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27篇
  免费   272篇
  国内免费   14篇
航空   378篇
航天技术   156篇
综合类   30篇
航天   49篇
  2025年   1篇
  2024年   5篇
  2023年   15篇
  2022年   7篇
  2021年   12篇
  2020年   13篇
  2019年   105篇
  2018年   96篇
  2017年   55篇
  2016年   6篇
  2015年   6篇
  2014年   13篇
  2013年   18篇
  2012年   11篇
  2011年   12篇
  2010年   12篇
  2009年   20篇
  2008年   25篇
  2007年   41篇
  2006年   10篇
  2005年   9篇
  2004年   8篇
  2003年   7篇
  2002年   12篇
  2001年   9篇
  2000年   5篇
  1999年   8篇
  1998年   14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5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36篇
  1993年   3篇
  1992年   4篇
  1991年   4篇
  1990年   3篇
  198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1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431.
协同维修过程的合成Petri网建模与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针对协同维修过程中共享资源约束、工序衔接时机和维修工时不确定3大问题,建立了一种基于合成Petri网的协同维修过程模型.该模型采用三参数的数组来描述不确定维修时间,引入活动图形来描述协同关系和建立共享资源控制网来约束资源派遣次序.给出了协同维修过程合成Petri网构造算法.解决了协同维修过程分析中3大难点,合理表述了协同维修活动依赖关系,实现了对协同维修过程的规范化描述.实例分析表明该模型能够帮助维修工程部门预测维修完工时间和把握工序衔接的时机,并提出共享资源优化配置的建议.   相似文献   
432.
介绍了北航D4风洞发展的一套具有同步测控技术的张线支撑系统,该系统较好地解决了运输机后体气动特性研究中模型支撑与其气动干扰之间的矛盾。从功能上该张线支撑系统分为控制子系统与测量子系统两部分。首先,该张线支撑机构通过两个步进电机进行驱动,所以需要控制子系统对两电机进行同步控制,从而实现对试验模型迎角的精确控制。其次,该张线支撑机构的测量子系统实现了与北航D4风洞测压、测力、PIV等数据采集系统的联动,通过与控制子系统进行网络通信,可以进行在迎角序列下的同步测量,从而可以大幅度提高试验效率。最后,利用该张线支撑系统,在北航D4风洞进行了运输机后体流动特性的风洞试验研究,结果表明该张线支撑系统满足试验要求。  相似文献   
433.
The properties of different solar wind streams depend on the large scale structure of the coronal magnetic field. We present average values and distributions of bulk parameters (density, velocity, temperature, mass flux, momentum, and kinetic and thermal energy, ratio of thermal and magnetic pressure, as well as the helium abundance) as observed on board the Prognoz 7 satellite in different types of the solar wind streams. Maximum mass flux is recorded in the streams emanating from the coronal streamers while maximum thermal and kinetic energy fluxes are observed in the streams from the coronal holes. The momentum fluxes are equal in both types of streams. The maximum ratio of thermal and magnetic pressure is observed in heliospheric current sheet. The helium abundance in streams from coronal holes is higher than in streams from streamers, and its dependences on density and mass flux are different in different types of the streams. Also, the dynamics of -particle velocity and temperature relative to protons in streams from coronal holes and streamers is discussed.  相似文献   
434.
空间矢量脉宽调制(SVPWM)在运动控制领域已广泛应用,本文研究了基于空间矢量控制原理的坦克炮塔控制系统(简称“炮控系统”).空间矢量控制方式的实质是将交流电动机等效为直流电动机,分别对速度和磁场两个分量进行独立控制.此设计是通过空间矢量脉宽调制方法控制永磁同步电机,提出了炮控系统的组成以及系统的硬件设计和软件框图,在实际的应用中提高了炮塔的响应时间及稳定性,取得了良好的应用效果.  相似文献   
435.
基于Ansys、MATLAB/Simulink等仿真软件,对永磁同步力矩电机的工作特性进行多领域分析。以抑制转矩脉动和振动为目标对电机进行电磁仿真和模态分析;仿真电机空载最高转速的转子离心应力和转子结构形变;校核技术指标要求的最高转速工作点的运行可靠性;基于Ansys Simplorer平台对电机控制系统的转矩特性进行联合仿真;分析电机加工工艺对电机性能的影响。从而从整体系统角度出发,寻求最优的电机设计方案。  相似文献   
436.
张卓然  李进才  韩建斌  陆嘉伟  石珩 《航空学报》2020,41(2):323537-323537
起动发电(SG)一体化是多电飞机(MEA)和全电飞机(AEA)机载主电源系统的重要特征与关键技术。高压直流电源(HVDC)系统输出不受交流电频率约束,电机可工作在更高转速从而提高功率密度,且易于并联提高供电可靠性,已经成为飞机电源系统的重要发展方向。提出三级式高压直流起动发电系统架构,阐述了其组成和工作原理,分析了发电和起动模态下永磁发电机(PMG)、励磁机(ME)和主电机(MG)的运行特性,以及发电模态下励磁机的恒流源和电流放大器特性;研究了起动模态下主电机的转矩产生机理和影响因素以及励磁机单相交流励磁特性。研制成功120 kW/270 V高压直流起动发电机系统,构建起动发电一体化实验平台,完成了发电及发动机模拟起动运行实验,实验与仿真结果一致,为大功率高压直流起动发电系统在新一代飞机上的应用奠定了理论和技术基础。  相似文献   
437.
针对PID控制器参数固定而引起永磁同步电机(PMSM)位置伺服系统控制效果不佳问题,设计了基于细菌觅食优化算法的模糊控制器。该位置控制系统是以空间矢量控制为理论基础,由位置环、速度环、电流环构成的PMSM三闭环控制系统。在MATLAB/Simulink环境中将模糊控制器应用在系统位置环上。对比仿真结果发现,参数优化后的模糊控制器在系统位置环的作用更加优越,完全克服了传统PID控制器的缺点,能有效提高电机位置控制的快速性和准确性。  相似文献   
438.
在航空发动机风扇试验件稳态条件下转速受载荷和电压等影响会出现波动,导致试验件离散噪声频率发生偏移,采用传统频域线性平均(FLAM)算法无法消除转速波动对信号处理影响。为提高风扇离散噪声数据处理精度,提出基于等角度插值的时域同步平均(TSAM-EAI)算法。通过数值方法对TSAM-EAI算法进行验证,在此基础上采用TSAM-EAI算法进行风扇部件噪声试验数据分析。数值仿真结果以及试验分析结果表明:TSAM-EAI算法可以消除转速波动影响,能够准确拾取转/静干涉噪声和激波噪声的频率和幅值。针对风扇试验件,相对于传统算法,TSAM-EAI算法低频噪声分析幅值约高2~3 dB,高频噪声幅值约高6~8 dB,能够准确分析风扇前传噪声模态特征,实现对风扇离散噪声水平的准确评估。  相似文献   
439.
永磁直线同步电机矢量控制的速度环常采用PI控制。传统PI控制器在速度追踪时存在起动过程超调大、受到负载扰动时调节时间长等不足之处。为提高伺服性能,滑模控制被应用到伺服系统中,但其缺点是存在抖振问题。因此,提出一种基于内分泌激素调节的滑模控制方法,可以有效降低速度的超调量,缩短受到外部扰动时的调节时间。在MATLAB中搭建了系统的仿真模型,仿真结果表明其对速度和推力的控制效果显著,优于传统的PI控制和常规的滑模控制。  相似文献   
440.
By analyzing the vector magnetograms of Huairou Solar Observing Station (HSOS) taken at the line center (0.0 Å) and the line wing (−0.12 Å) of FeI λ5324.19 Å, we make an estimate of the measured errors in transversal azimuths (δ?) caused by Faraday rotation. Since many factors, such as the magnetic saturation and scattered light, can affect the measurement accuracy of the longitudinal magnetic field in the umbrae of sunspots, we limit our study in the region ∣Bz∣ < 800 G. The main mean azimuth rotations are about 4°, 6°, 7° and 9°, while ∣Bz∣ are in the ranges of 400–500 G, 500–600 G, 600–700 G and 700–800 G, respectively. Moreover, we find there is also an azimuth rotation of about 8° at the wavelength offset −0.12 Å of the line compared against a previous numerical simulation.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