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651篇
  免费   391篇
  国内免费   459篇
航空   892篇
航天技术   1223篇
综合类   135篇
航天   1251篇
  2024年   4篇
  2023年   53篇
  2022年   64篇
  2021年   114篇
  2020年   104篇
  2019年   86篇
  2018年   113篇
  2017年   71篇
  2016年   96篇
  2015年   122篇
  2014年   258篇
  2013年   191篇
  2012年   149篇
  2011年   241篇
  2010年   195篇
  2009年   206篇
  2008年   180篇
  2007年   126篇
  2006年   143篇
  2005年   134篇
  2004年   86篇
  2003年   71篇
  2002年   92篇
  2001年   71篇
  2000年   79篇
  1999年   84篇
  1998年   53篇
  1997年   41篇
  1996年   44篇
  1995年   39篇
  1994年   29篇
  1993年   26篇
  1992年   29篇
  1991年   18篇
  1990年   13篇
  1989年   22篇
  1988年   31篇
  1987年   10篇
  1986年   4篇
  1984年   9篇
排序方式: 共有350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2 毫秒
961.
We extend the empirical coronal mass ejection (CME) arrival model of Gopalswamy et al. [Gopalswamy, N. et al. Predicting the 1-AU arrival times of coronal mass ejections, J. Geophys. Res. 106, 29207, 2001] to predict the 1-AU arrival of interplanetary (IP) shocks. A set of 29 IP shocks and the associated magnetic clouds observed by the Wind spacecraft are used for this study. The primary input to this empirical shock arrival model is the initial speed of white-light CMEs obtained using coronagraphs. We use the gas dynamic piston–shock relationship to derive the ESA model which provides a simple means of obtaining the 1-AU speed and arrival times of interplanetary shocks using CME speeds.  相似文献   
962.
The cross correlation of daily values of coronal hole areas at the eastern limb of the Sun constructed from the ground based measurements of the green coronal line and daily mean cosmic ray intensities over long time periods shows asymmetry: at the maximum of their 27 day cycle, cosmic ray intensities are better correlated with coronal hole areas 66 days before than with the current value. This indicates the potential for using coronal emission data as one of the parameters for eventual prediction of the level of cosmic ray flux at neutron monitor energies.  相似文献   
963.
空间碎片减缓的积极措施之一是要求近地卫星在使命完成以后进行离轨机动,然后依靠大气阻力作用使卫星在不到25年的时间内自行消失.对此,研究了离轨机动的代价与使命后寿命的关系,提出并解决了正问题和逆问题;介绍了计算卫星寿命的高效率方法.为近地轨道卫星的设计提供了处理离轨机动问题的实用方法.   相似文献   
964.
以2009-2018年中国资本市场沪深A股上市公司为研究对象,分析并检验客户集中度对企业违规行为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客户集中度越高,企业越容易发生违规行为.其作用机制在于,对少数大客户的过度依赖会使企业陷入财务困境,进而加剧企业违规行为.进一步分析表明:当企业所处的法律环境较好时,客户集中度对企业违规行为的正向影响显...  相似文献   
965.
王立楠  蔡楚瀚  刘国生  马榜  马贤杰 《航空学报》2021,42(8):525834-525834
为掌握战斗机末端光电威胁交战场景,评估无源干扰手段使用样式策略和效能,采用集对分析和粗糙集理论的综合评估方法,研究了不同类型和数量来袭导弹时威胁等级和威胁排序实现算法。同时对飞机、多点源诱饵、伴飞诱饵及面源诱饵干扰特性的建模计算进行了分析研究,生成飞机与多点源、伴飞及面源诱饵相互影响的红外对抗场景。利用告警等级模型评估的威胁等级自适应决策出无源干扰的使用策略,并能对战斗机末端光电手段进行干扰效能评估。结果表明:能实时生成不同帧频下的战斗机末端红外对抗场景;根据威胁等级排序决策能力,对多点源、伴飞和面源诱饵使用策略和干扰效能进行有效评估。  相似文献   
966.
星载多光谱遥感器太阳定标技术的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星载多光谱遥感器的太阳定标器一般选择太阳作为基准光源 ,通过它将太阳辐射引入星载遥感器并调节到星载遥感器的动态范围内 ,对星载遥感器进行绝对辐射定标 ,也可对星载遥感器性能变化进行监测和校正。文章介绍一些最具代表性的星载多光谱遥感器的太阳定标器 ,并进行了分析 ,以反映太阳定标技术的现状与发展。目前采用太阳漫射器的星上定标方法可以实现全视场、全孔径、端点到端点的定标。这一方法的严重缺点是漫射器反射比随时间变化。为了解决这一问题 ,设计一种比辐射计或反射比标定装置来监测漫射器的辐亮度、反射比以及太阳常数。因此这种定标方法是很有前途的 ,在现代一些先进的星载多光谱遥感器上获得应用。通过对此方法的分析 ,提出了在太阳漫射器研制中的一些关键技术。  相似文献   
967.
一种新颖的ICT扫描方式及其FBP重构算法   总被引:2,自引:2,他引:2  
计算机层析成像检测的突出问题是获取一幅图像的时间太长.为了缩短较大尺寸构件层析成像检测的二代(TR,Transverse Rotation)扫描时间,讨论了一种准三代(RR,Rotation and Rotation)扫描的概念,推导了它的滤波反投影算法. 计算机模拟结果证明了该算法的正确性. 分析表明,在同样检测条件下,它的扫描速度将比TR提高3倍以上.   相似文献   
968.
利用国际地磁参考场模式(IGRF模式)分析了1970-2000年低高度南大西洋负磁异常区位形的漂移与变化,给出了几个高度异常区中心位置磁场强度的变化和位置的变化。利用带电粒子的运动学方程,简要分析了低高度辐射带高能粒子的运动,得出在低高度,磁场是决定辐射带高能粒子空间强度与分布的决定性因素.低高度辐射带空间分布位形的变化特征应该与低高度南大西洋负磁异常区的变化特征基本一致.低高度南大西洋负磁异常区的特征可以作为低高度辐射带空间分布位形的一个初步判据。  相似文献   
969.
采用蒙特卡罗法计算等截面圆管直肋式辐射器的肋片和外管壁相互间的辐射换热,数值模拟了第一类换热边界条件下散热器的散热过程。分析了辐射器的肋片数、肋片高度、肋片厚度及管壁温度对肋片散热性能的影响。结果发现,在肋片质量一定的条件下肋片数及肋片高度均存在一优值,在该值附近肋片的散热效率最高,且该值受管壁温度的影响,温度越高该值越小;在肋片外形不变的条件下,增加肋片的厚度来提高辐射器的散热性能并不是经济的途径;肋片的散热效率随管壁温度的升高而减小,壁温较高时安装肋片的必要性降低。  相似文献   
970.
航天器对接接触过程撞击动力学分析   总被引:7,自引:2,他引:7       下载免费PDF全文
空间对接接触撞击过程动力学特性是载人航天空间对接机构研究设计的基础.本文针对先进而复杂的异体同构周边式对接机构,运用矢量力学方法和粘弹性理论,建立了航天器空间对接接触撞击过程动力学模型,给出了接触撞击载荷显示表达式,并结合工程问题算例进行了初步打靶计算和统计分析,取得了较为满意的统计结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