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425篇 |
免费 | 111篇 |
国内免费 | 71篇 |
专业分类
航空 | 399篇 |
航天技术 | 69篇 |
综合类 | 77篇 |
航天 | 62篇 |
出版年
2024年 | 9篇 |
2023年 | 7篇 |
2022年 | 21篇 |
2021年 | 17篇 |
2020年 | 18篇 |
2019年 | 37篇 |
2018年 | 34篇 |
2017年 | 26篇 |
2016年 | 21篇 |
2015年 | 21篇 |
2014年 | 23篇 |
2013年 | 19篇 |
2012年 | 32篇 |
2011年 | 28篇 |
2010年 | 18篇 |
2009年 | 25篇 |
2008年 | 26篇 |
2007年 | 18篇 |
2006年 | 34篇 |
2005年 | 25篇 |
2004年 | 18篇 |
2003年 | 16篇 |
2002年 | 22篇 |
2001年 | 12篇 |
2000年 | 11篇 |
1999年 | 14篇 |
1998年 | 7篇 |
1997年 | 4篇 |
1996年 | 3篇 |
1995年 | 7篇 |
1994年 | 9篇 |
1993年 | 7篇 |
1992年 | 7篇 |
1991年 | 3篇 |
1990年 | 1篇 |
1989年 | 4篇 |
1988年 | 2篇 |
1986年 | 1篇 |
排序方式: 共有60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501.
502.
对双馈感应发电机(DFIG)的两种直接功率控制(DPC)策略进行比较研究。根据DFIG的数学模型,导出对DFIG进行DPC的统一控制模型;首先设计基于滞环比较器的直接功率控制(HCDPC)策略,采用开关型滞环控制器,直接实现定子有功功率和无功功率的解耦控制;其次将SVM技术应用于DPC,提出SVMDPC策略,根据DFIG定子有功、无功功率偏差,采用PI调节器,直接实现定子有功、无功功率的解耦控制;最后对两种DPC策略进行试验研究,验证了两种DPC策略的正确性和可行性,并对其控制性能进行了对比评估。 相似文献
503.
对一种具有双定子的盘式永磁同步电机进行了讨论、分析与试验验证。双定子电机因其具有的高转矩密度、控制灵活等特点受到了越来越多的关注,然而在实际应用中,如何进行双定子的能量分配以使系统效率最优也成为了一个难点。因此,提出一种基于MAP图的转矩分配策略,并在以TMS320F28335为主控芯片的试验平台上对电机进行了试验验证。试验结果表明所提出的控制分配策略能有效地保证双定子电机系统高效运行。 相似文献
504.
补气式等离子体射流发生器实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提出一种补气式等离子体射流(ASPSJ)发生器,在常规火花放电式等离子体射流(PSJ)发生器腔体上连接单向阀,改善发生器吸气复原阶段的补气量和射流的连续性,以获得能量更高的合成射流。研究了在不同加载电参数下,不同类型单向阀对发生器最大射流速度的优化作用;通过正交实验法确定了补气式等离子体射流发生器的最佳工作电参数,以获得最高的合成射流速度。文中的等离子体射流发生器配以所选择的补气单向阀,最优加载电压频率为150 Hz,幅值为50 kV,占空比为15%。实验结果表明,补气式等离子体射流发生器将最大射流速度提升20%以上,高射流速度的工作频带由单点扩展到100 Hz,以期在应用于流动控制时获得更好的效果。研究成果为后续的主动流动控制的应用研究提供了指导。 相似文献
505.
506.
智能数字式低频信号发生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一片AT89C51单片机和两片DAC0832数模转换器组成数字式低频信号发生器,它具有价格低,性能高和在低频范围内稳定性好,操作方便,体积不,耗电少等特点。 相似文献
507.
控制机翼附面层分离的涡流发生器实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在微型涡流发生器控制超临界翼型附面层分离实验研究的基础上,在低速风洞中研究了微型涡流发生器弦向位置和安装偏角对超临界机翼附面层分离控制效果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微型梯形涡流发生器对超临界机翼附面层分离的控制主要起减阻作用;其弦向最佳位置在分离线前约4倍涡流发生器高度之间;最佳安装角为35°。 相似文献
508.
在国内航空航天飞行器的研制过程中,经常重复设计各种串行信号产生器。为解决该问题,文中分析了串行信号和FPGA的特点。给出一种基于FPGA的通用串行信号产生器的设计方法。以某型号导弹串行信号产生器作为实例,介绍设计方法,并给出该实例在工程实现时所采用的设计方法以及设计中应注意的问题。用该方法设计的串行信号产生器具有电路简单、修改方便、成本低、面积小的特点。 相似文献
509.
510.
电火花加工脉冲电源研究现状与发展趋势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针对传统电火花加工脉冲电源使用的缺点和局限性,介绍了当前电火花加工脉冲电源的研究现状和新的发展趋势,并对几种新型脉冲电源的研究和应用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