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68篇
  免费   355篇
  国内免费   59篇
航空   455篇
航天技术   189篇
综合类   10篇
航天   228篇
  2024年   8篇
  2023年   16篇
  2022年   26篇
  2021年   45篇
  2020年   30篇
  2019年   25篇
  2018年   28篇
  2017年   18篇
  2016年   31篇
  2015年   17篇
  2014年   49篇
  2013年   39篇
  2012年   39篇
  2011年   42篇
  2010年   45篇
  2009年   29篇
  2008年   18篇
  2007年   50篇
  2006年   38篇
  2005年   34篇
  2004年   24篇
  2003年   20篇
  2002年   27篇
  2001年   24篇
  2000年   16篇
  1999年   22篇
  1998年   24篇
  1997年   20篇
  1996年   12篇
  1995年   16篇
  1994年   8篇
  1993年   10篇
  1992年   6篇
  1991年   6篇
  1990年   5篇
  1989年   3篇
  1988年   3篇
  1987年   9篇
排序方式: 共有88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781.
通信卫星平台热分析建模方法研究及温度预示   总被引:4,自引:2,他引:4  
对通信卫星平台进行热分析 ,用热平衡试验结果对计算结果进行比对和修正 ,达到计算误差与试验误差基本在± 5℃范围内的效果 ,确立该平台热分析建模方法 ,该方法也可为其它卫星平台所借鉴  相似文献   
782.
空间低能质子由于沉积能量在表层对卫星外露热控涂层太阳吸收率参数有较大影响,文章首次对地球同步轨道卫星6种热控涂层进行低能质子辐照试验研究,试件是S781有机白漆、SR107-ZK有机白漆、ACR-1有机白漆、OSR二次表面镜、F46二次表面镜和Kapton二次表面镜。试验采用能量48keV的质子,在真空条件下累积辐照360h,累计注量达到2×10~(15)p/cm~2。在辐照过程中原位测量热控涂层的太阳吸收率参数。这些热控涂层的太阳吸收率参数都有不同程度的明显上升。其中,有机白漆类热控涂层的太阳吸收率参数上升最快,其次是塑料薄膜类热控涂层(F46二次表面镜和Kapton二次表面镜),最稳定的是玻璃类热控涂层(OSR二次表面镜)。对试验前后试件的SEM分析和XPS分析表明,热控涂层中的颜料结构和聚合物结构在辐照下发生变化,形成不饱和链发色团和色心,使原来透明聚合物和高反射的颜料对太阳光产生吸收,从而引起热控涂层太阳吸收率参数上升。  相似文献   
783.
空间太阳电池阵双轴驱动机构设计及热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空间太阳电池阵驱动机构的轻量化和长寿命两大关键技术, 研制了一种轻小型双轴驱动机构, 该机构由连续转动轴(A轴)和有限角度转动轴(B轴)组成, 连续转动轴利用导电滑环传输电能, 机构具有结构紧凑、刚度好以及重量轻等优点. 并通过了包括导电滑环和谐波减速器在内的关键活动部件加速寿命试验考核. 利用热分析软件对双轴驱动机构进行了热分析仿真, 通过比较不同热控方案下的温度场分布, 确定了可以采用的热控措施.   相似文献   
784.
午夜太阳入侵对FY-4辐射计次镜组件的温度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风云四号"(FY-4)地球静止气象卫星辐射计建立三维热分析计算模型,采用有限元分析软件I-DEAS/TMG对辐射计进行在轨温度计算,分析午夜太阳入侵(midnight solar intrusion)对辐射计次镜组件的温度影响。计算结果表明,在太阳倾角为0°和±23.45°时,午夜太阳入侵对次镜的温度影响最为强烈,次镜温度在该时段能够达到最高温度。在太阳倾角为±8.8°,午夜太阳入侵现象对次镜座和次镜支撑的温度影响较为强烈。  相似文献   
785.
舱外航天服热试验方法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舱外航天服采用主被动相结合的热控方式控制内部的温度,但其外形复杂,影响外热流的因素很多,因此舱外航天服热试验存在着与传统航天器热试验完全不同的特点。文章根据舱外航天服热设计的特点,对舱外航天服的地面热试验方法进行了比较分析和研究,论证了采用等效外热流模拟方法,通过进行舱外航天服系统漏热和散热能力的测试来验证热设计方法的合理性及热试验方法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786.
费从宇  崔伟 《强度与环境》2001,(3):10-13,50
外热流环境的变化会引起空间飞行器表面温度的剧烈变动,使裸露在外空间的结构组件产生较大的热变形,从而影响结构及相关敏感器的指向精度。本文以平板结构为对象,研究了两类不同安装固定方式对结构热变形的影响。分析表明,与位移完全约束的固定支撑元件相比,位移部分释放的轴承支撑元件可以释放结构的热应力,抑制结构的翘曲变形,有利于保持平板结构的平直度。  相似文献   
787.
论述了各种类型热试验(热平衡试验、热真空试验、热循环试验)在航天器研制中的重要性及它们的试验要点。针对当前试验实践中出现的问题,强调了组件级,尤其是电子电工产品热试验(热真空试验及热循环试验)和整星级发射星热真空试验对提高航天器可靠性所起的重要作用,并提出了相应的建议。  相似文献   
788.
《中国航空学报》2020,33(6):1589-1601
In this paper, numerical investigation of hypersonic gas flow over two typical gap-cavity structures is carried out using all-speed preconditioned density-based solver. Such structures filled with porous seal in the gap are often present at the joint locations of control surfaces of the hypersonic vehicles. Single-domain approach is adopted to integrate the governing equations for both porous and fluid regions. The basic thermal invasion characteristic is first illustrated using the maze gap-cavity structure without sealing. Then, the influence of seal filling depth on the thermal invasion characteristic is investigated for the structure with sealing. Finally, a comparison of thermal invasion characteristics between maze and straight gap-cavity structures is performed to examine the influence of gap bending. Results show that the main source of hot airflow invading into the gap is from the millimeter scale gas layer within the boundary layer. And the invasion characteristic presents approximate stationary behavior. A primary vortex occurs in the gap adjacent to the leeward wall, which is ascribed to the impinging effect between the separate boundary flow and the windward wall. This effect is also the main driving force of thermal invasion. A treatment of filling the seal in certain depth inside the gap can significantly reduce the thermal load of seal and maintain an acceptable level of the invading mass flow rate. Additionally, it is found that the gap bending exerts a limited block effect on the thermal invasion without sealing, and this effect can be ignored with sealing. These results can provide a reference for optimizing the seal gap-cavity structure configuration.  相似文献   
789.
飞行器用热防护材料发展趋势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下载免费PDF全文
综述了飞行器热防护材料的发展历史,重点介绍了典型非烧蚀热防护材料体系,并根据新型飞行器对于热防护材料的需求,对未来热防护材料发展趋势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790.
刘加伟  柳兆涛  丁仕洪  姚程 《推进技术》2020,41(5):1055-1062
基于等离子体热效应机理,在来流速度为34m/s和攻角0~12°内,对NACA0012翼型在等离子体激励下的流场特性进行数值模拟。通过研究等离子体激励的位置和数量对翼型的升阻力特性的影响,得出翼型增升减阻的最佳位置和数量。为保证计算模型的准确性,将未激励的翼型流场参数与NASA实验数据进行对比验证。结果表明:未激励翼型的流场计算参数与实验结果吻合度较高;在等离子体单激励下,最佳减阻位置位于翼型下表面的前缘,最佳增升位置位于翼型下表面的后缘,且二者受攻角的影响较大;在翼型下表面的前缘和后缘同时施加激励时,翼型的减阻比约为20%,最大增升比为52%。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