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69篇
  免费   16篇
  国内免费   44篇
航空   123篇
航天技术   37篇
综合类   40篇
航天   29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6篇
  2022年   6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8篇
  2019年   4篇
  2018年   9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6篇
  2014年   11篇
  2013年   12篇
  2012年   10篇
  2011年   14篇
  2010年   7篇
  2009年   10篇
  2008年   8篇
  2007年   21篇
  2006年   7篇
  2005年   7篇
  2004年   5篇
  2003年   7篇
  2002年   6篇
  2001年   6篇
  2000年   7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6篇
  1997年   5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8篇
  1993年   4篇
  1992年   3篇
  1991年   3篇
  1989年   4篇
  1988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22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25 毫秒
61.
论对象之间的关系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面向对象软件开发首要的问题总是标识对象,建立对象间的通讯关系,设计对象时也要分析各子对象间是依据什么关系联系在一起的。因此研究对象系统中各对象间的关系是找出对象分析准则的至关重要的问题。目前,关于对象间关系的名称、定义和用法还很混乱。本文旨在澄清这种混乱,为此提出对象关系的三维模型3DRM(3 Dimmemtion Relations Model),并在3DRM框架之下讨论了对象系统中的各种重要关系,建立了较为清晰的对象关系体系,为面向对象的方法学的研究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62.
软系统方法论在战略性培训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概括了切克兰德提出的软系统方法论及其解决问题时的逻辑步骤,详细介绍了其在建立战略性培训中的应用,并分析了采用系统的思想和方法建立战略性培训系统模型的过程.  相似文献   
63.
影响含硼推进剂固体火箭冲压发动机补燃室燃烧效率的因素很多,且各因素对燃烧效率的影响很难用精确的解析函数式来表示.首先建立了发动机补燃室内两相湍流燃烧数值模拟模型,然后提出了选用基于正交多项式的响应面方法来解决含硼推进剂固体火箭冲压发动机补燃室结构优化问题.这种方法可以减少为得到近似函数式而对补燃室流场进行计算的次数,能比较方便地对固体火箭冲压发动机补燃室各个参数进行优化与分析.   相似文献   
64.
亚跨超风洞现代试验设计方法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开展了基于现代试验设计方法(MDOE)的亚跨超风洞试验研究,以八号标模尾翼为试验对象研究其气动特性,采用同时改变攻角-侧滑角的多变量方法,而不是传统的单变量(OFAT)方法进行试验。对自变量攻角和侧滑角进行试验设计(DOE),应用响应面法建模,用IV-最优方法对测量点分布进行设计。在FD-12亚跨超风洞完成了试验,并和传统的OFAT方法结果进行比较分析。结果表明:MDOE方法获得的数据和传统的OFAT方法的数据吻合很好;MDOE采集样点数减少了46%,吹风的时间比OFAT减少30%左右,提高了风洞试验效率,缩短了试验周期;MDOE试验方法可以给出设计空间内任意给定自变量对应的响应值及其置信区间。  相似文献   
65.
田斌  朱岱寅  朱兆达 《航空学报》2011,32(9):1705-1713
自适应角度-多普勒补偿(Adaptive Angle Doppler Compensation,A2DC)算法可在惯导参数未知的情况下解决非正侧视阵列中由杂波距离相关性引起的非均匀问题,但该算法运算量大、工程实现困难.本文首先对A2 DC算法的基本工作原理进行了深入的分析,在此基础上,针对算法运算量大的缺点,将分块处理...  相似文献   
66.
根据电磁场叠加原理,给出了一种与观测天线无关的广义雷达散射截面(RCS)定义,引入对称极化等多种极化散射特征量,计算了近距离观测时金属平板目标的极化RCS曲线;根据广义RCS的定义,在近场电磁散射建模中分解照射场和合成接收,提出了一种有效的近场电磁散射建模方法,并比较了采用方向图等效近似和场分解合成两种方法计算的金属平...  相似文献   
67.
从位势理论出发 ,引进小扰动细长体理论中的部分思想 ,建立了任意截面弹体法向气动力的理论基础 ,推导出工程估算方法。该方法通过求解仅与截面形状有关系数 ,对已有的圆截面弹体气动力进行修正 ,很方便得到任意非圆截面弹体气动力特性。该方法预测结果与实验数据进行比较 ,具有较好精度  相似文献   
68.
快速准确地分析空间碎片群轨道演化行为对于其他在轨航天器碰撞规避至关重要。在各摄动力的作用下,空间碎片群演化运动呈现出复杂的非线性特征。空间碎片群体个体数量巨大,如果通过对空间碎片群中每个空间碎片进行轨道积分来分析群体预报的方法会导致计算量过大。针对该问题,提出一种基于多项式近似的轨道快速预报分析方法。该方法将空间碎片群分为少量的标称碎片和其他大量关联碎片。针对标称碎片的轨道预报采用数值积分求解保证预报精度;而针对其他大量的关联碎片轨道预报问题,采用多项式泰勒展开半解析方法求解,从而在保证预报精度的前提下有效减少空间碎片群轨道预报的计算量。为了验证方法的有效性,对不同空间碎片群进行了轨道预报仿真。仿真结果表明,当轨道预报精度设定在1m范围内时,多项式近似算法的计算量较蒙特卡洛方法计算效率提高了2.2~17.2倍,验证了所提出方法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69.
In this paper, a new strategy for optimal design of complex aerodynamic configuration with a reasonable low computational effort is proposed. In order to solve the formulated aerodynamic optimization problem with heavy computation complexity, two steps are taken: (1) a sequential approximation method based on support vector regression (SVR) and hybrid cross validation strategy, is proposed to predict aerodynamic coefficients, and thus approximates the objective function and constraint conditions of the originally formulated optimization problem with given limited sample points; (2) a sequential optimization algorithm is proposed to ensure the obtained optimal solution by solving the approximation optimization problem in step (1) is very close to the optimal solution of the originally formulated optimization problem. In the end, we adopt a complex aerodynamic design problem, that is optimal aerodynamic design of a flight vehicle with grid fins, to demonstrate our proposed optimization methods, and numerical results show that better results can be obtained with a significantly lower computational effort than using classical optimization techniques.  相似文献   
70.
机翼-机身-短舱-挂架外形气动优化设计方法   总被引:6,自引:2,他引:4  
采用基于径向基函数的无限插值方法进行了复杂外形的动网格生成,并针对其存在的可能导致壁面附近出现负体积与网格质量下降的问题,提出对不与物面直接相连的边的位移采用径向基函数插值,对与物面相连的边的位移进行线性插值获得位移量的方法解决该问题.采用无限插值方法建立了一种简单有效的物面相贯线处理方法.利用离散共轭方法计算目标函数梯度,对DLR-F6 机翼-机身-短舱-挂架外形的机翼和短舱进行了几何外形参数化与气动外形优化设计.结果表明:考虑短舱安装方式的优化设计较不考虑短舱安装方式的优化设计可降低大约0.0001的阻力系数.通过全机优化设计,将全机阻力系数降低了0.00153.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