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819篇
  免费   310篇
  国内免费   476篇
航空   782篇
航天技术   605篇
综合类   150篇
航天   1068篇
  2024年   11篇
  2023年   51篇
  2022年   63篇
  2021年   109篇
  2020年   72篇
  2019年   114篇
  2018年   120篇
  2017年   105篇
  2016年   114篇
  2015年   127篇
  2014年   211篇
  2013年   143篇
  2012年   172篇
  2011年   136篇
  2010年   129篇
  2009年   124篇
  2008年   104篇
  2007年   93篇
  2006年   83篇
  2005年   83篇
  2004年   49篇
  2003年   62篇
  2002年   51篇
  2001年   38篇
  2000年   40篇
  1999年   25篇
  1998年   26篇
  1997年   16篇
  1996年   12篇
  1995年   12篇
  1994年   19篇
  1993年   11篇
  1992年   14篇
  1991年   11篇
  1990年   15篇
  1989年   10篇
  1988年   11篇
  1987年   2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16篇
排序方式: 共有260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01.
韩松涛  谢剑锋  王美  李黎 《深空探测学报》2019,6(3):232-235,300
针对"嫦娥4号"中继星任务S频段信标信号的高精度实时干涉测量需求,结合深空测控干涉测量系统采用的稀疏标校工作模式,研究验证了一种面向测控模式实时干涉测量的电离层时延修正方法。首先分析了电磁波经电离层传播的延迟机理及特性;基于深空站历史观测数据,通过自相关函数分析验证了天顶向TEC的周日特性;在此基础上,结合深空干涉测量中心数据处理设备软件系统,讨论了电离层时延修正方法;通过任务期间的实测数据处理分析,验证了所提方法可以将实时测量精度提升1~3 ns,对低仰角跟踪弧段,该技术方法优势更为明显。该方法为后续深入推进深空测控干涉测量系统在任务中的实时应用提供了技术储备。  相似文献   
102.
微纳卫星深空探测任务中,通常所分配的测控资源有限,因此有必要对有限测控资源条件下微纳卫星的定轨精度进行分析。以微纳卫星深空探测为背景,采用"龙江2号"微卫星的轨道测量数据对其定轨精度进行了分析。"龙江2号"微卫星只有USB轨道测量数据,且环月段测控资源相对紧张,每天有两站跟踪,共约3~4 h的轨道测量数据。首先介绍了"龙江2号"微卫星飞行任务及其飞行过程中影响测定轨的因素;其次给出了定轨的动力学模型,对微卫星地月转移段的定轨精度进行了分析;最后通过分析摄动力、动量轮卸载以及数据弧段长度的影响,给出了微卫星环月阶段所使用的定轨策略,并通过重叠弧段比较的模式,给出了微卫星环月段的定轨精度。研究结论可以为后续微纳卫星深空探测任务提供有益参考。  相似文献   
103.
以太阳风粒子、深空尘埃等为目标的采样返回探测任务是空间科学与深空探测研究的热点方向之一。对“星尘号”“起源号”两个典型采样返回探测器的构型进行了分析,并梳理了其主要构型特点。结合我国月地高速再入返回飞行器的构型特点,提出了一种深空粒子采样返回探测器构型的设想:总体构型由长方形主体和流线型返回器组成,主体构型适应于承载返回器和其他装器设备,返回器构型适应于样品收集和再入返回气动外形。设计方案采用了充气式采样器进行粒子收集,具有体积小、重量轻、折叠效率高、展开可靠、工程实施简单等特点,并采用了可重复收拢展开的太阳翼,能够适应收集不同类型深空粒子的需求。  相似文献   
104.
太阳高能粒子(Solar Energetic Particle,SEP)事件是影响地球空间以及深空辐射环境的主要因素之一。“渐进型”太阳高能粒子事件中的高能粒子主要来自于日冕物质抛射(Coronal Mass Ejection,CME)所驱动的激波扩散加速(Diffusive Shock Acceleration,DSA)过程。CME驱动的激波在行星际的传播过程中,其结构不断演化,进而影响到高能粒子的加速过程。本文利用二维太阳高能粒子加速和传播模型,对发生于2014年4月18日的太阳高能粒子事件实例进行了数值模拟。模型考察了黄道面上2 AU的距离以内包含地球所在位置的4个不同点,分别计算了每个点上高能粒子的通量。数值模拟的结果表明:黄道面内不同位置的观察点,与激波波前的磁力线连接不同,从而导致观察点处高能粒子的通量有着显著的差异。该模型的计算结果可以为深空探测计划开展辐射环境研究提供必要的输入。  相似文献   
105.
陈超  徐瑞  李朝玉  朱圣英  梁子璇 《宇航学报》2021,42(11):1385-1395
Aiming at the challenges caused by the persistence, concurrency and energy consumption of probe actions, a plan repair method of deep space probe based on the expected state sequence is proposed. In this method, the expected state sequence is formed of the expected effect of the unfinished action and the expected precondition of the unexecuted action in the pre designed plan, according to the execution status of the action. The expected state sequence is an ordered set of states with mixed logic and energy, providing subgoals for plan repair and also transforming the plan repair problem into the state transition path searching problem. During the search, the plan repair strategy with energy supply priority is proposed, which separates the logic repair from energy repair to reduce the difficulty of solving the problem. And this method enables the probe to recover from plan failure autonomously. Finally, the effectiveness and rationality of the proposed method are verified through simulation by taking the Mars Orbiter as an example.  相似文献   
106.
Beam-plasma interaction effects are studied during the active space experiment with electron and Xe-ion beam injections in an ionospheric plasma. Permanent 40-kHz-modulated electron beam injection occurs simultaneously with a xenon-ion beam injected by the Hall-type plasma thruster operating in a square-pulse mode (100/50 s for a job/pause duration). The unusual behavior of the background charged particle fluxes and wave activity stimulated during the beam-plasma interaction have been registered by the scientific instruments onboard Intercosmos-25 station (IK-25) and Magion-3 subsatellite. The longitudinal and electromagnetic wave instabilities and their mutual relationship are considered in order to explain the observed effects. The excitation of electrostatic waves by the electron injection has been considered for different resonance conditions near the linear stability boundary. Beam-driven electromagnetic instability is responsible for the backward-propagating whistler waves excited via cyclotron resonance. Competition of these two beam instabilities is one of the subjects of the present study.  相似文献   
107.
线性分组码限距离译码器的性能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徐大专 《航空学报》1992,13(12):611-617
为了提高自动重传请求(ARQ)系统的通过率,在混合ARQ系统中,使用限距离译码器改善系统的性能。在限距离译码时,线性分组码纠正重量t的错误图样。纯纠错译码器和纯检错译码器都是限距离译码器的特例。本文首先介绍了Krautchouk多项式的几个重要性质,然后,用线性分组码及其对偶码的重量分布,分别导出了两种形式的错误译码概率的简化计算公式。由于生成函数方法的使用,成功地得到了重复码、汉明码和扩展汉明码的错误译码概率的解析公式,最后,讨论了Golay码和某些本原BCH码错误译码概率的计算方法。  相似文献   
108.
空间站与其它航天器相比,有很多优越性。文内详细地阐述了空间站的四大特征:①先入轨后上人,既提高了安全保障,又简化了研制过程;②具有自主补给消耗品、检修和更换设备的能力;③具有长期航天的素质;④具有可变更和可扩大其功能的性质。这些特征及其优越性,充分体现了空间站在未来载人航天活动中的地位和作用。  相似文献   
109.
一种手持设备的条形码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主要讨论条形码(BARCODE)技术中的解码技术,文中详细地讲述了条形码解码过程中可能出现的问题以及解决的方法、解码系统的识别性能问题,最后列出了一个条形码解码的具体算法。  相似文献   
110.
载人航天中高温应急的医学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载人航天中高温应急事件发生概率较高,应予以充分重视。首先应该克服某些消极认识和不适做法,并指出高温负荷对工效的影响,可转而续发其它事故或未能完成预定飞行计划等问题。文中根据航天实际,提出了若干与高温耐力有关的选训措施和设想,侧重论述了最大氧摄取量(VO2max)与耐热能力的关系。认为可以采用心功能适应指数与VO2max的测定作为指标,选拔潜在耐热能力较高的航天员,并在此基础上安排某些体能训练,进一步提高耐热能力,达到在万一发生情况时避免发生事故,圆满完成任务的目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