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97篇
  免费   18篇
  国内免费   56篇
航空   190篇
航天技术   27篇
综合类   40篇
航天   14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5篇
  2020年   9篇
  2019年   12篇
  2018年   8篇
  2017年   12篇
  2016年   8篇
  2015年   7篇
  2014年   11篇
  2013年   13篇
  2012年   8篇
  2011年   12篇
  2010年   12篇
  2009年   19篇
  2008年   10篇
  2007年   24篇
  2006年   7篇
  2005年   12篇
  2004年   7篇
  2003年   4篇
  2002年   6篇
  2001年   7篇
  2000年   6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6篇
  1997年   6篇
  1996年   7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3篇
  1993年   5篇
  1992年   7篇
  1991年   4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2篇
  1988年   1篇
  198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7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221.
双转子-支承系统动力学特性的有限元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有限元法对一个具有弹性基座的双转子-支承系统的临界转速和不平衡响应进行计算,把计算结果与该模型不考虑弹性基座的双转子-轴承系统的结果进行对比。结果表明,考虑弹性基座的双转子-支承系统的前三阶临界转速降低了,系统在155 Hz~200 Hz范围内临界转速的个数增加了,但在临界转速下的振幅减小了。因此考虑弹性基座对双转子-支承系统动力学特性的影响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222.
为了探索弹性波纹管与内流式六分量天平的关联特性,在深入分析测力天平机理的基础上,采用测力台架与固定引气管路驻点式膨胀节软弹性连接方案.在载荷按刚度分配原则下,对膨胀节连接前、后天平输出信号的变化及天平控制体加压产生的附加力进行了对比分析,开展了膨胀节刚度、有效面积与测力平台的匹配性研究.试验结果表明:驻点式膨胀节的拉伸安装效果显著,为减少天平基准驻点漂移,提高测力系统的气动稳定性,有效面积的一致性一定要好,特别是整体横向刚度尽量小.   相似文献   
223.
风洞试验中模型迎角视觉测量技术研究   总被引:1,自引:3,他引:1  
 发展了一种基于双相机的风洞试验模型迎角视觉测量技术。即在风洞模型表面绘制或喷涂一些高对比度的标记点,采用两台400万像素的工业相机采集模型的运动图像,然后求解图像的共线方程获得模型表面标记点的三维空间坐标,利用表面标记点坐标最小二乘拟合出一条空间直线,通过不同时刻空间直线单位方向矢量的变化计算出模型的迎角变化。利用精密电子倾斜仪对迎角视觉测量系统进行静态标定,结果表明:迎角视觉测量系统的准确度在0.01°以内。迎角视觉测量系统在2 m超声速风洞中对一尾支撑无主测力天平铰链力矩测量模型的实时迎角进行了测量,结果表明:系统具有很好的响应特性,可以作为风洞试验中迎角测量的一种有效方法,尤其是用于无主测力天平时模型真实迎角和支杆弹性角的测量。  相似文献   
224.
基于针刺陶瓷基复合材料试件(CMCs)光学显微照片的微观型貌,并选择恰当的代表体积单元(RVE),建立了针刺陶瓷基复合材料弹性性能预测的单胞模型.考虑了孔隙率对基体和纤维束弹性性能的影响,采用混合率计算出纤维束的弹性常数,然后将纤维束和基体的弹性参数代入到单胞模型中,通过有限元法计算得到复合材料的整体弹性常数.开展了材料拉伸试验和孔隙率测定试验,测得材料的开孔孔隙率为7.33%,闭孔孔隙率为10.67%,弹性性能的计算结果与试验吻合较好,误差为3.1%.   相似文献   
225.
许志  马宗占  唐硕 《宇航学报》2019,40(10):1234-1242
针对高超声速试飞器助推段由于其高静不稳定特性所引起的低频弹性模态与刚体高带宽控制之间动态耦合问题,具有低频模态和大静不稳定度等特征,引入主动弹性抑制技术,即在传统控制器的设计基础上引入弹性振动能量在线辨识技术相结合的改进自适应增广控制技术(Adaptive augmenting control, AAC),动态改变开环系统控制增益,以降低弹性模态对舵机的影响,同时增加刚体控制系统的稳定性。仿真结果验证了该方法能够有效减小由干扰激励出的弹性模态所引起的附加舵机摆角,抑制伺服弹性耦合作用。该方法对高超声速试飞器助推段的控制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工程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226.
纵-扭复合超声钻削TC4钛合金振动系统设计与试验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赵波  别文博  王晓博  常宝琪 《航空学报》2020,41(1):423207-423207
螺旋沟槽变幅杆能够实现超声振动模式的转换,对单激励纵-扭复合振动的实现具有结构简单和操作可行的优点。基于弹性波场论对超声波在复合变幅杆中发生模式转换的原因及振动特性进行分析,并从超声波的入射角入手,分析入射角对振动模态的影响。在圆锥复合变幅杆的圆锥段开设螺旋沟槽,建立三维模型,并进行有限元仿真和试验验证,结果表明超声波入射角的改变对纵-扭复合变幅杆的扭-纵比影响显著。当入射角为46.5°和67.2°时,在变幅杆的输出端纵振模态和扭振模态发生明显的变化,实测的扭-纵比前者较后者提高约5.1倍。通过普通钻削与超声钻削实验对比,在不同的入射角条件下,超声钻削的平均钻削力均低于普通钻削力。与入射角为67.2°时对比,当入射角为46.5°时,平均钻削力降低约46%,并提高了制孔的质量,从而为模态转换的纵-扭复合变幅杆设计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227.
史骏  姜志国  冯昊  张浩鹏  孟钢 《航空学报》2013,34(5):1129-1139
 传统的特征袋(BoF)模型在目标识别过程中假设每个局部特征点只关联特征词典中一个视觉单词。此外,l1范数约束下的稀疏编码对于具有较强成对相关性的特征通常只选择一个特征,而不关注哪一个特征被选择。本文提出一种基于弹性网稀疏编码的特征袋模型。该模型利用尺度不变特征变换(SIFT)特征描述子构建特征字典,再通过弹性网回归模型求解每个描述子所对应的稀疏系数向量,最后将目标图像内的稀疏系数向量合并用于分类。与传统的特征袋模型和基于l1范数稀疏编码的特征袋模型相比,该模型有较好的识别性能,并对视角变化具有较强的鲁棒性。在空间目标图像数据库上的实验验证了该模型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228.
吴晓 《强度与环境》2010,37(4):7-12
由于玻璃面板是典型的双模量材料板,所以应该采用双模量弹性理论研究玻璃面板在侧向力作用下的大位移问题。玻璃面板在侧向力作用下发生变形时,会形成各向同性的拉伸区和压缩区。因此,可把玻璃面板看成两种各向同性材料组成的层合板,采用双模量弹性理论建立了玻璃面板在侧向力作用下的静力平衡方程,利用静力平衡方程确定了玻璃面板的中性面位置。在此基础上,采用能量法研究了玻璃面板在侧向力作用下大位移问题,把能量法的计算结果与有限元计算结果进行了比较,验证了能量法的计算结果是可靠的。算例分析表明,玻璃面板拉压弹性模量相差较大,其挠度计算不宜采用相同弹性模量经典弹性理论,而应该采用双模量弹性理论。  相似文献   
229.
弹性环式挤压油膜阻尼器动力学特性系数测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搭建了弹性环式挤压油膜阻尼器(ERSFD)的动力学特性测试试验台。利用两个正交方向的简谐激励对ERSFD进行了激振试验,在轴心为圆时测得了阻尼器的位移和载荷数据,并结合阻尼器质心的运动方程分别识别ERSFD油膜和弹性环的动力学特性系数。结果表明弹性环与油膜均具有显著的阻尼和刚度,其中油膜的阻尼和刚度系数随着凸台高度的升高迅速降低,弹性环的刚度和阻尼受凸台高度影响较小;弹性环的厚度对油膜的刚度和阻尼无显著影响;油膜阻尼随供油压力的升高先增大后不变,油膜刚度随着供油压力的升高先增大后减小。不确定度分析结果表明油膜的四个动力学特性系数Cxx、Cyy、Kxx、Kyy的不确定度分别为12.2%、11.5%、18.2%、12.7%。弹性环的四个动力学特性系数Cxx、Cyy、Kxx、Kyy的不确定度分别为30.7%、33.1%、17.0%、12.8%。   相似文献   
230.
缝合复合材料弹性性能的三维有限元细观分析与试验验证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建立了缝合复合材料代表单元体的三维有限元模型,模型中考虑了缝线的实际形状,以及缝线与层合板之间的位置关系,并把层合板的每层视为有一定厚度的体,全面考虑缝合层板在3个方向上的性能。模型所取的单元体为全厚度方向,相对实际细观结构简化较少,分析结果与试验数据的比较表明,分析模型所得的结果可信,可以用于工程设计,为缝合复合材料的分析和减少试验件提供了理论分析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