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2639篇 |
免费 | 1019篇 |
国内免费 | 414篇 |
专业分类
航空 | 2358篇 |
航天技术 | 428篇 |
综合类 | 402篇 |
航天 | 884篇 |
出版年
2025年 | 23篇 |
2024年 | 97篇 |
2023年 | 100篇 |
2022年 | 147篇 |
2021年 | 178篇 |
2020年 | 182篇 |
2019年 | 140篇 |
2018年 | 161篇 |
2017年 | 165篇 |
2016年 | 202篇 |
2015年 | 198篇 |
2014年 | 199篇 |
2013年 | 160篇 |
2012年 | 210篇 |
2011年 | 238篇 |
2010年 | 164篇 |
2009年 | 180篇 |
2008年 | 161篇 |
2007年 | 169篇 |
2006年 | 152篇 |
2005年 | 136篇 |
2004年 | 104篇 |
2003年 | 88篇 |
2002年 | 83篇 |
2001年 | 54篇 |
2000年 | 52篇 |
1999年 | 53篇 |
1998年 | 53篇 |
1997年 | 53篇 |
1996年 | 41篇 |
1995年 | 30篇 |
1994年 | 17篇 |
1993年 | 12篇 |
1992年 | 16篇 |
1991年 | 8篇 |
1990年 | 18篇 |
1989年 | 11篇 |
1988年 | 5篇 |
1987年 | 9篇 |
1986年 | 2篇 |
1984年 | 1篇 |
排序方式: 共有407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51.
52.
53.
当前静态的空域结构已很难适应不断变化的流量对空域的使用需求,动态空域管理概念为解决这一问题提供了一个可行的解决方案。扇区结构优化调整作为动态空域管理的核心内容在解决空域资源使用紧张问题的同时,也给当前管制工作安全带来了挑战。主要从管制员工作负荷、空域结构调整可能带来的管制操作困难及空域划分触发机制3个方面来探讨研究动态空域管理相关安全性问题。 相似文献
54.
在国家重点研发计划“数值飞行器原型系统开发”(2016YFB0200700)的支持下,超大规模气动弹性数值模拟软件的开发工作已经正式进入实施阶段。本文简要介绍了软件的研制进展情况,主要包括超大规模结构网格生成技术、基于超大规模结构网格的动网格技术、超大规模气动弹性数值模拟软件的确认以及下一步研究工作计划等方面。实现了百亿量级高质量静态结构网格生成及数值模拟,十亿量级结构网格的高质量自动变形;开展了超大规模气动弹性数值模拟软件静态结构网格生成、结构网格自动变形、气动/结构数据传递等主要功能模块的并行效率与并行一致性测试工作;结合CRM机翼/机身/平尾构型和AGARD445.6机翼两个典型三维静气动弹性问题和颤振问题,通过与相应试验结果的对比,开展了千万量级网格规模气动弹性数值模拟软件的确认工作。 相似文献
55.
系统性地回顾了长征五号运载火箭芯一级50t级氢氧火箭发动机YF-77的设计与研制历程。通过分析氢氧发动机的特点以及国内外氢氧发动机的发展现状,阐述了国内新一代运载火箭研发的技术路线和50t级氢氧火箭发动机的研制背景;对50t级氢氧火箭发动机的总体技术方案及其特点进行了分析与总结,并在此基础上对发动机主要组件的技术方案及其特点开展分析;对发动机热试车情况、可靠性验证情况和故障排除情况进行了分析;对50t级氢氧火箭发动机的研制情况、技术特点进行了总结,并对国内氢氧发动机和液氧/甲烷发动机的发展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56.
近些年,基于激光雷达和视觉的目标感知在无人系统中得到了广泛应用。目标的体积测量在很多应用场景可以发挥极其重要的作用,然而对识别感知目标的体积测量,目前尚无大量研究。首次提出了一种基于激光雷达/视觉的无人车目标体积自动测量方法,实现了无人车与目标体积测量功能的结合。通过在LeGO-LOAM算法中加入点云畸变补偿,相较于原始LeGO-LOAM算法,无人车在高速情况下的构图精度得到提升;通过将激光雷达与视觉进行深度融合,实现了目标的自动识别与全局定位;通过基于平面拟合的地面分割与欧式聚类,实现了目标点云轮廓的实时获取;通过设计一种基于切片法的不规则物体体积测量方法,实现了无人车在运动情况下对目标体积的自动估计。最终,分别通过Gazebo仿真和实际试验验证了算法的有效性。试验结果表明,所提算法在无人车运动的情况下对静态目标物的实时体积测量精度优于3%,具有较好的工程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57.
58.
介绍了防烟供氧面罩漏气系数试验系统的设计与试验原理。该系统采用单元分体式结构,将气路、油路、机械各部分集成于一体,在软件作用下,通过电气电路,控制油雾的产生,保证油雾发生的流量,控制油雾室浓度的高低,控制取样流量的大小,并通过油雾浊度仪读取检测数据,完成试验过程的自动控制。 相似文献
59.
对于现代高超声速飞行器的设计而言,除了需要保证高超声速的性能外,还必须兼顾满足工程需求的亚跨超声速特性。首先,采用雷诺平均Navier-Stokes(RANS)方程流动求解器,结合基于Kriging模型的代理优化算法,开展了高超声速飞行器宽速域翼型的优化设计研究,设计出了一种下表面具有双\"S\"形特征的新翼型。综合性能评估结果表明,该翼型相比于常规的高超声速翼型,在跨声速和高超声速下具有更加优良的气动特性;其跨声速状态下的升阻比达到78.9,高超声速状态下的升阻比达到5.94,能够实现宽速域内良好的综合气动性能。其次,开展了仿德国\"桑格尔号\"(SANGER)空天飞机运载机机翼的气动特性研究,对配置宽速域翼型与常规高超声速翼型的机翼进行了气动力特性综合对比分析。结果表明,配置新翼型的机翼在宽速域范围内整体气动性能更优,说明所设计的宽速域翼型在三维机翼上也具有一定的实用价值。 相似文献
60.
针对机载电子设备装机时的搭接环节,对机箱主要搭接技术进行了研究。根据设备搭接目的和性能要求,给出了相应的设备-托架、托架-安装支架之间的搭接方法,模块-机柜、机柜-安装支架之间的搭接方法,以及设备的备份搭接方法,并指出了各种搭接方式的特点、优点和不足,为设备的研制和机上安装提供搭接技术支持。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