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2篇
  免费   3篇
  国内免费   4篇
航空   38篇
航天技术   7篇
综合类   1篇
航天   3篇
  2020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3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4篇
  2001年   3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5篇
  1994年   7篇
  1993年   5篇
  1992年   3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50 毫秒
41.
对敏捷性飞机飞行控制系统的设计方法进行了研究,研究表明当飞机进行大迎角机动时,飞机可以获得敏捷性机动能力,在这种情况下,飞机的动力学特性呈现非线性的特征,此时飞行控制系统的设计是一类非线性控制系统的设计问题,设计可采用非线性动态逆的方法进行,为简化控制律和工程因素,重点研究了利用一阶动态作为系统的反馈线性控制,以得到线性化的系统,在此基础设计跟踪控制器,以满足大迎角非线性机动时的性能要求,最后以F  相似文献   
42.
本文介绍捷变频率接收装置.包括设计方案、主要性能和实验结果。在该装置中,接收机的动态范围大于70dB,本振信号的捷变速度小于4μs,IQ正交双通道的幅度平衡度优于0.1dB,相平衡度优于0.5°。  相似文献   
43.
敏捷性管理系统优化设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充分发挥战斗机敏捷性管理系统增强飞机作战能力的作用,利用最优控制的研究成果——直接多重打靶法,在通过仅假设出节点处的控制变量值以改进原算法之后,对敏捷性管理系统进行了优化设计。结果表明,因所对应的非线性规划问题维数降低很多,改进算法能更快、更有效地求解一类受约束最优控制问题;通过最优设计,使得敏捷性管理系统在确保满足各种约束条件的前提下,飞机的转弯时间缩短了近20%。  相似文献   
44.
黄彭年 《飞行力学》1992,10(2):15-22
本文对飞机滚转机敏性指标t_(RC90)进行了机理性的探讨。提出了飞机滚转并实现90°滚转角的过程由快速操纵及精确跟踪两阶段组成。采用具有最大偏转速率限制的开环操纵过程及人—机闭环操纵过程对此两阶段分别计算后求得的t_(RC90)值,与模拟试验结果比较基本相符.据此,对影响t_(RC90)值的因素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45.
本文提出了一些机敏性度量尺度,研究了它们的分类,并试图对轴向和俯仰机敏性进行量化。用了功率攻击参数和功率损失参数量化轴向机敏性;用了上仰速率和下俯速率量化俯仰机敏性。因此,本文所引入的和所研究的内容可作为进一步研究机敏性时的参考和借鉴.  相似文献   
46.
直接多重打靶算法是求解最优控制问题很有效的方法之一。通过仅假设出节点处的控制变量值.使该算法在求解最优控制问题时更方便,收敛更快。利用改进算法求解了飞机在风切变中着陆和敏捷性管理系统的优化设计问题。结果表明.改进算法能较好地求解一类受约束最优控制问题,对奇异最优控制问题也能较好求解。  相似文献   
47.
沈志群 《上海航天》1998,15(6):60-62
为缩短雷达的研制周期、节约经费,研制了一种全相参雷达信标,用于对全相参宽频带自适应频率捷变脉冲压缩雷达进行测试。介绍了全相参雷达信标的关键技术及其实现方法。外场试验表明,该信标设备的设计原理是可行的,效果也是明显的。  相似文献   
48.
3 机敏性(或称敏捷性) 3.1机敏性定义正如机动性最初才提出时的情况一样,对什么是机敏性?如何衡量它?它与飞机的作战效能有多大关系?设计战斗机时怎样来保证机敏性等方面目前还没有一个完全统一的认识。通常的说法是:机敏性是飞机的机动性和机动能力变化速率的综合评价。或者说飞机改变机动状态和转动机动平面的能力。对飞机的机敏性要求都是从如何取得空战优势的角度考虑的。例如,在战斗机1对1空战时,与空战胜负的直接有关因素为:(1)两机的相对速度、我机的角点速度  相似文献   
49.
系统的敏捷性是仿真建模的重要目标,它反映了系统适应需求变化的能力.然而当前普遍采用集中式的单层架构建模空战仿真系统中各组件模型之间大量的协调逻辑,这导致系统结构呈现刚性化特征,难于灵活适应不断变化的仿真需求.提出并实现了一种面向服务的空战仿真协调逻辑集成方案.系统中的协调逻辑被有机抽取并封装为一系列协调代理,将协调过程中被动的组件模型扩展为自协调的服务,服务是一种高度可重用的资源并且被机器可处理的描述契约文档完全定义;根据特定的仿真需求在运行时动态组合相关服务即可完成空战仿真系统中协调逻辑的绑定,从而提升了系统的敏捷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