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4篇
  免费   13篇
  国内免费   28篇
航空   90篇
航天技术   19篇
综合类   15篇
航天   1篇
  2023年   1篇
  2021年   4篇
  2020年   5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5篇
  2016年   6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4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7篇
  2011年   5篇
  2010年   6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8篇
  2007年   5篇
  2006年   9篇
  2005年   5篇
  2004年   10篇
  2003年   6篇
  2002年   7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4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6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1篇
  1990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53 毫秒
111.
对某典型战斗机在8~14μm波段范围内的红外积分辐射强度空间分布进行了数值计算,考虑了大气透过率的影响,计算了使用红外搜索跟踪系统对战斗机进行探测时的探测距离,并分析了该战斗机采用低发射率材料后的红外隐身效果.战斗机的流场采用商用Fluent软件进行计算,红外辐射特征及探测距离采用自开发的NUAA-IRSE软件进行计算.计算结果表明:在8~14μm波段,周向角一定时,俯仰角越大红外积分辐射强度越大;俯仰角一定时,周向角越大红外积分辐射强度越大.采用低发射率材料后,战斗机在整个空间方向范围内,其红外积分辐射强度降低,战斗机红外隐身效果提高.   相似文献   
112.
预测夏季战斗机地面停放时飞行员的热应激,以提高航卫等有关人员对飞行员受高温影响的认识,并为采取必要的防护措施提供依据.首先由气象条件估算战斗机座舱内热环境参数,分析穿着夏季飞行基础服装时飞行员在座舱热环境中的热调节过程,模拟飞行员热生理指标变化情况,从而预测飞行员的热应激水平.编制了飞行员穿夏季基础着装在座舱中的热分析软件,给出了热应激预测结果,经高温舱试验验证,人体平均皮肤温度、核心温度及平均体温增值计算与试验结果变化趋势相同,且量值接近,热应激预警结果一致.综合热应激指数模型预测与试验结果对比偏差均小于20%,预测模型合理可靠,能满足使用要求.   相似文献   
113.
提出了一种歼击机强稳定控制方法,给出了歼击机控制系统出现传感器故障时的故障系统模型。当歼击机开环稳定时,设计了基于串联观测器的稳定控制器。言语中考虑了部件传感器故障和全部传感器故障两种情况,分析给出了相应的控制律。仿真结果表明,本文提出的强稳定方法是有效的。  相似文献   
114.
结合某型飞机的研制 ,总结了歼击机配装主动雷达型导弹需要解决的关键技术 ,论述了解决这些关键技术的一般技术途径和方法。  相似文献   
115.
战斗机地面斜板起飞初探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应用数字仿真方法,计算了歼击7型飞机的地面斜板起飞性能,并分析了计算结果,初步探索了采用地面斜板起飞缩短飞机起飞距离问题,对斜板形状对飞机起飞性能的影响及斜板起飞中飞机姿态的控制进行了分析讨论,为进一步研究斜板起飞技术打下了基础。  相似文献   
116.
提供了评估战斗机功能敏捷性的三种尺度──炸战周期时间,动态速率转弯图和相对能量状态,并以某机作为模型算例,用180°航向改机动动作,仿真计算了飞行员的操纵指令输入对功能敏捷性评估尺度的影响.算例模型包含了非线性全量运动方程,飞行控制系统和发动机的动力特性.因此,较为真实地反映了飞机的特性.  相似文献   
117.
外挂物与载机分离过程的数值模拟系统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简要介绍外挂物与载机分离(发射或投放)过程的数值模拟系统--GSSP(2),它能快速、方便、有效地提供载机及外挂物气特性和外挂物分离后与载机的相对运动轨迹及姿态,为带外物飞机的设计和相容性研究提供了有效的手段,同时还简要描述本系统的3个系统及空程序的结构和数值模拟方法,最后,将数值模拟结果 洞实验结果作了比较,两者吻合较好。  相似文献   
118.
第四代战斗机动力技术特征和实现途径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程荣辉  张志舒  陈仲光 《航空学报》2019,40(3):22698-022698
介绍了第四代战斗机的典型特点和对发动机的要求,综述了第四代发动机采用高性能循环参数、高推重比技术、推力矢量技术、隐身技术、全权限数字式控制系统、健康管理系统、热管理技术、高可靠性和维修性的设计思路和典型技术特征,并研究分析了实现途径,同时指出第四代发动机的成功研制还需要依赖先进成熟的基础技术和科学的管理做支撑。总结了第四代发动机的设计特点,指出应注重综合权衡设计。  相似文献   
119.
非对称空战体系对抗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对战斗机分代及其空战能力评估进行了研究,提出了空战体系对抗中,交战双方武器装备非对称度的概念和计算方法.基于体系对抗物理描述和数学模型,发展了非对称战役优势参数的概念.通过对典型的对称、非对称和极限非对称战役想定的作战模拟和分析,探讨了战斗机武器装备的数量与质量关系问题,装备质量太差就很难用数量去弥补.计算结果表明考虑非对称度影响的分析更接近当今战争的实际.   相似文献   
120.
简述了战斗机发动机推力矢量控制技术的发展及实现方法,并从4个方面介绍了推力矢量控制技术的应用和技术性能,最后介绍了战斗机推力矢量控制的几项关键技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