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23篇
  免费   39篇
  国内免费   33篇
航空   178篇
航天技术   20篇
综合类   40篇
航天   57篇
  2024年   4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6篇
  2021年   12篇
  2020年   11篇
  2019年   4篇
  2018年   12篇
  2017年   14篇
  2016年   21篇
  2015年   9篇
  2014年   24篇
  2013年   10篇
  2012年   17篇
  2011年   25篇
  2010年   15篇
  2009年   10篇
  2008年   13篇
  2007年   17篇
  2006年   12篇
  2005年   13篇
  2004年   7篇
  2003年   5篇
  2002年   5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7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4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3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9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91.
设计了一种新型的舱段间连接装置,分析了其在轴向力载荷作用下的受力情况,并以相对滑动作为失效判据给出了预紧力的计算方法,在此基础上分析了卡箍倾角、摩擦系数以及预紧力等对该结构承载能力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直径为1 200 mm的连接结构能够满足1 000 kN 轴拉载荷下的使用要求。卡箍与壳体配合面倾角、摩擦系数以及预紧力等均会对该连接结构的承载能力产生影响,其中预紧力的影响主要表现为预紧力增大,卡箍与上下壳体对接面的压力增大,产生的摩擦力增大,因此其轴向承载能力增大。此外,随着配合面倾角增大以及摩擦系数的减小,则会导致该连接装置承载能力产生显著下降。  相似文献   
292.
《中国航空学报》2023,36(4):338-353
Reinforcement Learning (RL) techniques are being studied to solve the Demand and Capacity Balancing (DCB) problems to fully exploit their computational performance. A locally generalised Multi-Agent Reinforcement Learning (MARL) for real-world DCB problems is proposed. The proposed method can deploy trained agents directly to unseen scenarios in a specific Air Traffic Flow Management (ATFM) region to quickly obtain a satisfactory solution. In this method, agents of all flights in a scenario form a multi-agent decision-making system based on partial observation. The trained agent with the customised neural network can be deployed directly on the corresponding flight, allowing it to solve the DCB problem jointly. A cooperation coefficient is introduced in the reward function, which is used to adjust the agent’s cooperation preference in a multi-agent system, thereby controlling the distribution of flight delay time allocation. A multi-iteration mechanism is designed for the DCB decision-making framework to deal with problems arising from non-stationarity in MARL and to ensure that all hotspots are eliminated. Experiments based on large-scale high-complexity real-world scenarios are conducted to verify the effectiveness and efficiency of the method. From a statistical point of view, it is proven that the proposed method is generalised within the scope of the flights and sectors of interest, and its optimisation performance outperforms the standard computer-assisted slot allocation and state-of-the-art RL-based DCB methods. The sensitivity analysis preliminarily reveals the effect of the cooperation coefficient on delay time allocation.  相似文献   
293.
刘雁  何浩  肖军 《航空动力学报》2021,36(2):300-309
基于相空间重构理论,以800kW离心式压气机在不同工况下的出口动态压力为研究对象,分析了其时域、频域和关联维数特征,目的是实现喘振识别.结果表明:系统稳态时,动态压力幅值小且随机特性强,系统的混沌特征较为明显.此状态下的关联维数曲线波动很大,饱和关联维数也较大(8~20),并且部分时段不存在饱和关联维数.而随着系统经过...  相似文献   
294.
载人航天器太阳翼在轨运行期间除正常对日定向转动外,根据飞行任务要求可能需要工作在α轴水平归零或垂直归零等特殊状态。在特殊工作模式下,太阳入射角和太阳翼的输出能力变化曲线更加复杂。建立太阳入射角与轨道角、太阳高度角、β轴转角等变量的数学模型,分析太阳入射角的变化规律,并结合光照区时长,建立太阳翼在轨输出能力的预测模型。与实际飞行数据相比较,表明该模型可较为准确地评估特殊工作模式下太阳翼的输出能力,可用于在轨整舱能量平衡分析,为飞行任务计划安排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95.
针对卫星蜂窝夹层结构,研究了新型后埋件及其自动化后埋工艺,并与我国卫星领域传统后埋技术对比,考察了两种埋件技术对埋件承载力与承载系数的影响。结果表明,两种埋件系统承载模式基本一致,胶黏剂的分布状态对其承载性能有重要影响。新型后埋系统承载能力已经达到传统后埋系统的158.2%。新型后埋件技术更适合自动化方式,保证工艺稳定性一致性可靠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