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47篇
  免费   60篇
  国内免费   14篇
航空   106篇
航天技术   883篇
综合类   4篇
航天   128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30篇
  2022年   9篇
  2021年   57篇
  2020年   30篇
  2019年   33篇
  2018年   37篇
  2017年   7篇
  2016年   7篇
  2015年   13篇
  2014年   75篇
  2013年   60篇
  2012年   55篇
  2011年   80篇
  2010年   66篇
  2009年   88篇
  2008年   88篇
  2007年   47篇
  2006年   22篇
  2005年   71篇
  2004年   25篇
  2003年   10篇
  2002年   16篇
  2001年   18篇
  2000年   22篇
  1999年   12篇
  1998年   23篇
  1997年   22篇
  1996年   9篇
  1995年   12篇
  1994年   29篇
  1993年   9篇
  1992年   15篇
  1991年   10篇
  1990年   9篇
  1989年   3篇
  198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2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961.
建立由太阳光球磁场和日冕偏振亮度等观测约束的单流体太阳风模型,包括日冕和太阳风的等离子体密度、速度和磁场,温度还有待于以后处理.这里采用高山观测台(HAO)MKⅢ的日冕偏振亮度(pB)在1.36Rs上的观测概图,根据Guhathakurta在1996年发展的日冕电子密度反演模型确定日冕的电子密度分布.同时采用Wilcox太阳观测台(WSO)的光球磁场视向分量的观测概图作为底部边界,根据Zhao等在1994年发展的水平电流-电流片(HCCS)模型得到全球磁场.Phillips在1995年及McComas在2003年分别用Ulysses第一次和第二次跨极飞行的观测发现,归一化到1 AU的太阳风动量流密度除了在10°~30°的纬度范围内略低以外几乎不变.根据这一结论,结合已经得到的密度数据,就可以得到日冕和太阳风的速度.将上面的模型应用于1918卡林顿自转周稳态太阳风的研究,结果与太阳活动极小期的观测基本相符,但是与观测相比较低速高密度区偏大,因此密度模型还有待改进.   相似文献   
962.
午后极光强度与太阳风-磁层耦合函数的相关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1997年和1998年南极中山站多通道扫描光度计的地面观测数据和Wind卫星在弓激波上游对行星际磁场和太阳风参数的观测数据,对午后高纬极光强度与太阳风-磁层耦合函数之间的相关性进行定量研究.研究表明,午后630.0nm极光强度与太阳风-磁层耦合函数间有很好的相关,而557.7nm的相关性差一些;在考察的所有耦合函数中,午后极光受太阳风电场和能量的影响更直接;同时,行星际磁场的时钟角对午后极光也有很强的控制作用.   相似文献   
963.
空间低能质子由于沉积能量在表层对卫星外露热控涂层太阳吸收率参数有较大影响,文章首次对地球同步轨道卫星6种热控涂层进行低能质子辐照试验研究,试件是S781有机白漆、SR107-ZK有机白漆、ACR-1有机白漆、OSR二次表面镜、F46二次表面镜和Kapton二次表面镜。试验采用能量48keV的质子,在真空条件下累积辐照360h,累计注量达到2×10~(15)p/cm~2。在辐照过程中原位测量热控涂层的太阳吸收率参数。这些热控涂层的太阳吸收率参数都有不同程度的明显上升。其中,有机白漆类热控涂层的太阳吸收率参数上升最快,其次是塑料薄膜类热控涂层(F46二次表面镜和Kapton二次表面镜),最稳定的是玻璃类热控涂层(OSR二次表面镜)。对试验前后试件的SEM分析和XPS分析表明,热控涂层中的颜料结构和聚合物结构在辐照下发生变化,形成不饱和链发色团和色心,使原来透明聚合物和高反射的颜料对太阳光产生吸收,从而引起热控涂层太阳吸收率参数上升。  相似文献   
964.
It remains an open question how magnetic energy is rapidly released in the solar corona so as to create solar explosions such as solar flares and coronal mass ejections (CMEs). Recent studies have confirmed that a system consisting of a flux rope embedded in a background field exhibits a catastrophic behavior, and the energy threshold at the catastrophic point may exceed the associated open field energy. The accumulated free energy in the corona is abruptly released when the catastrophe takes place, and it probably serves as the main means of energy release for CMEs at least in the initial phase. Such a release proceeds via an ideal MHD process in contrast with nonideal ones such as magnetic reconnection. The catastrophe results in a sudden formation of electric current sheets, which naturally provide proper sites for fast magnetic reconnection. The reconnection may be identified with a solar flare associated with the CME on one hand, and produces a further acceleration of the CME on the other. On this basis, several preliminary suggestions are made for future observational investigations, especially with the proposed Kuafa satellites, on the roles of the MHD catastrophe and magnetic reconnection in the magnetic energy release associated with CMEs and flares.  相似文献   
965.
简单介绍了太阳黑子预报中“相似周”的概念及其应用,利用对第20、21周的模拟预报验证了该方法的可靠性,对第23周开始后逐月黑子数的实测值与由该方法给出的预测值进行了比较,表明该方法有其特点和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966.
本文研究了由于太阳风作用在太阳表面上的力矩以及太阳风造成的质量损失使太阳自转角速度减速的影响;推出了由于这些原因使自转角速度的相对改变率以及自转角速的长期改变的表达式;最后估计了自转角速减慢的相对改变率值和在一千万年内角速的长期减速值,并绘出了减速曲线。计算表明。质量损失对于相对改变率的影响可以略去,但对于长期减速的影响不应该略去。   相似文献   
967.
当帆板转动时,卫星姿态因系统质量特性的改变和帆板驱动力矩的作用而发生扰动,本文采用一种具有鲁棒性的非线性控制方法,实现了高精度的卫星姿态控制。  相似文献   
968.
姚秀娟  刘波  杜艺颖  张明 《宇航学报》2018,39(10):1167-1175
针对太阳闪烁作用于星际通信链路而产生的幅度闪烁、频谱扩展、相位闪烁、时延扩展问题,提出一种适用于星际通信链路的参数设计方法。该方法根据通信链路与太阳的几何关系,计算太阳风中等离子体作用于无线电波的幅度统计特性、时间谱特性,将计算结果作为通信链路的频率选择、传输信号带宽设计、调制方式选择、锁相环路带宽设计的约束条件,并以某空间探测任务为例进行了S、X、Ka三种频段下的信号传输性能仿真分析,结果表明,在太阳闪烁指数m<0.3的情况下,采用Ka频段+8PSK调制相结合的方式,对于太阳闪烁的抵抗能力最强。该方法设计的参数能够降低太阳闪烁对通信链路的影响,可作为工程实际系统设计的参照。  相似文献   
969.
航天器太阳翼展开可靠性的评估方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作为航天器的电能供给装置,太阳翼对于航天器飞行的成功起着重要作用.文章基于航天器太阳翼展开过程的分析,确定了以太阳翼铰链的总驱动力矩作为展开可靠性的特征量.基于“应力—强度”干涉理论,提出了利用太阳翼铰链线驱动力矩和阻力矩等测试数据进行太阳翼展开可靠性定量评估的方法,并给出了某卫星星座用太阳翼展开可靠性评估的应用示例,为航天器太阳翼的可靠性验证提供了技术途径.  相似文献   
970.
Emergence of complex magnetic flux in the solar active regions lead to several observational effects such as a change in sunspot area and flux embalance in photospheric magnetograms. The flux emergence also results in twisted magnetic field lines that add to free energy content. The magnetic field configuration of these active regions relax to near potential-field configuration after energy release through solar flares and coronal mass ejections. In this paper, we study the relation of flare productivity of active regions with their evolution of magnetic flux emergence, flux imbalance and free energy content. We use the sunspot area and number for flux emergence study as they contain most of the concentrated magnetic flux in the active region. The magnetic flux imbalance and the free energy are estimated using the HMI/SDO magnetograms and Virial theorem method. We find that the active regions that undergo large changes in sunspot area are most flare productive. The active regions become flary when the free energy content exceeds 50% of the total energy. Although, the flary active regions show magnetic flux imbalance, it is hard to predict flare activity based on this parameter alone.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