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46篇
  免费   11篇
  国内免费   26篇
航空   95篇
航天技术   57篇
综合类   8篇
航天   23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8篇
  2016年   7篇
  2015年   7篇
  2014年   6篇
  2013年   12篇
  2012年   7篇
  2011年   12篇
  2010年   12篇
  2009年   16篇
  2008年   10篇
  2007年   8篇
  2006年   13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6篇
  2003年   7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5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6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5篇
  1995年   2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4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8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51.
为有效防范航空维修差错的发生,从组织因素角度对航空维修差错产生机理进行分析,在对组织因素影响维修差错作用关系分析的基础上,建立了组织因素导致维修差错的成因机理分析模型,从差错产生的潜伏阶段、发生阶段、纠正或扩展阶段和致灾阶段4个阶段对差错产生的演化过程进行了分析,进一步构建了组织层面的维修差错防控体系,为维修差错的系统...  相似文献   
52.
考虑到实际主动容错控制系统中故障以及故障检测与隔离(FDI,Fault Detection and Isolation)决策出现的随机性,随机故障与FDI决策行为分别用两个Markov过程描述,用T-S(Takagi-Sugeno)模糊模型表达不确定非线性主动容错控制系统,并基于并行分布补偿(PDC,Parallel Distributed Compensation)方案,给出了能够保证闭环模糊系统鲁棒随机稳定的模糊控制器设计方法.鲁棒容错模糊控制器的存在条件由一组线性矩阵不等式(LMI,Linear Matrix Inequality)给出,从而方便地利用优化技术求解,随后倒车控制系统的仿真结果验证了所建议方法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53.
捷联惯导系统的一种系统级标定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针对三轴转台定位精度高的特点,设计了一种基于速度误差和姿态误差角作为观测量的系统级标定方法.在捷联惯性测量组合(SIMU)的导航误差方程和惯性器件误差参数模型的基础上,推导了导航速度误差和姿态误差角与IMU的误差参数所呈现的关系,依此给出了最简单的位置编排准则.通过观测不同位置下捷联惯导系统的速度误差变化率和姿态误差角,辨识IMU的误差模型系数,进而达到高精度捷联惯导系统标定目的.  相似文献   
54.
高动态、大过载是未来导弹、飞行器的标志性特征,这一特征对惯导系统性能指标尤其是加速度计的性能指标要求尤为严苛.针对此,分析了平台惯导系统加速度计主要非线性误差(标度因数对称性和二次项系数)的传统离心标定方法的缺陷,提出了基于低精度离心机的平台惯导系统加速度计高精度系统级标定方法.该方法是利用惯导系统的速度和位置误差积分作为观测量进行Kalman滤波估计,不仅能对加速度计的非线性误差进行更有效估计,而且能克服传统离心标定方法对离心机的高精度要求.最后通过离心试验验证了该标定方法的有效性,试验结果表明,加速度计非线性误差补偿后的速度和位置误差小于补偿前相应误差的25%.  相似文献   
55.
针对目前递归系统卷积(RSC)码盲识别算法容错性差、计算量大的问题,提出了基于遗传算法的RSC多项式参数盲识别算法。首先根据RSC码特殊的编码结构,构建了基于遗传算法的识别模型,将结果向量的码重作为适应度函数,然后推导出了不同误码率条件下平均码重的理论值,实现了算法中最优门限的获得。该算法容错性能较好,并且最大计算量只与初始种群的规模、遗传代数的上限以及输出路数成正比。最后仿真验证表明,理论推导的码重分布情况能够与仿真结果较好地吻合,并且在误码率高达0.06的情况下,各种寄存器个数下的RSC码参数识别率接近于0.9。  相似文献   
56.
陈德莉  张聪  卢焕章 《航空学报》2009,30(2):325-331
 针对工程应用中存在阵列模型误差的任意形状天线阵列的宽带波达方向(DOA)估计问题,提出一种基于信号分离的相关域宽带松弛(RELAX)算法。此算法利用具有记忆与遗忘特征的矩阵算子的投影机理对入射信号进行有效的分离,因此对一定范围内的阵列模型误差较之基于子空间理论的传统宽带测向算法具有较好的鲁棒性与良好的工程应用前景。分析并证明了此算法的信号分离机理及此算法对阵列模型误差稳健的原理。理论分析与仿真结果均表明存在阵列模型误差时此算法宽带DOA估计的有效性和稳健性。  相似文献   
57.
FFT相位误差的修正及转子轨迹图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提出了一种FFT相位误差修正的方法,利用经相位修正的FFT数据重构时间序列来描绘双转子振动响应的轨迹图。这种数据分离综合的实现,较清晰地描述转子系统的振动特性,而为研究双转子发动机转静件碰摩和裂纹等故障现象描述提供了较好的工具。  相似文献   
58.
王琦魁  陈友东  李伟  魏洪兴 《航空学报》2010,31(7):1481-1487
 为了减弱轨迹拐角处的向心加速度变化给加工带来的不利影响,使用五次PH曲线进行拐角过渡,在控制加工速度的同时对向心加速度进行控制。通过对拐角处连接情况的分析,确定了连接PH曲线中的参数计算方法。在拐角前后使用S加减速进行加工,以保证直线、圆弧轨迹加工中的平稳;在拐角连接区域内使用基于曲率的速度模型,通过对拐角前后S加减速和拐角速度的连接,使拐角前后的速度更加连续,得到平滑的速度曲线;通过拐角处的加速度和弓高误差的限制,计算平稳的加工速度。结果表明,使用五次PH曲线进行拐角过渡的误差小于7.4 μm,能够满足加工需要,同时,拐角处的向心加速度变化更加平稳。将拐角前后的S加减速和拐角区域内速度连接后,得到了平滑的速度曲线。  相似文献   
59.
初始对准误差对惯性制导误差影响的简化算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惯性制导系统初始对准的主要任务是精确确定载体坐标系和制导坐标系之间的初始方向余弦矩阵和载体的初始速度。惯性制导的精度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系统初始对准的精度。本文基于初始对准误差引起的惯性导航误差模型,针对近程战术武器系统,在一定精度范围内,忽略引力变化和发射时载体的初始速度,推导出初始对准误差对惯性制导误差影响的简化算法。该算法具有模型清晰,计算简便,易于使用的特点,避免了繁琐的运动学建模和编程计算过程,并且为在项目论证阶段不具备完备的总体数据支持的条件下,进行初始对准精度指标分配提供了理论依据。并经仿真验证,简化算法具有一定的精度。  相似文献   
60.
目标跟踪中,如果用于数据融合的位置或速度测元中存在系统误差,可采用最小二乘意义上的微分平滑进行滤波及系统误差诊断。由于微分平滑精度较低,由此提出积分域匹配滤波,同时用这种方法检测系统误差。数学推导证明了积分域检测系统误差的精度高于微分平滑,仿真结果亦证实了此结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