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36篇
  免费   170篇
  国内免费   228篇
航空   870篇
航天技术   116篇
综合类   161篇
航天   87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16篇
  2022年   28篇
  2021年   37篇
  2020年   46篇
  2019年   49篇
  2018年   36篇
  2017年   32篇
  2016年   57篇
  2015年   52篇
  2014年   56篇
  2013年   42篇
  2012年   52篇
  2011年   67篇
  2010年   48篇
  2009年   68篇
  2008年   54篇
  2007年   51篇
  2006年   35篇
  2005年   28篇
  2004年   32篇
  2003年   27篇
  2002年   32篇
  2001年   12篇
  2000年   19篇
  1999年   26篇
  1998年   26篇
  1997年   22篇
  1996年   24篇
  1995年   17篇
  1994年   24篇
  1993年   22篇
  1992年   28篇
  1991年   23篇
  1990年   11篇
  1989年   14篇
  1988年   19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3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87 毫秒
911.
郑国锋  唐磊 《航空学报》1991,12(6):278-282
工程上计算边界层转捩位置,常用以线性稳定性理论为基础的e~N方法。实际上,层流边界层转捩受坏境因素(如湍流度T,粗糙度k和压力梯度等)影响较大。所以作为e~N方法的补充,须寻求一种能同时计算坏境因素影响的方法。现只有湍流模型方法能满足这种要求。  相似文献   
912.
闫超  陈靓 《航空学报》1996,17(Z1):68-71
用不同的数值格式,包括Roe的FDS格式和vanLeer的FVS格式并配备不同限制器,求解二维N-S方程,模拟研究了激波/边界层干扰的流动问题,分析了模拟出的流动现象,仔细研究了其中的格式效应,得出同前人不尽一致的结论:vanLeer格式对限制器的依赖性比Roe格式更强;在本文情况下,minmodlimiter的激波、膨胀波的分辨率比albadalimiter还好  相似文献   
913.
航空发动机热端部件隔热陶瓷涂层应用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杨晓光  耿瑞  熊昌炳 《航空动力学报》1997,12(2):183-188,221
针对涡轮导向器叶片和转子叶片隔热陶瓷涂层的结构体系及喷涂工艺技术发展,等离子和电子束物理气相沉积(EB-PVD)涂层优缺点,涂层失效机理、涂层界面强度特性分析及寿命分析方法进行了阐述。并针对国内隔热涂层研究的现状及所做的初步研究工作,对我国隔热陶瓷涂层的发展提出了看法。  相似文献   
914.
孙茂 《航空学报》1996,17(2):208-212
应用张量分析方法将 N-S方程写于作非惯性运动的非正交曲线坐标系中 ,然后用匹配渐近展开法导出此坐标系中的边界层方程。消去压强项后 ,与惯性坐标系中的边界层方程相比 ,非惯性系中的边界层方程在 x1和 x2 方向的动量方程中分别只多了一哥氏力项 ,它们是由物体转动角速度的物面法向分量产生的 ,其它惯性力项均不进入边界层方程。方程中所含曲线坐标系的拉梅系数及其导数只需在物面上取值 ,物面曲率影响不进入边界层方程  相似文献   
915.
应用测压、测力、七孔管测速和激光流态显示等方法对三种(等弦长、分段、台阶)型式涡襟冀进行了实验研究,并和基本翼(74°后掠三角翼)作比较。发现单纯改变涡襟翼的形式和参数能提高减阻效果,但不能改变小迎角下升力过小的现象。为此将机翼前端作成襟翼形式(前端襟翼)并配置后缘襟翼,研究了两种前端襟翼对涡襟翼的干扰,实验表明适当控制前端襟翼使分离涡不破裂,可使该布局同时具有减小阻力和增加升力的效果。  相似文献   
916.
方良伟 《推进技术》1988,9(4):14-20,50,76
本文介绍了文献[4]所提出的一种具有瞬变失速流态的二元亚音速扩压器性能预测方法,介绍了一个新的摩擦系数关系式和一个新的渗混率公式,可用于扩压器内具有较大失速区的计算.本方法同时也适用于无失速及完全失速流态的计算,因此大大扩充了文献[3]的应用范围.计算结果与本文作者所做的实验数据相比较后得出:对大展弦比的二元扩压器,C_p值计算误差在2θ≤20°时约为1%,当2θ>20°时,其C_p计算值误差将随2θ的增加而增大.而对小展弦比二元扩压器由于两底壁附面层的影响,C_p计算值约高于实验值4%.本文对文献[4]所提出的方法作出评估.  相似文献   
917.
用模拟试验研究各种脱粘和裂缝燃烧对发动机造成的故障效应,为故障诊断和失效分析提供依据。自由装填限燃包覆层装药的脱粘燃烧,造成燃面增大和由于压力升高造成的燃速指数增大效应;具有贴壁的限燃包覆层的装药脱粘燃烧,还会产生极其强烈的侵蚀燃烧效应。浅裂缝燃烧只是造成燃面增大的效应;而深裂缝装药燃烧,还会产生极其强烈的侵蚀燃烧效应。无论是贴壁的限燃包覆层的装药脱粘燃烧或是深裂缝装药燃烧,均会在发动机点燃的初期,产生十分强烈的压力峰,如果燃烧室的安全裕度不是特别大,则会在发动机点燃后的短暂时间内发生爆炸。  相似文献   
918.
范洁川 《飞行力学》1998,16(1):80-84
阐述了在飞行试验中测量附面层转捩的重要性;介绍了四种在飞行试验中显示和测量机翼附面层转捩的方法;给出了F-14A飞机用热膜,附面层耙,液晶和表面总压管等方法测量附面层转捩的结果,并对以上四种测量结果者了对比分析,指出了各自的优缺点,说明热膜法能精确地确定飞行状态下机翼附面层转捩位置;附面层也能比较精确地进行测量,且能提供与表面摩擦仍关的参数,液晶法能人出附面层转捩的整体图形,表面总压管不能确切地指  相似文献   
919.
逆流推力矢量喷管基本流动特征的数值研究   总被引:5,自引:1,他引:5  
杨建军  汪明生 《航空学报》2008,29(4):769-775
 利用数值模拟的方法,通过对逆流方案中喷管气动性能的研究验证了逆流推力矢量方案的可行性。在非矢量状态下主喷管出口截面上的流量系数和推力系数分别达到99.2%和98.8%;矢量化状态下最大推力矢量角超过了20°,而推力系数与非矢量状态下的比较下降不超过3.7%,且最大抽吸二次流量比仅为2.1%。此外,对该方案中一些基本的流动特征进行了分析,得到了抽吸二次流量比与推力矢量角的变化关系所揭示的流场结构,并对此进行了详细解释,同时揭示了逆流剪切层强烈的湍动特性和大涡结构的特点。  相似文献   
920.
在边界层壁面上,设计局部抽吸结构,采用直接数值模拟的方法,获得稳定的三维基本流.在此基础上,研究稳定及最不稳定的二维扰动T-S波的时、空演化机制;进一步探讨了局部抽吸的形式、强度大小及分布结构对二维T-S波的非线性演化影响及其对增长率的贡献大小.结果表明,局部抽吸结构诱导产生的三维基本流是扰动波得以快速增长的一个关键性因素,这是由于平均流剖面的改变及展向速度的出现,增强了流体运动中的不稳定性、扩大了中性曲线的不稳定区域范围.在最不稳定的二维扰动T-S波的非线性演化过程中,由于非线性作用的不断增强,逐渐激发产生出三维扰动波及高次谐波,其三维扰动波的流向波数和频率与二维扰动波的流向波数和频率相同;同时展向速度的大小对二维扰动波的增长、流动的失稳、流向涡的形成等方面都起着激励的作用.随着时、空的不断发展和非线性作用的迅速加强,正、负相间的流向涡逐渐形成,强度逐渐增大,流向涡的影响区域也在不断扩大,涡的形状逐渐拉伸变长,并出现强的剪切层,流动开始失稳等其它机制;这些结论与文献[4、5]的结果相吻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