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37篇
  免费   66篇
  国内免费   82篇
航空   254篇
航天技术   132篇
综合类   21篇
航天   78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15篇
  2022年   8篇
  2021年   17篇
  2020年   24篇
  2019年   31篇
  2018年   24篇
  2017年   24篇
  2016年   24篇
  2015年   33篇
  2014年   20篇
  2013年   26篇
  2012年   23篇
  2011年   31篇
  2010年   18篇
  2009年   16篇
  2008年   16篇
  2007年   19篇
  2006年   8篇
  2005年   10篇
  2004年   10篇
  2003年   11篇
  2002年   11篇
  2001年   11篇
  2000年   7篇
  1999年   8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10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6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6篇
  1991年   3篇
  1990年   3篇
  1989年   2篇
  198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8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18 毫秒
41.
万九卿  于劲松  张伟 《宇航学报》2006,27(6):1393-1396
研究带有大型单翼太阳帆板的三轴稳定卫星在稳态运行期间姿态精确定向问题。计算了卫星运行空间的环境干扰力矩,分析了传统控制方法的局限性,并给出一种新的卫星姿态高精度动态补偿控制算法。推导了卫星的挠性动力学模型,在此基础上通过仿真比较了此方法和传统方法的实际效果。结果表明,该方法可以显著提高姿态控制的响应速度和精度。  相似文献   
42.
直接力与气动力复合控制系统姿态稳定问题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宇航  马克茂 《宇航学报》2007,28(4):840-844
大气层内直接力与气动力复合控制导弹具有响应快速、可用过载大等优点,可以拦截高速、高机动性目标。研究制导末端轨控直接力与气动力复合系统姿态稳定问题。首先分析了复合系统的特点和控制问题,建立了控制模型。然后应用扩张状态观测器观测对象模型内扰和外扰的实时作用量,进行反馈补偿,实现了动态线性化。最后设计了非平滑反馈控制律,从而实现了复合系统的姿态控制设计。仿真结果表明,系统具有良好的动态性能和稳态性能,控制器具有很强的鲁棒性。  相似文献   
43.
研究引入干扰力矩辨识的方法提高三轴稳定航天器在稳态运行期间的高精度指向控制问题.基于航天器的稳态输出数据和系统传递函数,对环境干扰力矩的完整模型进行闭环辨识.其中采用改进的特征系统实现相关算法和多元线性回归法辨识环境干扰力矩的模型参数,最后使用前馈控制对所辨识的环境干扰力矩实现在线补偿.分析和仿真结果表明,该方案能有效地克服不确定的环境干扰力矩对姿态稳定度的影响,提高在轨运行航天器的姿态稳定精度.  相似文献   
44.
基于滑模干扰观测器的近空间飞行器非线性广义预测控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程路  姜长生  都延丽  张军 《宇航学报》2010,31(2):423-431
近空间飞行器(NSV)的飞行包络很大,特别在高超声速飞行过程中,系统将具有强烈非线性 、耦合性和快速时变性,同时将受到较大的外干扰及不确定性影响,这对控制系统提出了很 大的挑战。为此,提出了基于滑模干扰观测器(SMDO)的非线性广义预测控制(NGPC)策略,将 滑模控制的强鲁棒性和预测控制良好的动态性能相结合,设计了高超声速条件下NSV的姿态 制导控制律,进一步仿真实验,结果表明该飞控系统具有良好的控制性能和抗干扰能力。
  相似文献   
45.
为解决电子设备热管理问题,根据亲水性植物叶片表面微观凸起结构,以颗粒直径为75μm的电解铜粉为材料烧结制备了锥形毛细芯,制造了3种平板热管:普通蒸发段(No.1)、超亲水蒸发段(No.2)、超亲水蒸发段与超疏水冷凝段匹配(No.3)。以去离子水为工质,研究了加热功率、角度等因素对3种平板热管热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角度对3种平板热管的热性能影响不大,3种平板热管均具有较好的抗重力特性。超亲水蒸发段与超疏水冷凝段匹配的平板热管热性能最佳,当倾斜角为0°、加热功率为140.4W时,蒸发段中心点温度仅为67.0℃。超亲水蒸发段与超疏水冷凝段匹配的平板热管不仅具有最小蒸发热阻,最小值可达0.05K/W,而且具有最小冷凝热阻,最小值可达0.02K/W。   相似文献   
46.
传统惯性凝固性对准技术可有效隔离角运动干扰环境对捷联惯导自对准精度的影响,但对线运动环境下的抗干扰能力不足.据此,在深入分析线运动干扰对捷联惯导惯性凝固系下自对准精度影响途径之上,对线运动干扰环境划分为速度周期波动、突跳以及速度短期线性漂移.提出采用积分降噪、载体惯性系速度递推拟合与基于带遗忘因子递推最小二乘的速度慢漂提取技术相结合的抗干扰自对准优化算法,并进行了试验验证.试验结果表明,本算法可在5min内实现1.3mil的抗干扰自对准精度.  相似文献   
47.
邵书义  陈谋  招启军 《航空学报》2020,41(z2):724283-724283
为了飞行控制方案便于在计算机上实现,针对具有外部干扰和执行器加性故障的四旋翼无人机(UAV)角度运动方程,给出一种基于干扰观测器的离散时间跟踪控制方案。通过设计离散时间干扰观测器抑制外部干扰和执行器故障的不利影响,并结合干扰观测器设计离散时间控制器。通过数值仿真验证了基于干扰观测器的离散时间容错控制方案的有效性。仿真结果表明,设计的离散控制器能够保证外部干扰和执行器故障综合作用下的四旋翼UAV系统跟踪控制性能。  相似文献   
48.
Based on observations of two ionosondes at Wuhan and Kokubunji, this paper presents effects of TADs on the daytime mid-latitude ionosphere during the intense geomagnetic storm on March 31, 2001. During a positive ionospheric storm, the start of the enhancement of the foF2 (F2 peak plasma frequency) at Wuhan lags that at Kokubunji by 15 min, which corresponds to the time interval of traveling atmospheric disturbances (TADs’) propagation from Kokubunji to Wuhan. Associated with the uplifting of the hmF2 (height of F2 peak) caused by TADs, it is observed by the two ionosondes that the F1 cusp becomes better developed. Therefore, during a geomagnetic storm, TADs originating from the auroral oval may have a strong influence on the shape of the electron density profile in the F1 region ionosphere at middle latitudes. It is highly likely that TADs are responsible for the evolution of the F1 cusp.  相似文献   
49.
随着传输型遥感卫星结构的扩大化及灵活性的增强,对图像品质产生影响的扰振越来越受到重视。当遥感卫星在轨进行成像时,相机的图像品质会由于星上活动部件的运动的影响而下降。文章从调制传递函数(Modulation Transfen Function,MTF)角度出发,对不同工况下太阳翼转动驱动机构(BAPTA)和动量轮对图像品质的影响进行了仿真和评估。同时,针对高分辨率相机成像品质影响,从动力学仿真方面对星体扰振的幅值和频率进行了有限元分析,确定了扰振源的频率和幅值。最后,根据仿真分析结果,提出了星上扰振控制方案建议。  相似文献   
50.
The results of modeling of ionospheric disturbances observed in the East Asian region during moderate storms are presented. The numerical model for ionosphere–plasmasphere coupling developed at the ISTP SB RAS is used to interpret the data of observations at ionospheric stations located in the longitudinal sector of 90–130°E at latitudes from auroral zone to equator. There is obtained a reasonable agreement between measurements and modeling results for winter and equinox. In the summer ionosphere, at the background of high ionization by the solar EUV radiation in the quiet geomagnetic period the meridional thermospheric wind strongly impacts the electron concentration in the middle and auroral ionosphere. The consistent calculations of the thermospheric wind permit to obtain the model results which are closer to summer observations. The actual information about the space-time variations of thermosphere and magnetosphere parameters should be taken into account during storms.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