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342篇
  免费   766篇
  国内免费   963篇
航空   2770篇
航天技术   425篇
综合类   667篇
航天   1209篇
  2024年   11篇
  2023年   60篇
  2022年   100篇
  2021年   124篇
  2020年   135篇
  2019年   140篇
  2018年   148篇
  2017年   200篇
  2016年   211篇
  2015年   228篇
  2014年   221篇
  2013年   219篇
  2012年   327篇
  2011年   295篇
  2010年   209篇
  2009年   190篇
  2008年   185篇
  2007年   219篇
  2006年   189篇
  2005年   180篇
  2004年   162篇
  2003年   157篇
  2002年   155篇
  2001年   138篇
  2000年   103篇
  1999年   105篇
  1998年   87篇
  1997年   71篇
  1996年   79篇
  1995年   61篇
  1994年   67篇
  1993年   49篇
  1992年   56篇
  1991年   46篇
  1990年   41篇
  1989年   47篇
  1988年   31篇
  1987年   19篇
  1986年   6篇
排序方式: 共有507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71 毫秒
201.
文章针对空间红外遥感器应用特点,进行了斯特林制冷机的模拟真空环境试验。试验结果表明:温度环境和导热条件是影响斯特林制冷机空间应用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202.
本文主要对自旋火箭姿态运动的稳定性进行了分析,并给出了数学仿真结果。飞行试验结果表明,稳定性分析和数学仿真是正确、可靠的。  相似文献   
203.
本文简述了汽车空气动力学的基本特点,并部分结合作者的研究成果论述了汽车空气动力学的主要问题。  相似文献   
204.
简要介绍了面向对象开发方法的单元测试面临的特殊性问题并进行分析,探讨了面向对象单元测试采取的策略和测试用例的设计方法,最后对面向对象单元测试的充分性问题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205.
先进战斗机气动弹性设计综述   总被引:3,自引:2,他引:3  
中国新一代战斗机的研发引领了飞机设计领域各项技术的创新和发展。针对研制总要求和任务特殊性,中国航空工业成都飞机设计研究所气动弹性专业建立了精益气动弹性设计与验证技术体系。基于多学科优化设计流程,开展了旨在提高飞机气动弹性品质的关键技术攻关、气弹优化设计和分析工作。完成了考虑含全动翼面结构非线性的全机动力学特性地面试验、亚跨超声速颤振模型风洞试验和气动弹性飞行试验验证。在较短的研发周期内,成功实现气动弹性设计目标,为新一代战斗机的成功研制提供了技术保障。描述了该飞机气动弹性设计历程、主要技术工作以及在此基础上取得的技术进步、能力提升以及具有研究所特色的气动弹性设计知识工程建设。  相似文献   
206.
对苏联复合材料结构无损检测方法、仪器设备、技术特长和发展方向做了简要述评,并对其采用的典型仪器设备系统技术参数给以简要介绍。最后联系我国固体火箭发动机无损检测工作实际提出了两点建议。  相似文献   
207.
针对小卫星研制中出现的一些非常规动力学问题进行研究,并提出解决办法。针对小卫星组件最大冲击谱量级超出常规冲击试验规范谱的分析与验证困难,通过研究提出了能够分析评估组件高量级冲击的方法。针对小卫星随机振动下强度设计方法还存在较大误差,分析了系统模态质量比与模态频率在一定频段的影响规律,认为忽略模态质量耦合会带来误差,提出了考虑模态质量耦合的准静态载荷计算方法。最后,针对小卫星整星开展了减振研究,分析了正弦和随机减振效果,对于对称安装减振系统,提出了减振系统的主频率计算公式。  相似文献   
208.
We present a detailed analysis of a widely used assay in human spatial cognition, the judgments of relative direction (JRD) task. We conducted three experiments involving virtual navigation interspersed with the JRD task, and included confidence judgments and map drawing as additional metrics. We also present a technique for assessing the similarity of the cognitive representations underlying performance on the JRD and map-drawing tasks. Our results support the construct validity of the JRD task and its connection to allocentric representation. Additionally, we found that chance performance on the JRD task depends on the distribution of the angles of participants’ responses, rather than being constant and 90 degrees. Accordingly, we present a method for better determining chance performance.  相似文献   
209.
王继明  高云海  焦仁山 《航空学报》2020,41(4):123526-123526
风洞到飞行相关性修正是获取现代大型客机低速气动特性的重要手段,通常采用增压提高风洞试验雷诺数,而支架干扰修正是该修正体系的一个关键环节。采用数值模拟研究了增压风洞腹撑的支架干扰,并分析了腹撑对飞机各部件的干扰及其对风洞流场的影响。通过数值模拟与风洞试验对比,表明升力系数相差0.006,阻力系数最大相差0.001 2,俯仰力矩系数最大相差0.01,验证了CFD数值模拟方法的可靠性。CFD计算结果表明:腹撑使得全机升力增加、阻力减小,俯仰力矩增加;腹撑对升力影响的主要部件是机翼,腹撑使得风洞中心以上动压增加,提升上翼面流速,从而增加了机翼的升力;与传统认识不同的是腹撑对阻力影响为负,且主要影响部件为缝翼,原因为缝翼下偏使得法矢分量向前从而减小了阻力;腹撑对俯仰力矩影响的主要部件是机身及平尾。研究结果揭示了腹撑对飞机气动特性影响的量级、主要影响部件及其流场变化,可为支架干扰数据修正及支架优化设计提供参考。所得结论可更好用于支架干扰试验的开展及风洞到飞行数据的修正,具有一定的工程实用性。  相似文献   
210.
民用飞机全机静力试验中由于加载方案复杂,为了简化试验加载数量,传统的配平方案主要保证考核区的加载准确性,对于非考核区的载荷简化到若干加载点上。对于飞机机身这种薄壁结构,非考核区的配平对考核区影响较大。以某飞机前机身严重工况为例,基于飞机全机有限元模型,研究静力试验的载荷配平方案;通过对比分析态载荷与传统试验态配平载荷方案下的内力解,对传统全机静力试验载荷配平方案进行优化。结果表明:优化后的试验态内力解与分析态内力解基本吻合;对于飞机机身薄壁结构,圣维南原理并不适用,全机静力试验的载荷配平要与真实工况受力情况吻合,才能达到试验验证目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