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4篇
  免费   8篇
  国内免费   7篇
航空   21篇
航天技术   7篇
综合类   1篇
航天   30篇
  2023年   1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5篇
  2018年   5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5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4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4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5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4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3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1篇
  199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21.
一种基于WGS-84地球面模型的卫星测时差定位算法   总被引:4,自引:3,他引:4  
针对使用三星组成卫星簇对地面辐射源定位的问题,提出使用WGS—84地球椭球模型作为精确定位模型;在该模型基础上,为解决非线性求解问题,提出了一种使用球面迭代格式的迭代定位算法;最后给出了仿真结果。研究表明,当高程假设的误差在一定范围内时,该定位模型具有较好的性能;球面迭代算法快速有效。  相似文献   
22.
基于TDOA的Taylor算法在UWB定位系统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无线通信系统中,TDOA(到达时间差)是目前最有发展潜力的无线定位技术。其中的泰勒级数展开算法因其具有精度高和健壮性强等特点在求解非线性定位方程组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首先介绍了超宽带以及超宽带在定位中的应用,随后介绍了泰勒级数展开算法,并分析了它的优越性,最后通过实测和仿真分析得出泰勒级数展开算法在IR-UWB定位系统中是一种有效的定位算法。  相似文献   
23.
针对两个卫星利用信号到达时间差(TDOA)、到达频率差(FDOA)信息对地面已知高度固定辐射源定位容易产生模糊解的问题,提出了两种判断模糊解的方法,并在对观测参数存在误差条件下双星定位误差几何稀释(GDOP)分布进行了理论和Monte-Carlo仿真分析基础上,得到了定位误差的解析表达式。分析结果表明为了减少定位误差大的区域,双星最好同轨分布。  相似文献   
24.
基于三站对辐射源联合时差定位的原理,分析了影响空中运动目标定位精度的因素,研究了相对位置关系、信号噪声及多普勒频移对定位误差的影响,解决了空中运动目标定位误差定量评估的部分理论问题,并利用计算机仿真验证了研究成果。  相似文献   
25.
三星时差定位系统的四站标校方法可以在较大范围内提高定位精度,针对四站标校中不同的标校站布站方式会有不同标校效果的问题,分析了4个标校站的构型,站间基线长度以及卫星与标校站的空间位置关系对标校效果的影响。确定了四站标校的优选构型,四站标校效果随着标校站之间基线长度变大而变好,随着中心标校站距星下点的距离增大,两者之间连线方向的区域标校效果明显。该研究为四站标校方法的应用提供了技术支持。  相似文献   
26.
无源时差定位中,当目标处于运动状态时,多普勒频率的存在将导致时延差估计精度变差。自相关法和互相关法相结合的多普勒频差估计方法可以获得可靠性较高、估计精度较好的频差估计结果。对该结果进行频差补偿后,采用基于相位谱的时延估计方法获得两信号间的时延差。经过仿真验证,这种基于频差补偿的时延估计方法可以有效降低多普勒频差对时延差估计精度的影响。  相似文献   
27.
郭连华  郭福成  李金洲 《宇航学报》2012,33(10):1407-1412
针对高轨伴星时差频差无源定位系统中卫星位置、速度、时差和频差等参数的测量系统误差严重影响定位精度的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四个或四个以上已知位置的地面标校源的高斯-牛顿定位算法。该算法首先利用差分法消除星间时差、频差测量的系统误差,再利用标校源的时差频差测量方程组估计出主星和伴星的相对位置和相对速度误差,最后结合时差、频差、地球球面以确定非合作辐射源位置。理论和数字仿真均表明在时差和频差测量的随机误差较小时,本文算法的均方根误差(MSE)接近克拉美-罗下限(CRLB)。
  相似文献   
28.
提出一种基于机动平台的电子侦察目标精确定位方法,利用多站观测获得雷达辐射源时差信息,通过定位跟踪算法实现目标位置精确估计。该方法具有较大的灵活性,适用于任意机动观测平台,且可方便地推广应用于更多机动平台组网观测,以提高侦察定位精度和稳健性。分析了精确时差测量、辐射源定位跟踪等关键技术,并进行了性能分析仿真。  相似文献   
29.
针对低轨双星时差频差定位系统在对运动目标定位中忽略其运动速度会引起较大的定位偏差以及定位跟踪的初值选取等问题,提出了一种对运动目标的双星时差频差信息融合主星的二维到达角(AOA)信息的融合无源跟踪新方法。首先建立测量模型和等高程目标运动状态模型,在此基础上采用扩展卡尔曼滤波(EKF)方法对运动目标进行跟踪定位。仿真分析表明,该方法可达到克拉美‐罗下限(CRLB ),且收敛后对目标的速度和航向估计有较大的提高。  相似文献   
30.
针对双星对地面已知高度目标辐射源到达时间差(TDOA)和到达频率差(FDOA)无源定位过程中存在卫星1位置矢量、两卫星位置矢量差以及两卫星速度矢量差三者共面问题,提出了一种获得目标位置三维解析解的算法,并指出当且仅当两卫星位置矢量和速度矢量四者共线时才无解。分析了共面但不共线和共线2种情况,给出了不同情况下的解析解,并且当两卫星位置矢量共线时可以将定位问题化简为简单的一元二次方程求解问题,可以有效降低求解复杂度和减少虚根数量。此外,当三矢量共面时还可以改善星下点区域的定位精度。仿真实验验证了所提算法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