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12篇
  免费   219篇
  国内免费   98篇
航空   1057篇
航天技术   138篇
综合类   82篇
航天   252篇
  2024年   8篇
  2023年   37篇
  2022年   38篇
  2021年   64篇
  2020年   55篇
  2019年   66篇
  2018年   56篇
  2017年   62篇
  2016年   51篇
  2015年   50篇
  2014年   64篇
  2013年   56篇
  2012年   78篇
  2011年   71篇
  2010年   60篇
  2009年   60篇
  2008年   52篇
  2007年   52篇
  2006年   53篇
  2005年   46篇
  2004年   44篇
  2003年   40篇
  2002年   36篇
  2001年   45篇
  2000年   29篇
  1999年   26篇
  1998年   21篇
  1997年   29篇
  1996年   31篇
  1995年   22篇
  1994年   34篇
  1993年   27篇
  1992年   17篇
  1991年   16篇
  1990年   5篇
  1989年   23篇
  1988年   3篇
  1987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52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81 毫秒
61.
本文介绍了单一芯片上的三敏感轴表面微加工加速度计的技术原理,传感器的设计以及与之相关各单轴加速度计的测量结果。传感器的机械结构由厚为10微米的多晶硅层采用高淀积速率淀积工艺加工而成。实现该传感器的全部制造过程是考虑到与化BICMOS制造过程合二为一的要求。  相似文献   
62.
直升机旋翼轴销是极为关键的零件,如果飞行中轴销断裂,旋翼就会甩出,导致机毁人亡。某机在飞行600小时后,进行了定检,当取下旋翼轴销时,发现轴销表面出现大量凹坑,我们对此进行了研究。 一、凹坑在轴销表面上的分布 旋翼轴销共有8个,每个轴销表面都出现大量凹坑,凹坑集中区域呈条带状,这些  相似文献   
63.
石英加速度计故障机理研究与仿真建模验证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针对加速度计故障定位测试方法不明确、周期长且定位不准确的问题,对加速度计故障机理进行研究以及验证.首先,通过对加速度计结构、工作机理、试验环境等方面的结合分析,从理论上研究了加速度计正负饱和、无输出等常见故障模式;其次,通过故障机理分析与20多种试验仿真模拟,建立每一种故障对应的故障模式;结果表明:加速度计每种故障与测...  相似文献   
64.
袁成 《国际航空》2014,(9):71-72
美国陆军近年来先后启动了5项未来直升机发动机预研计划,它们为陆军发展下一代先进涡轴发动机打下坚实技术基础。  相似文献   
65.
针对航空发动机叶片与盘榫连接结构简化模型的微动失效形式,建立了基于临界平面法预测微动疲劳裂纹萌生的控制模型。该模型引入综合考虑多种微动疲劳影响因素的微动损伤参量CSE(微动综合损伤参量),建立了微动疲劳特性的分析流程,对微动疲劳裂纹的萌生方向、位置和寿命进行了估算。应用CSE控制模型,对失效的TC11钛合金微动疲劳试件的裂纹萌生进行预测,通过比较不同损伤参量的预测结果,验证了CSE预测裂纹萌生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66.
差动电涡流传感器因结构简单、灵敏度高、线性范围大而得到广泛的应用。本文主要论述了差动式电涡流传感器在摆式加速度计中的应用,实验结果表明该设计结构合理、工艺可行,能满足使用要求。  相似文献   
67.
为解决在高超声速脉冲风洞中进行大长细比等特殊模型测力实验所面临的惯性补偿问题,笔者提出了多加速度计振动分离惯性补偿方法。这一方法应用在长细比达20 :1 的模型气动力实验中,得到了较为理想的实验结果  相似文献   
68.
Ansh.  GP 《惯导与仪表》1999,(1):1-7
本文给出在光子-11号宇宙飞船上的微加速度测量的结果,此飞船准备用于失重条件下的科学实验和工艺动作。这些测量是通过一个微加速度测量系统Sinus-6k进行的。本文讨论了试验研究得到的数据的分析结果,并展望了一种更好的微加速度测量系统Sinus-15k,该系统是为将要在1999年夏季发射的光子-12宇宙飞船而设计的。  相似文献   
69.
轴编C/C复合材料组分材料有效性能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利用光学显微镜观测和测量轴编C/C复合材料细观编织结构及其尺寸,建立轴编C/C复合材料有限元模型,通过给出组分材料有效性能的变化区间,构造组分材料性能与轴编C/C复合材料宏观有效性能的对应关系,利用径向基函数(RBF)人工神经网络(ANN)方法,对该高度非线性的对应关系进行训练,通过轴编C/C复合材料宏观实验结果,预报其组分材料的有效性能。结果表明,轴编C/C复合材料面内弹性性能基本相同,在测量时可忽略面内纤维束铺设方向的影响;人工神经网络对训练样本有一定的依赖性,但通过多次随机构造样本训练网络,可得到理想的预测结果,且人工神经网络方法具有很好的容错性,能很好地预报轴编C/C复合材料组分材料的有效性能。  相似文献   
70.
分析了姿态陀螺仪用框架角表示姿态角的设置缺陷,提出一种坐标变换的新方法,以克服框架锁闭不良影响的技术难点,实现即时准确的全姿态静动态测量。它从数学建模入手,充分计及四个框架角的综合作用,通过微机高速变换求得姿态角,从而有效地避免锁闭与随动恶性耦合的误差影响,没有原理缺陷和方法误差,有完整的定义域。它适用于所有飞行器诸多飞行姿态测试、显示、控制的系统中。它的应用将有助于飞行安全可靠、参数准确测量、系统更新、飞行器功能发展、驾驶技术发挥和更准确地进行姿态定位、轨迹控制、全程控制及提高命中率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