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50篇
  免费   11篇
  国内免费   26篇
航空   80篇
航天技术   42篇
综合类   27篇
航天   38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5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5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5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5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6篇
  2013年   11篇
  2012年   10篇
  2011年   6篇
  2010年   6篇
  2009年   11篇
  2008年   10篇
  2007年   10篇
  2006年   6篇
  2005年   4篇
  2004年   5篇
  2003年   6篇
  2002年   9篇
  2001年   7篇
  2000年   4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7篇
  1997年   4篇
  1996年   7篇
  1995年   5篇
  1994年   9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4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1篇
  1988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8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81.
月球卫星的精密定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发射月球卫星是探测月球的一个重要途径,而且为了找水,多采用极轨方式.由于作为中心天体的月球与地球有所不同,导致月球卫星的运动及其相应的轨道摄动解亦有明显差异.在这种背景下,本文选择采用一组适用于0≤e<1和0°≤i<180°的无奇点根数、充分利用数值法和分析法各自特点的定轨方法,给出月球卫星的精密定轨方案,并以测距的模拟资料进行了实算,计算结果与理论分析相符,有实用前景.  相似文献   
82.
杨永安  冯祖仁  张宏伟  吴云鹤 《宇航学报》2006,27(4):700-703,719
针对航天器入轨段,如何从多组初始轨道中选择一组最优或最符合客观实际轨道根数问题,进行了深入地理论分析,提出了基于逼近理想解排序法的航天器初始轨道根数选优算法。描述了逼近理想解排序法的设计思想以及求解的六个基本步骤;针对航天器初始轨道的设计特点,巧妙地利用标称轨道作为理想解,偏差轨道作为负理想解,成功地应用逼近理想解排序法建立了初始轨道根数选优的决策数学模型,并以一颗典型的太阳同步轨道卫星为例,验证了其数学模型和选优算法的合理性和正确性。  相似文献   
83.
研究由函数元构成系统的可靠性时,广泛应用着两种对系统的概率描述方法,本文给出了这中方法的明确定义,研究了它们之间的相互转换关系,并证明了涉及转换的两个定理。定理1阐明了从第一种方法向第二种方法转换的唯一性,而了而了从第二种方法向第一种方法转换的非唯一性,本文的结果为这两种方法在今后研究工作中的运用建立了一定的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84.
编队卫星相对运动描述方法综述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李俊峰  雪丹 《宇航学报》2008,29(6):1689-1694
对于近地轨道卫星编队飞行的相对运动理论研究,可以采用的方法包括直角坐标法和 轨道要素法。利用直角坐标法得到的相对运动动力学方程可以用于编队队形控制研究,轨道 要素法能够给出相对运动的运动学描述,便于定量研究摄动影响和进行编队队形设计。分析 了直角坐标法在描述卫星长期编队飞行方面的局限性,综述了利用轨道要素描述编队卫星相 对运动的各种研究方法,包括轨道要素差法、相对轨道要素法和参照轨道要素法等。  相似文献   
85.
扫描波束缝隙阵列天线是一种相控阵天线,采用寄生振子实现波导缝隙天线的圆极化辐射,全金属结构可以承受恶劣的温度环境。每副天线可实现±45°一维扫描,两副天线组阵再辅以卫星自旋,可以实现全空间覆盖。此天线的优点是扫描范围宽、重量轻、结构紧凑和能在极端温度下工作。文章介绍了该天线的技术特点、方案设计和仿真分析结果。  相似文献   
86.
Traditional empirical thermospheric density models are widely used in orbit determination and prediction of low-Earth satellites. Unfortunately, these models often exhibit large density errors of up to around 30% RMS. Density errors translate into orbit errors, adversely affecting applications such as re-entry operations, manoeuvre planning, collision avoidance and precise orbit determination for geodetic missions. The extensive database of two-line element (TLE) orbit data contains a wealth of information on satellite drag, at a sufficiently high spatial and temporal resolution to allow a calibration of existing neutral density models with a latency of one to two days. In our calibration software, new TLE data for selected objects is converted to satellite drag data on a daily basis. The resulting drag data is then used in a daily adjustment of density model calibration parameters, which modify the output of an existing empirical density model with the aim of increasing its accuracy. Two different calibration schemes have been tested using TLE data for about 50 objects during the year 2000. The schemes involve either height-dependent scale factors to the density or corrections to CIRA-72 model temperatures, which affect the density output based on a physical model. Both schemes have been applied with different spherical harmonic expansions of the parameters in latitude and local solar time. Five TLE objects, varying in perigee altitude between 280 and 530 km, were deliberately not used during calibration, in order to provide independent validation. Even with a single daily parameter, the RMS density model error along their tracks can already be reduced from the 30% to the 15% level. Adding additional parameters results in RMS errors lower than 12%.  相似文献   
87.
基于极限应变分析的十字形试件有限元设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通过十字形双向拉伸试验来实现复杂加载,研究复杂应变加载路径下板材的极限应变,采用有限元数值模拟技术,设计出臂上及中心区带槽的十字形双向拉伸试件,建立了有限元计算模型.基于试件在拉伸时中心区受力均匀并能实现大变形的条件下,优化出较佳的试件形式,通过调节速度加载边界条件可实现中心区不同的应变路径,为复杂应变路径下成形极限的研究提供基础.   相似文献   
88.
多个裁剪参数曲面的有限元混合网格剖分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根据冲压模具形状特点,对由CAD/CAM系统建立的冲压模具的多裁剪参数曲面数学模型,提出了一种符合冲压成形有限元分析需要的三角形和四边形混合网格剖分算法.按几何离散控制参数即最长边、最短边、距离误差和角度误差,将多裁剪参数曲面离散为多边形集.利用曲面曲线查找裁剪参数曲面相邻关系,建立B-Rep表示的曲面几何模型,并更新多边形集.然后由多边形集得到三角形和四边形混合网格,结果网格单元是相容的,在相邻裁剪参数曲面边界处无裂缝和覆盖.   相似文献   
89.
90.
预期违约在现代民法中占有重要地位。本文通过对预期违约制度的历史沿革及其比较法考察,将预期违约制度与不安抗辩权进行比较,进而对预期违约制度的构成要件和补救措施等作了系统分析和探讨,旨在对我国合同立法有所启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