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47篇
  免费   47篇
  国内免费   67篇
航空   310篇
航天技术   57篇
综合类   62篇
航天   32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10篇
  2021年   20篇
  2020年   19篇
  2019年   14篇
  2018年   16篇
  2017年   12篇
  2016年   15篇
  2015年   18篇
  2014年   28篇
  2013年   16篇
  2012年   24篇
  2011年   33篇
  2010年   33篇
  2009年   28篇
  2008年   20篇
  2007年   17篇
  2006年   19篇
  2005年   12篇
  2004年   11篇
  2003年   10篇
  2002年   5篇
  2001年   8篇
  2000年   5篇
  1999年   5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6篇
  1996年   6篇
  1995年   9篇
  1994年   8篇
  1993年   5篇
  1992年   6篇
  1991年   8篇
  1990年   3篇
  1989年   3篇
  1988年   3篇
  198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6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421.
火箭及导弹的底阻计算方法及其CRMBP程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叙述了作者开发的基于Chapman-Korst理论的超音速底部压强计算方法及其计算程序CRMBP。该方法及程序计及了喷流、喷管和火箭后体多种参数的影响,以及羽流诱导分离情况。计算结果与实验结果符合得较好,特别是冷喷流情况。本文的方法及其程序可供设计部门作设计计算及参数分析使用。  相似文献   
422.
利用导流装置降低大后壁车辆气动阻力的实验研究(Ⅰ)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利用1/16缩比的公共汽车模型及两种类型的导流装置,在一带有可移动地面和边界层吸收装置的Eiffel型风洞中进行了在车辆后端面的上下边和侧边分别安装导流装置时车辆后部尾流区的压强恢复及气动阻力降低的实验。应用边界层分离理论比较详细地分析了安装导流装置的车辆后部尾流区的流动机理,综合分析评价了车辆表面与导流装置间的缝隙在空气引流及车辆气动阻力的降低中的作用,为新型车辆的设计和改造提供有利依据。  相似文献   
423.
本文回顾了平片型湍流控制器的研究发展过程。建立在自己流动显示的基础上,提出了新的减阻机理,改进了设计,并获得较好的减阻效果。  相似文献   
424.
本文给出了V形壁面热膜测量物面摩擦应力的方法研究。实验表明该技术对三维湍流边界层中的摩阻测量是一类有效的方法。从本实验的数据可以看到,壁面热膜在二维湍流边界层中得到的校测函数能够直接用于三维湍流边界层的摩擦应力测量。  相似文献   
425.
微型飞行器优化设计及气动特性分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何烈堂  曾庆华 《飞行力学》2003,21(2):31-33,48
微型飞行器(MAV)气动布局形式是影响其飞行性能指标的关键因素之一。从总体角度出发,设计出三种不同气动布局的MAV,并对其进行了优化设计和气动特性分析。研究结果对MAV气动布局的设计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426.
ANEWMETHODTOJUDGETHEENHANCEMENTOFHEATTRANSFERINTHETRAILINGEDGEOFTURBINEBLADES¥WangBaoguan(DepartmentofPowerEngineering,NUAA29...  相似文献   
427.
边界层减阻研究综述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阐述了目前边界层减阻研究中的一些主要方法、手段及其原理,介绍了国内外对边界层减阻研究和应用的状况,指出了其中存在的一些问题,分析了今后减阻研究和应用的趋势。文中也包括了作者的一些观点和看法。  相似文献   
428.
429.
旋流管强化传热与流体动力学试验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螺旋槽管的基础上开发出一种新型强化管--旋流管,对5根不同结构参数的旋流管的换热特性和流体动力学特性进行了试验研究,用多元线性回归法得到了具有较高精度的旋流管的传热系数及摩擦系数的统计关联式,分析了影响旋流管传热与流阻性能的主要因素.结果表明,旋流管比同类型的强化管综合性能更优越,在相同传热量下,旋流管的换热系数比螺旋槽管高3%~8%,而压力损失低5%~10%.  相似文献   
430.
大型客机气动设计综述   总被引:3,自引:2,他引:3  
陈迎春  张美红  张淼  毛俊  毛昆  王祁旻 《航空学报》2019,40(1):522759-522759
中国大型客机研制过程中追求"三减,四性":减阻、减重、减排,安全性、经济性、舒适性、环保性。中国大型客机采用翼下常规布局形式,放宽静稳定技术,发动机选用CFM公司Leapx-1C发动机,这对气动设计技术在工程适用性上提出了极高的要求。大型客机是中国第1架完全自主知识产权民用飞机,本文综述了其设计过程中采用的先进气动优化设计方法、CFD分析和充分的风洞试验验证,说明了超临界机翼设计、高效增升装置设计、飞机/发动机一体化设计、尾翼设计、翼梢小翼设计和部件精细化减阻设计技术,能实现大型客机的减阻应用设计。研究表明,中国大型客机在气动设计水平和设计方法上取得了一系列的进展和突破,实现了设计具有较强竞争力的先进民用飞机的目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