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43篇
  免费   333篇
  国内免费   175篇
航空   786篇
航天技术   187篇
综合类   120篇
航天   258篇
  2024年   7篇
  2023年   24篇
  2022年   34篇
  2021年   32篇
  2020年   51篇
  2019年   40篇
  2018年   44篇
  2017年   76篇
  2016年   50篇
  2015年   46篇
  2014年   62篇
  2013年   43篇
  2012年   49篇
  2011年   59篇
  2010年   44篇
  2009年   43篇
  2008年   50篇
  2007年   83篇
  2006年   60篇
  2005年   47篇
  2004年   55篇
  2003年   42篇
  2002年   31篇
  2001年   42篇
  2000年   51篇
  1999年   25篇
  1998年   33篇
  1997年   23篇
  1996年   22篇
  1995年   12篇
  1994年   14篇
  1993年   12篇
  1992年   7篇
  1991年   8篇
  1990年   7篇
  1989年   11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10篇
排序方式: 共有135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991.
介绍了一种新型的单模光纤模场直径测试系统,它采用国际推荐的基准测试方法-远场扫描法,具有测量精度高、速度快、抗干扰能力强和操作简单的特点,既可用于实验室中,也适合在工厂环境下使用,能够替代同类进口产品。  相似文献   
992.
制备了三维混杂碳纤维/芳纶纤维增强尼龙复合材料(HY/PA)并对其力学性能进行了测试。研究表明:由于芳纶纤维的加入,使碳纤维增强尼龙复合材料(CF/PA)的抗冲击性能有了显著提高,HY/PA的抗冲击强度随芳纶纤维体积分数的增大而有所提高;另外,HY/PA在改善CF/PA的横向剪切强度的同时,也改善了芳纶纤维增强尼龙复合材料(KF/PA)的纵向剪切强度;同时,混杂效应对HY/PA的弯曲性能的影响最为显著,HY/PA的弯曲强度、弯曲模量均高于任一种单一纤维复合材料。  相似文献   
993.
H3PO4溶液中碳纤维表面电化学改性机理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以H3PO4溶液为电解液对碳纤维进行电化学改性处理,通过循环伏安测试,XPS、SEM和XRD分析探讨了H3PO4溶液体系中碳纤维表面电化学改性机理。结果表明:在改性处理初期,纤维表面已有电活性物质发生电化学反应产生新的活性碳原子,此后伴随着水的电解析氧反应纤维表面进一步受到氧化和刻蚀,表面氧元素含量增加,而且各种含氧官能团含量随着改性处理得进行不断变化,其中羧基和酸酐含量明显增加。纤维表面粗糙度增加,沟槽加深加宽,但其本体结构并没有改变,只是表面层微晶尺寸有所减小,晶面间距有所增大。  相似文献   
994.
防止 C/C 复合材料氧化的 MoSi2/SiC 双相涂层系统的研究   总被引:17,自引:2,他引:17  
 由固相扩散-浸渗处理制备了防止碳/碳复合材料氧化的MoSi2/SiC双相涂层。通过对涂层的结构、成份以及氧化机理的研究表明,MoSi2/SiC双相涂层由内层为β-SiC和外层为MoSi2/SiC双相层构成,具有优异的高温抗氧化性能。  相似文献   
995.
本文利用超声液相法制备的SiC束丝纤维增强L2工业纯铝复合丝为试样,对这种复合材料的拉拉应力疲劳性能进行了试验和分析。试验得出其疲劳抗力随着应力循环周次的增加会迅速下降,在循环周次为10^6次时其疲劳循环最大应力已降至静拉强度的40%左右,约变450MPa。试验中发现应力循环过程中,试样能被拉长,基体铝也存在循环硬化现象,因此提高基体的力学性能将是提高其疲劳性能的有效途径,在300℃的高温下进行了  相似文献   
996.
复合材料层合结构开口的非对称补强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罗小东  寇长河  于卫东  石天路 《航空学报》1994,15(12):1478-1481
中心开口的碳纤维复合材料层板的插层铺设非对称补强进行了孔边应力集中、应变分布、层间应力、损伤和强度特性的实验研究和理论分析,结果表明,本文采用的插层铺设非对称补强方式与顺序铺设补强方式相比,具有明显优异的补强效率,并能达到或超过对称补强的效率。  相似文献   
997.
光纤光栅预拉力调节方法与温度补偿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了在光纤光栅的封装阶段产生预期的应变,需要对光纤光栅施加一定的预拉力。通过设计刀口铰链形式的平衡杠杆机构,保证了光纤不发生弯曲,并最大限度的减少了摩擦力带来的不稳定因素。利用调节块的重力并设置不同的作用点,可以对作用于光纤光栅的轴向拉力进行调节,从而改变光栅的间隔周期,得到准确的应变与反射波长值。通过计算得到温度补偿比,在相应位置处点胶固化并进行调节,从而完成光纤光栅的封装。  相似文献   
998.
碳纳米管悬浮液强化重力型平板热管性能的实验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以带有微槽道强化传热面的小型重力型平板热管蒸发器为研究对象,以水-多壁碳纳米管(CNT)组成的纳米悬浮液为工质,在不同运行压力和不同悬浮液质量浓度下对热管蒸发器的沸腾换热特性以及临界热通量(CHF)进行了实验研究.研究证明:以水-多壁碳纳米管组成的纳米悬浮液可以明显地强化重力型平板热管蒸发器的换热特性.沸腾换热系数强化率和CHF强化率随压力降低而大幅度增加.悬浮液质量浓度对沸腾换热系数和CHF也有重要影响,在低质量浓度时,沸腾换热系数和CHF随质量浓度增加而缓慢增加.但是在质量浓度超过2.0%时,质量浓度的影响基本消失.   相似文献   
999.
PMMA透光纳米复合材料的制备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利用同轴共纺技术制备出具有壳-芯结构的复合纳米纤维,再通过热压成型工艺将壳层的聚甲基丙烯酸甲酯(PMMA)熔融,留下芯层的尼龙6(PA-6)纳米纤维作为增强材料,由此制备得到纳米纤维增强透光复合材料.实验结果表明,该复合材料较之纯PMMA板在力学性能上有明显改善,透光率则基本不受影响.应用SEM、TEM以及FTIR研究了复合纳米纤维的形貌和结构,并根据复合材料力学试验断口的SEM照片,分析了PA-6纳米纤维含量对复合材料力学性能和透光性能的影响.  相似文献   
1000.
采用SiC颗粒增强铝基复合材料制动盘本体取样,对SiC颗粒增强铝基复合材料在室温和高温条件下的细观损伤断裂机制进行研究。在试样断口上,通过扫描电镜观察到裂纹的萌生和扩展,SiC颗粒和裂纹扩展面的改变对裂纹生长的阻滞作用和以SiC颗粒为中心的辐射状疲劳条纹。提出一种颗粒增强复合材料的细观损伤混联模型,用于解释材料细观裂纹的萌生和扩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