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171篇
  免费   488篇
  国内免费   523篇
航空   2038篇
航天技术   420篇
综合类   286篇
航天   438篇
  2024年   8篇
  2023年   50篇
  2022年   85篇
  2021年   116篇
  2020年   130篇
  2019年   128篇
  2018年   130篇
  2017年   157篇
  2016年   142篇
  2015年   137篇
  2014年   168篇
  2013年   125篇
  2012年   184篇
  2011年   178篇
  2010年   141篇
  2009年   168篇
  2008年   108篇
  2007年   139篇
  2006年   135篇
  2005年   109篇
  2004年   59篇
  2003年   83篇
  2002年   62篇
  2001年   62篇
  2000年   39篇
  1999年   41篇
  1998年   39篇
  1997年   52篇
  1996年   45篇
  1995年   30篇
  1994年   33篇
  1993年   17篇
  1992年   20篇
  1991年   22篇
  1990年   10篇
  1989年   14篇
  1988年   14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18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181.
运用区域法模型计算燃烧室内一维辐射换热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一种机理严密,精度高的区域法辐射换热模型用于燃烧室壁温计算.采用Lefebvre模型和区域法模型计算了一个圆筒型不冷却火焰筒结构的换热;对比分析了两种方法计算的壁面辐射热流密度和壁面温度分布情况.结果表明,使用Lefebvre模型计算时,由于将燃气按一维划分为定向辐射,在燃烧室前后壁面辐射热流密度较小,存在一定不足;而使用区域法模型计算时,辐射热流密度分布更趋合理.   相似文献   
182.
单涡/贫油驻涡燃烧室的出口温度分布试验   总被引:4,自引:3,他引:1  
采用试验方法对单涡贫油驻涡燃烧室的出口温度分布的影响因素进行了研究,通过分析试验数据得到如下结论:①凹腔气量对出口温度分布影响较大.随着凹腔气量的增加,出口温度分布系数(OTDF)先增加后减小,与掺混射流的穿透深度有关.②燃油掺混温度对出口温度分布的影响也较大.当燃油掺混温度较小时,出口温度分布系数较低.随着燃油掺混温度增加,出口温度分布系数随之先增加后减小.③燃油供油量对出口温度分布也有重要影响.当燃油量增加时,出口温度分布系数随之先增加后减小.   相似文献   
183.
采用MpCC I耦合器作为FLUENT和ANSYS的数据交换平台,对带径向翼槽大长径比固体发动机点火过程中的流固耦合现象进行了数值模拟。结果表明,该型发动机点火瞬间燃气流动与药柱变形强烈耦合,药柱变形主要发生在径向翼槽台阶的尖点处,且随点火过程的推进变形加剧;中间翼槽尖点处药柱的变形量比头部翼槽处大,是造成发动机点火故障的主要原因。计算获得了点火压力冲击下药柱的位移及应力场的分布规律,文中的研究结果可为流固耦合技术在固体发动机上的应用奠定一定的基础。  相似文献   
184.
曹熙炜  刘宇  任军学  王一白 《宇航学报》2010,31(12):2784-2787
为了研究二次流温度对推力矢量的影响规律,本文基于二次喷射的基本原理,利用计算流体力学(CFD)软件,对不同温度的二次流进行了模拟仿真分析。结果表明,在相同喷射压强和喷射流量下,二次流温度越高,在扩张段影响的范围就越大,但产生的侧向力和温度并不是简单的正变关系。在此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了一种合理利用二次流温度的工程方案。
  相似文献   
185.
星用490 N发动机喷注器局部燃气泄漏试验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根据近期某卫星在轨故障模式,为了研究测压管嘴燃气泄漏对液体火箭发动机工作性能和温度特性的影响,以该卫星用第二代490 N发动机为试验对象,开展了测压管嘴在0.1、0.3、0.5 mm直径泄漏孔下的高空模拟热试车考核,对发动机真空推力、比冲和关键部位温度进行了测量。试验结果表明:试验条件下测压管嘴燃气泄漏对发动机工作稳定性没有影响;0.1 mm泄漏孔对发动机工作性能和各测点温度没有影响。随着泄漏孔直径增大至0.3 mm和0.5 mm,测压管嘴堵头烧蚀程度加深,发动机真空推力和比冲均值下降幅度分别仅为0.4%和1.4%,表明试验条件下测压管嘴泄漏对发动机工作性能的影响较小。燃烧室喉部温度试验结果不受泄漏的影响,喷注器测压管嘴及其附近、模拟卫星支架测点温度上升明显,氧化剂控制阀温度上升较小,远离测压管嘴的测点温度几乎不受高温燃气泄漏的影响。  相似文献   
186.
基于统计学方法的卫星在轨热变形快速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使用在轨实测温度数据辅助完成成像载荷视轴指向的在轨标定,首次将应用于地统计学中的普通克里格法用于卫星在轨温度场的无偏估计,提出了一种基于统计学方法的在轨热变形快速分析方法。应用热试验过程中星上少量温度实测数据进行卫星温度场的无偏估计,并将温度计算结果赋值到有限元模型,进而完成了热变形分析。应用此种方法,相比通过热物理方法进行温度场分析,可将热变形分析的工期缩短数日,且载荷变形的分析结果与试验实测结果的误差在1′左右,可较准确地得到载荷视轴在热变形作用下的指向变化。文章可为卫星在轨热变形的快速分析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87.
针对复杂环境下目标跟踪过程中由于遮挡、目标姿势及光照条件变化引起跟踪漂移的问题,提出一种基于多示例学习(MIL)框架的在线视觉目标跟踪算法。该算法针对多示例跟踪算法采用单一haar-like特征不能准确描述目标外观变化及在学习过程中对样本包中各正负样本示例采用相同权值,忽略不同正负样本示例在学习过程中对包的重要性不同的特点,采用多特征联合表示目标外观构造分类器,通过将多特征互补特性融入在线多示例学习过程中,利用多特征的互补属性建立准确的目标外观模型,克服在线多示例跟踪算法对目标外观变化描述不足的问题;同时,依据不同正负样本示例对样本包的重要程度进行权值分配,提高跟踪精度。实验结果表明,本文跟踪算法对场景光线剧烈变化、遮挡、尺度变化及平面旋转等干扰具有较强的跟踪鲁棒性,通过对不同视频序列进行测试,文中算法在5组测试视频序列上的平均中心位置误差远小于对比增量式学习跟踪,仅为10.14像素,其对比算法IVT、MIL和OAB的中心位置误差分别为17.99、20.29和33.64像素。   相似文献   
188.
Deployable high-frequency mesh reflector antennas for future communications and obser- vations are required to obtain high gain and high directivity. In order to support these new missions, reflectors with high surface accuracy are widely required. The form-finding analysis of deployable mesh reflector antennas becomes more vital which aims to determine the initial surface profile formed by the equilibrium prestress distribution in cables to satisfy the surface accuracy requirement. In this paper, two form-finding methods for mesh reflector antennas, both of which include two steps, are pro- posed. The first step is to investigate the prestress design only for the cable net structure as the circum- ferential nodes connected to the supporting truss are assumed fixed. The second step is to optimize the prestress distribution of the boundary cables connected directly to the supporting truss considering the elastic deformation of the antenna structure. Some numerical examples are carried out and the simulation results demonstrate the proposed form-finding methods can warrant the deformed antenna reflector surface matches the one by design and the cable tension forces fall in a specified range.  相似文献   
189.
针对生产中重物产品,半成品物流,包装过程中提升困难的问题,提出了自锁型重物提升机构,以达到节能,降低运行成本,降低劳动强度的目的.  相似文献   
190.
The Wind   spacecraft’s Faraday cups (FC) continue to produce high-quality, in situ observations of thermal protons (i.e., ionized hydrogen) and αα-particles (i.e., fully ionized helium) in the solar wind. By fitting a Wind/FC ion spectrum with a model velocity distribution function (VDF) for each particle species, values for density, bulk velocity, and temperature can be inferred. Incorporating measurements of the background magnetic field from the Wind Magnetic Field Investigation (MFI) allows perpendicular and parallel temperature components to be separated. Prior implementations of this analysis averaged the higher-cadence Wind/MFI measurements to match that of the Wind/FC ion spectra. However, this article summarizes recent and extensive revisions to the analysis software that, among other things, eliminate such averaging and thereby account for variations in the direction of the magnetic field over the time taken to measure the ions. A statistical comparison reveals that the old version consistently underestimates the temperature anisotropy of ion VDF’s: averaging over fluctuations in the magnetic field essentially blurs the perpendicular and parallel temperature components, which makes the plasma seem artificially more isotropic. The new version not only provides a more accurate dataset of ion parameters (which is well suited to the study of microkinetic phenomena), it also demonstrates a novel technique for jointly processing particle and field data. Such methods are crucial to heliophysics as wave-particle interactions are increasingly seen as playing an important role in the dynamics of the solar wind and similar space plasmas.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