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38篇
  免费   72篇
  国内免费   44篇
航空   310篇
航天技术   46篇
综合类   47篇
航天   51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12篇
  2021年   13篇
  2020年   12篇
  2019年   31篇
  2018年   28篇
  2017年   21篇
  2016年   13篇
  2015年   18篇
  2014年   18篇
  2013年   12篇
  2012年   23篇
  2011年   19篇
  2010年   13篇
  2009年   19篇
  2008年   22篇
  2007年   13篇
  2006年   28篇
  2005年   17篇
  2004年   15篇
  2003年   12篇
  2002年   17篇
  2001年   8篇
  2000年   10篇
  1999年   13篇
  1998年   5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7篇
  1994年   7篇
  1993年   5篇
  1992年   6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3篇
  1988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45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451.
在石油开采与钻探领域,脉冲发生器作为旋转导向系统井下信号传输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提高压力脉冲幅值有助于提升旋转导向系列产品的市场竞争力。为了揭示其工作原理及提高压力脉冲幅值,基于计算流体动力学,利用用户自定义函数(UDF)、动网格技术、非牛顿流体模型,借助Fluent平台对往复节流式正脉冲发生器进行了动态数值实验。利用离散形式的动量方程将主阀体与电磁阀的被动运动转变为主动运动,选择适用于k-ε湍流模型的赫-巴非牛顿流体本构方程描述泥浆,提高了计算的收敛性与运动的可控性。基于非牛顿流体的流固耦合方法,更真实地模拟了脉冲器在井下工作过程。结果表明限流环内径越小或入口排量越大,则压力脉冲幅值与信号发生频率越大。  相似文献   
452.
变流量固体冲压发动机工作过程中,常采用控制燃气发生器压强的方式调节燃气生成量,在跟踪变化压强指令过程中,流量会产生明显的负调现象,严重影响发动机系统的安全性和可靠性。为 解决这一问题,本文以具有高度非线性、强时变特性的燃气发生器系统为对象,构建了基于粒子群算法的流量调节自适应PI控制器,并给出一种利用自适应微分跟踪器对期望控制指令进行“整形”的负调改善算法;首先,结合负调发生、终止判据,综合考量系统流量安全裕度,负调发生方向,构建了适配于动态负调约束的自适应跟踪微分器(TD),克服了传统跟踪微分器在负调抑制过程中控制精度不高,指向性不强等缺陷;进一步,开展了多工况下的负调抑制算法仿真校验,结果表明:所设计自适应控制算法具备良好的燃气流量控制能力,可实现在基本不改变响应时间情况下,将最大负调量削减56.6%的控制效果,展现出良好的工程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453.
《中国航空学报》2023,36(3):285-302
To improve the heat dissipation performance, this paper proposes a novel hybrid cooling method for high-speed high-power Permanent Magnet assisted Synchronous Reluctance Starter/Generator (PMaSynR S/G) in aerospace applications. The hybrid cooling structure with oil circulation in the housing, oil spray at winding ends and rotor end surface is firstly proposed for the PMaSynR S/G. Then the accurate loss calculation of the PMaSynR S/G is proposed, which includes air gap friction loss under oil spray cooling, copper loss, stator and rotor core loss, permanent magnet eddy current loss and bearing loss. The parameter sensitivity analysis of the hybrid cooling structure is proposed, while the equivalent thermal network model of the PMaSynR S/G is established considering the uneven spraying at the winding ends. Finally, the effectiveness of the proposed hybrid cooling method is demonstrated on a 40 kW/24000 r/min PMaSynR S/G experimental platform.  相似文献   
454.
为研究发动机进气道风扇噪声特性及声衬降噪效果,使用模态发生器提供声源,采用固定麦克风阵列和旋转扫描耙装置测量进气道内噪声信号,进而利用周向和径向模态分解方法得到声模态幅值,对影响模态分解结果的关键因素进行了研究.对周向模态在时域内进行分解,得到幅值和相位的时变特性.最后完成了2套声衬实验件降噪效果测试.结果表明:模态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