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451篇
  免费   939篇
  国内免费   897篇
航空   3871篇
航天技术   1571篇
综合类   663篇
航天   1182篇
  2024年   34篇
  2023年   114篇
  2022年   167篇
  2021年   282篇
  2020年   304篇
  2019年   426篇
  2018年   561篇
  2017年   421篇
  2016年   393篇
  2015年   347篇
  2014年   251篇
  2013年   258篇
  2012年   392篇
  2011年   446篇
  2010年   287篇
  2009年   267篇
  2008年   325篇
  2007年   297篇
  2006年   345篇
  2005年   225篇
  2004年   181篇
  2003年   135篇
  2002年   116篇
  2001年   101篇
  2000年   76篇
  1999年   64篇
  1998年   73篇
  1997年   71篇
  1996年   60篇
  1995年   65篇
  1994年   80篇
  1993年   24篇
  1992年   25篇
  1991年   19篇
  1990年   18篇
  1989年   15篇
  1988年   16篇
  1987年   2篇
  1986年   2篇
  1984年   1篇
  198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28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53 毫秒
31.
距离拖引干扰对几种脉冲雷达的干扰效果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陈忠飞 《上海航天》1995,12(5):23-26
借助于雷达信号的模糊函数,分析了距离拖引干扰对非脉压雷达、线性调频脉压雷达和二相编码脉压雷达的干扰效果,且进行了比较,得到了一些有用的结果。  相似文献   
32.
低成本INS/GPS组合导航系统算法研究及其实现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采用基于 MEMS技术的低成本 IMU和 GPS接收机 ,以 DSP为信息处理核心 ,实现了 GPS/SINS组合导航系统。文中详细描述组合算法和算法的软件实现 ,并对模样机在实验室的静态实验结果进行描述和分析。实验结果表明 ,系统组合滤波器的设计和参数选择正确 ,模样机取得了较好的导航解算精度  相似文献   
33.
对于再入航天器来说 ,可恢复故障通常会导致总体控制权限的降低。本文将伪控制限制方法和神经网络自适应控制运用到再入航天器的制导与控制中。利用两个控制回路来实现控制目标。其中 ,外回路适用于力的扰动 ,而内回路适用于力矩的扰动。限制外回路以阻止对内回路动态特性的调整。在达到控制极限时 ,伪控制限制也可进行自适应调整。另外 ,本文还通过加入加速度计反馈元件以提高系统的性能  相似文献   
34.
超宽带渐变缝隙天线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设计一种新型超宽带平面渐变缝隙天线,采用微带线到缝隙线过渡的馈电方式制作在微波介质基片上。文中从频域和时域两方面对天线的超宽带性能进行了分析。仿真和实验结果显示,该天线具有超宽带、定向方向图和时域性能好等优点,适合超宽带无线通信使用。  相似文献   
35.
基于箭体系的最佳解耦姿态控制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连仲  王欣 《宇航学报》2006,27(4):783-786
提出运载火箭姿态控制的一种最佳解耦控制方法。传统的运载火箭姿态控制,是通过对火箭在制导坐标系(发射惯性坐标系)中定义的欧拉角,形成俯仰、偏航、滚动三个独立回路的姿态控制指令,控制弹体姿态稳定、快速地跟踪指令姿态角。由于控制力矩是分别绕箭体轴给出的,而箭体轴通常与欧拉角的瞬时转轴不重合,所以造成三个控制回路的耦合(只有当偏航、滚动姿态角皆为零时才完全解耦),因此欧拉角控制的解耦问题成为许多学者的研究课题,并给出了一些解耦控制方法,但都比较复杂,实现困难。本文提出的最佳解耦控制方法是基于箭体坐标系的,该方法是根据实时确定的箭体系到指令箭体系的方向余弦矩阵,确定一组箭体系分别绕各轴的转角△θx1,△θy1,△θz1,即箭体各轴同时转动角△θx1,△θy1,△θz1,后可使箭体系与指令箭体系重合,这样便保证了解耦和最小转角的最佳控制。该方法成功地应用于大范围机动变轨控制,也将适用于其它轴对称飞行器的控制。  相似文献   
36.
本文给出了工业机器人完成装配作业的一种实现方案──主动柔顺手腕。从技术的角度解决了主动柔顺手腕在装配过程中的搜孔策略、控制方法、柔顺中心设置、卡阻的避免等问题,最后在Movemaster—EX机器人和PUMA562工业机器人上进行了无倒角高精度轴孔配合的实验。  相似文献   
37.
星载铷原子频标的可靠性强化试验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邓爱民  陈循  张春华  董理 《宇航学报》2005,26(6):798-803
针对影响星载铷原子频标可靠性的环境因素进行了分析,确定了影响星载铷原子频标可靠性的主要环境敏感应力,根据可靠性强化试验理论和星载铷原子频标的技术特点,设计了可靠性强化试验方案。依据此方案对新研制的某型星载铷原子频标工程样机实施了可靠性强化试验。试验结果表明,该方案对确定该型号铷原子频标样机工作极限、激发其潜在缺陷,均有较好的效果,从而为实现星载铷原子频标的可靠性增长提供了新的思路。同时本研究对同类高可靠航天产品的可靠性增长可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38.
RBCC发动机性能分析方法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进行前体的边界层效应修正、采用有限化学反应速率模型和中心差分形式的Mac Cormack格式,求解燃烧室性能分析模型方程,以及采用灵活的发动机性能计算方法等,建立了较为完善的RBCC发动机性能分析模型及软件,并进行了软件应用研究。分别采用二维CFD计算和试验结果对该模型进行了校验,其相对误差小于10%。结果表明,该软件适用于RBCC发动机性能分析。  相似文献   
39.
陈兵  徐旭  蔡国飙 《宇航学报》2006,27(5):1010-1015,1101
将遗传算法(单目标遗传算法GA和多目标遗传算法NSGA-Ⅱ、NCGA)与高效、高精度的卒间推进方法——SSPNS(Single-sweep Parabolized Navier-Stokes Algorithm)流场计算方法相结合,对二维高超声速进气道进行了气动优化设计研究。在单目标优化设计中以巡航点(Ma=7.0)的总压恢复最大为设计目标,多目标设计中则在巡航点分别考察了总压恢复最大-压升最大两目标模型、总压恢复最大-压升最大-阻力系数最小三目标模型。优化设计结果表明,单目标设计使得总压恢复有明显提高;多目标优化设计所得的Pareto最优前沿为设计者提供了可靠的设计依据。为了兼顾巡航点和加速爬升段的综合忭能,采用多目标优化方法对进气道进行了多点优化设计,并开展了基于等动压弹道的设计点选择问题初步研究。计算结果表明,若将设计点选在Ma=6.5左右,则进气道的综合性能较好。  相似文献   
40.
多体系统振动的传递矩阵法   总被引:9,自引:1,他引:9  
本文是文献工作的继续。导得了空间运动的任意刚体的场传递矩阵,建立了多体系统振动的传递矩阵法,为多体系统振动特性的研究提供了新的理论和方法,从而有效地简化多体系统振动特性的研究,大大减小了计算工作量,并且便于解析讨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