 |
2014年 | 340篇 |
2013年 | 282篇 |
2012年 | 366篇 |
2011年 | 377篇 |
2010年 | 280篇 |
2009年 | 286篇 |
2008年 | 260篇 |
2007年 | 271篇 |
2006年 | 263篇 |
2005年 | 228篇 |
2004年 | 178篇 |
2003年 | 174篇 |
2002年 | 152篇 |
2001年 | 132篇 |
2000年 | 143篇 |
1999年 | 141篇 |
1998年 | 135篇 |
1997年 | 107篇 |
1996年 | 125篇 |
1995年 | 113篇 |
1994年 | 129篇 |
1993年 | 86篇 |
1992年 | 70篇 |
1991年 | 67篇 |
1990年 | 45篇 |
1989年 | 50篇 |
1988年 | 52篇 |
1987年 | 36篇 |
1986年 | 17篇 |
1984年 | 1篇 |
排序方式: 共有709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61.
针对航空公司已有高压涡轮(HPT)转子叶片寿命统计分析方法的不足,结合其他领域疲劳寿命统计分析方法,包括最小二乘估计结合极大似然估计、概率图、K-S检验、AIC,以及参数回归模型,建立了一套更加完备的HPT转子叶片寿命统计分析流程。在流程中加入了对影响寿命的因素的统计分析。通过对一组寿命数据的拟合,得出了寿命的基本分布为对数正态分布这一结果,然后,对寿命和相应的推理等级联合建模,得出了不同推力等级下的寿命分布。该流程可以推广到其他具有疲劳失效机制部件寿命分析。 相似文献
62.
为了深入理解次加筋板的稳定性能,应用ABAQUS对等质量的3种典型的次加筋板结构形式进行了线性屈曲和非线性后屈曲性能计算,并将结果与传统加筋板的稳定性能进行对比。结果表明,次加筋板相对与传统加筋板稳定性有很大提高。在仅考虑线性屈曲性能时,对其中稳定性性能最好的棱柱形次加筋板的长宽比、次筋条条数和高度3个参数进行了参数分析,发现长宽比在一定范围内的棱柱形次加筋板才具有应用价值,且它存在最优的次筋条高度,使得棱柱形次加筋板的稳定性最好,这对棱柱形次加筋板的理论分析和工程应用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63.
64.
孟祥海于乃江张成武高峰朱彬 《民用飞机设计与研究》2016,(1):48
针对民用大涵道比涡扇发动机的设计特点,基于部件一维气动设计结果,分别建立高压压气机叶片(增压级、中压压气机叶片重量估算模型与高压压气机叶片相同)、风扇叶片重量估算模型:通过简化高压压气机叶片结构,采用等效厚度、气动修正因子等方法,建立了基于统计分析法的高压压气机叶片重量估算模型;通过分段简化风扇叶片结构,采用弦长、最大厚度拟合规律及分段求解体积等方法,建立了基于统计分析法的风扇叶片重量估算模型。 相似文献
65.
方俊伟汤超张翔张磊谢陵 《民用飞机设计与研究》2016,(1):68
描述了民用飞机自动飞行系统基于模型的功能分析与架构设计过程。该研究采用符合现代系统工程理念的模型化设计形式,表明和确认系统功能在各种运行决策、人机交互和外部环境中的变化。它针对系统级功能静态、动态特性进行结构化分析和设计,系统性地研究外部对象、应用用例、功能逻辑、交联时序和状态跳转,在确认模型的合理性后生成逻辑架构与接口,将设计需求进行分配,用于设计实现和软硬件架构。该研究通过对飞行导引、自动推力、自动着陆、机组通告等功能的可用性和完整性进行分析检验,改进了功能需求设计。 相似文献
66.
民机概念设计阶段性能分析程序快速开发方法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张陈力子祝雯生余雄庆 《民用飞机设计与研究》2016,(1):28
为了在概念设计阶段快速准确地分析民航客机性能,提出一种基于MATLAB/SIMULINK 联合仿真的性能分析程序快速开发方法。从数据库文件中读取已有的气动、重量、推进、飞行剖面等数据,在SIMULINK中分别求解已建立的各飞行阶段运动微分方程,将结果保存至原数据库。整个求解及前后处理过程由MATLAB脚本控制。以波音737-800型客机性能分析为例,验证了该方法的有效性。与经验公式法相比,本文算法更为准确,流程更加清晰,不需要编写大量代码,实现与维护更加简便,适用于民机概念设计阶段性能分析程序的快速开发。 相似文献
67.
设计了用于FL-12风洞捕获轨迹试验的三自由度转角头装置,该装置为机电一体化设备。介绍了三自由度转角头装置的结构设计,控制系统设计,驱动元件的选型计算及校核,并对装置进行了静力学与动力学分析以验证设计结果。结果表明,和现有装置相比,该三自由度转角头在俯仰和偏航方向的载荷能力均由100N·m提升至250N·m,可控制精度由0.1°提升至0.05°,在滚转方向的载荷能力由10N·m提升至20N·m,可控制精度由0.1°提升至0.05°。通过对试验装置风洞适用性的研究,在设计中对驱动元件及线缆的结构、整流装置的外形、装置总体尺寸等进行了优化,改善了现有设备线缆外露,外形整流性能较差以及风洞堵塞比较大等问题。
相似文献68.
机身壁板是飞机结构设计的重要承载组件,轻量化、高效率、共通性设计及优化是民机设计关注的重点。首先提出一种耦合ABAQUS的Buckle分析及ISIGHT优化的设计方法,利用自编子程序获取ABAQUS屈曲特征值,将特征值输入ISIGHT中计算临界屈曲载荷,同步更新变量参数及ABAQUS文件并提交计算,迭代分析直至优化流程结束。采用上述方法考虑轴向压缩载荷情况,以壁板整体重量最小为优化目标,疲劳应力值为约束条件,对单曲度金属机身壁板的蒙皮厚度,长桁数量及长桁截面厚度等几何参数进行优化。在满足壁板结构承载能力及总重量最小条件下,综合考虑结构载重比,临界应力及壁板加筋比,对比分析出一组最优参数,并与工程算法结果对比吻合程度较好,两者相对误差为3.73%。该优化思路实现FEA平台与优化工作一体化,可用于复合材料壁板设计及结构件减重优化工作,一定程度上可缩短零组件设计周期。 相似文献
69.
夏坚 《民用飞机设计与研究》2017,(1):65
结合民用飞机维修性设计的要求和特点,将虚拟现实技术引入到飞机维修性设计、分析与验证工作中,阐述了虚拟维修仿真的流程。通过可视性分析、实体可达分析、操作空间分析,给出了虚拟维修的可达性验证方法,实现设计中的维修性设计评价,从中找出影响维修性设计的因素进而及时改进,以提高整机维修性。 相似文献
70.
随着航电系统综合化程度的不断提高,传统的安全性分析方法过于依赖工程经验,难以保证失效模式的完备性。同时在系统迭代设计的过程中,由于系统的复杂性,会导致安全性分析工作量过大,增加了时间及经济成本。针对上述问题,设计了一种自动化安全性分析工具,基于Sys ML描述语言建立安全性数据模型,采用路径追溯的方法完成故障树自动建模,并对生成的故障树进行共模分析和区域安全性分析。以某系统为例的实验结果表明,该工具能够实现故障树自动建模与分析,提高了安全性分析的效率和完备性。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