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28篇
  免费   117篇
  国内免费   138篇
航空   708篇
航天技术   567篇
综合类   115篇
航天   193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31篇
  2022年   10篇
  2021年   19篇
  2020年   40篇
  2019年   50篇
  2018年   66篇
  2017年   36篇
  2016年   31篇
  2015年   25篇
  2014年   84篇
  2013年   47篇
  2012年   55篇
  2011年   68篇
  2010年   58篇
  2009年   87篇
  2008年   103篇
  2007年   98篇
  2006年   82篇
  2005年   72篇
  2004年   38篇
  2003年   50篇
  2002年   22篇
  2001年   55篇
  2000年   35篇
  1999年   26篇
  1998年   39篇
  1997年   20篇
  1996年   31篇
  1995年   30篇
  1994年   108篇
  1993年   23篇
  1992年   9篇
  1991年   7篇
  1990年   11篇
  1989年   4篇
  1988年   3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1篇
  1984年   6篇
排序方式: 共有158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81.
本文阐述了惯性仪表中磁悬浮元件的工作原理,分析了材料特性对磁悬浮元件性能的影响。通过对由性能差异较大的材料制成的磁悬浮元件进行参数测试,测试的结果验证了分析的正确性,为磁悬浮元件设计中的材料选用提出了有益的参考。  相似文献   
82.
可拓学及其研究动态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文章对可拓学进行了简要的综述和介绍,阐述了可拓学的发展与当前的研究状况,提出了该领域研究中存在的问题,介绍了新的研究进展情况。  相似文献   
83.
利用超高温度梯度定向凝固装置制备出定向Ni51.2Mn20.0Fe13.0Ga15.8磁致形状记忆合金.沿晶体生长方向凝固组织由等轴晶逐渐过渡为柱状晶,马氏体变体取向性明显,γ相愈加细小,分布愈加均匀.Ni51.2Mn20.0-Fe13.0Ga15.8合金在加热和冷却过程中发生热致马氏体相变及逆相变,马氏体相变温度Ms=121.3℃,Mf=99.3℃,As=118℃,Af=147℃.  相似文献   
84.
可调桨距冲压空气涡轮气动特性实验与数值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冲压空气涡轮风洞实验主要目的是采用相似准则,模拟空中加油工作状态,测量涡轮输出功率,分析涡轮气动特性。实验分别使用励磁发电机和加油泵作为测功器,通过调桨变距并测量最大输出功率。气动特性实验表明在风洞气流速度比加油机最小飞行速度低16%的条件下,冲压涡轮输出功率即可满足加油需要。论文还采用高数值稳定性代数Baldwin-Lomax湍流模型模拟冲压涡轮全三维混合型流场,分析流场主要气动特性,讨论桨叶表面载荷的分布。数值模拟结果显示在冲压空气涡轮桨叶近轮毂区域需要进一步优化。   相似文献   
85.
第一部分简述了电磁轴承及电传动技术在国内外的发展及其在航空领域的应用前景.第二部分介绍了燃气涡轮发动机用电磁轴承的设计要求和主要设计问题及其解决方法.  相似文献   
86.
CMG磁悬浮转子系统的模型与控制律   总被引:7,自引:1,他引:7  
俞文伯  栾胜  房建成 《航空学报》2003,24(6):541-545
 以刚体的平动和转动为状态构造主动磁轴承(AMB) 转子控制系统模型,可以清晰反映控制力矩(CMG) 陀螺效应的影响。利用此模型,着重分析了目前常用的分散控制和分散加交叉控制方式下转子的后向涡动特征,并提出模态解耦控制的概念,指出此控制律可以根除转子的后向涡动,且具有最佳的稳定性。  相似文献   
87.
A magnetohydrodynamic model of the solar wind flow is constructed using a kinematic approach. It is shown that a phenomenological conductivity of the solar wind plasma plays a key role in the forming of the interplanetary magnetic field (IMF) component normal to the ecliptic plane. This component is mostly important for the magnetospheric dynamics which is controlled by the solar wind electric field. A simple analytical solution for the problem of the solar wind flow past the magnetosphere is presented. In this approach the magnetopause and the Earth's bow shock are approximated by the paraboloids of revolution. Superposition of the effects of the bulk solar wind plasma motion and the magnetic field diffusion results in an incomplete screening of the IMF by the magnetopause. It is shown that the normal to the magnetopause component of the solar wind magnetic field and the tangential component of the electric field penetrated into the magnetosphere are determined by the quarter square of the magnetic Reynolds number. In final, a dynamic model of the magnetospheric magnetic field is constructed. This model can describe the magnetosphere in the course of the severe magnetic storm. The conditions under which the magnetospheric magnetic flux structure is unstable and can drive the magnetospheric substorm are discussed. The model calculations are compared with the observational data for September 24–26, 1998 magnetic storm (Dst min=−205 nT) and substorm occurred at 02:30 UT on January 10, 1997. This revised version was published online in August 2006 with corrections to the Cover Date.  相似文献   
88.
郑建英  朱云  曹辉 《航空计测技术》2000,20(3):30-32,40
介绍了一种集传感器,转换器,积算仪器于一体的就地显示式智能电磁流量计,其研制中采用先进的单片微机芯片,实现在线多种信号采集和数据处理,并采用软件容错技术,大大提高了仪表的可靠性和测量准确度。  相似文献   
89.
支承飞轮的推力磁轴承设计   总被引:1,自引:2,他引:1  
讨论了磁轴承用户性能要求与设计解空间参数之间的多对多映射关系和设计中遵循的一般规则,对磁轴承的设计过程进行了结构分析。在此基础上,通过分析用于陀螺仪中支承飞轮储能系统的推力磁轴承的结构特点和设计约束,详细讨论了该产品设计过程中各种设计参数之间的相互约束关系和确定顺序,探讨了一种合理的设计参数映射过程,为磁轴承性能体系的建立和智能设计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90.
Examination of the spatial distribution of CO intensity of Comet Halley indicates that a large fraction of CO originates from the refractory organic component in the coma, rather than directly from the volatiles in the nucleus. Based on the fluffy aggregate interstellar dust comet model, we have estimated the upper limits of the total amount of CO provided by coma dust. The implications from the comparison of the predicted results with the observed value have been discussed. This revised version was published online in June 2006 with corrections to the Cover Date.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