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89篇
  免费   74篇
  国内免费   50篇
航空   259篇
航天技术   158篇
综合类   56篇
航天   240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13篇
  2022年   13篇
  2021年   17篇
  2020年   20篇
  2019年   10篇
  2018年   9篇
  2017年   18篇
  2016年   17篇
  2015年   16篇
  2014年   27篇
  2013年   27篇
  2012年   28篇
  2011年   42篇
  2010年   37篇
  2009年   20篇
  2008年   34篇
  2007年   40篇
  2006年   33篇
  2005年   42篇
  2004年   30篇
  2003年   24篇
  2002年   19篇
  2001年   22篇
  2000年   23篇
  1999年   25篇
  1998年   23篇
  1997年   16篇
  1996年   8篇
  1995年   11篇
  1994年   10篇
  1993年   3篇
  1992年   7篇
  1991年   10篇
  1990年   3篇
  1989年   7篇
  1988年   3篇
  1987年   2篇
  1986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71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21.
指令与数据获取站监控管理系统吸取了国内外先进的集散控制系统的优点,综合运用了现代计算机管理先进技术。文章介绍了该监控管理系统的方案、系统功能模块、系统结构和应用软件的设计,实现了系统管理的高效自动化,确保系统运行的可靠、安全。  相似文献   
122.
设计和研制的两个副站(乌鲁木齐站和广州站)和北京的主站相互配合形成三点测距系统,可以完成对风云二号卫星的测距定轨任务。文章着重介绍了副站的组成、作用和功能技术指标等。它的设计方法与国外同类技术相比颇具特色。经过对日本气象卫星进行的几年跟踪测试,及最后通过对风云二号卫星执行任务的验证,确认了副站方案的可行性,设计的合理性。  相似文献   
123.
在传统四次方环基础上提出了一种适用于快捕的新方法——四次方环开关法;根据这一原理研制的风云二号CDAS原始云图解调器具有捕获快,捕捉带宽,误码率性能好等特点;经测试及实用证明,此解调器性能优良,完全能满足实际需要。  相似文献   
124.
风云二号气象卫星指令与数据获取站是中国第一套集遥感图像接收与实时处理,多种云图广播与数据通信,以及对卫星跟踪、三点测距、确定卫星姿态、遥测、遥控等多种功能于一体,多载波体制工作的具有国际先进水平的大型综合站。文章对其任务、系统组成与功能进行介绍,给出了系统框图和主要参数。对研制全过程的重要技术问题,特别是对原始云图实时处理为展宽云图,三点测距等关键技术难点进行了较详细的分析。  相似文献   
125.
风云二号(FY-2)卫星在轨运行期间本振源必定产生一定的频率偏移,这就影响了数据收集平台接收系统(DCPR)相应于各种平台的报文锁相环路的频率捕获范围,严重时将无法解调出各种平台收集的气象数据,整个系统也将无法正常工作。为解决上述问题,介绍了DCPR下行频偏校准及点频值计算的方法。通过FY-2卫星在轨测试表明,在随机干扰比较严重的情况下,DCPR对各种平台报文接收解调的成功率优于98%,取得了令人满意的结果。  相似文献   
126.
任广  张兵 《航天控制》2004,22(2):76-80
介绍了一种基于VXI总线的高速隔离智能同步数据采集模件的设计方案 ,分析了主要电路的技术要点和实现方法  相似文献   
127.
研究了基于扩频技术的隐蔽通信波形设计,采用大信号掩盖技术和跳码扩频技术,其中大信号和隐蔽信号分别以直接序列扩频(Direct Sequence Spread Spectrum, DSSS)和随机跳码扩频方式产生。对DSSS信号和随机跳码扩频信号的二阶循环平稳特性进行了理论分析,并通过仿真证明了循环平稳特性可用于隐蔽通信波形循环谱分析。首先,理论分析揭示DSSS信号的循环谱在与数据符号速率和码片速率相关的循环频率上,具有由信号的循环平稳性所产生的一系列特征峰值;然而,在随机跳码直扩信号中,扩频码带来的循环平稳性被破坏,导致其循环谱仅在与码片速率相关的循环频率上存在特征峰值;最后,利用循环平稳特性,结合判决门限进行隐蔽信号检测的仿真和分析。  相似文献   
128.
当前我国高精度惯性导航系统研制已取得长足进展,但惯性导航系统的精度、可靠性和寿命等应用性能距离世界先进水平仍有差距,主要问题在于全寿命周期内的海量测试数据没有被充分挖掘、分析和应用,严重制约了惯性导航系统精度的提升、可靠性分析和寿命预估的准确性。因此,系统、准确、高效、合理地处理设计、生产、测试和使用过程中的海量数据是分析解决高精度惯性导航系统存在问题、提高生产效率、提升产品质量的有效途径。首先,详细分析了惯性导航测试系统数据采集和数据管理中存在的问题,提出大数据管理分析系统的需求和目标;其次,结合数据管理和分析中的关键技术,构建了惯性导航测试系统以数据采集层、数据支撑层和数据应用层为3大模块的大数据分析平台基本框架。为高精度惯性导航系统优化设计、提升精度、保障产品可靠性、合理预估系统寿命及适应未来战争提供了发展思路。  相似文献   
129.
雷达干扰系统是复杂电磁环境下的重要作战装备。干扰信号产生单元能够针对雷达信号的差异,产生针对性的干扰信号。本文阐述了干扰信号产生单元的系统组成,主要组件—频综、变频组件和DRFM组件的设计,并提出了设计中的关键技术——直接式数字频率合成及瞄频噪声产生单元的解决途径。测试结果表明,该干扰信号产生单元能够满足系统的技术指标要求。  相似文献   
130.
《中国航空学报》2021,34(2):252-264
The technique of imaging a target with a complicated motion using an Inverse Synthetic Aperture Radar (ISAR) system is an effective tool in the field of radar signal processing. After the translational compensation, the received signal reflected from the target can take the form of a multi-component Polynomial Phase Signal (m-PPS), and the high quality ISAR image can be provided via the combination between the estimated parameters of the m-PPS and the Range Instantaneous-Doppler technique (RID). For a target with a high maneuvrability, the occurrence of scatterers Migration Through Resolution Cell (MTRC), caused by the rotational movement could be appearing. That is why the variation in the amplitude of the echo during the time of observation cannot be neglected. The purpose of this study is the parameters estimation of the m-PPS signal with order three in the case of the Time Varying Amplitude (TVA). The Improved-version of the Product High-order Ambiguity Function (IPHAF) with TVA is proposed to improve the quality of the ISAR image compared with traditional techniques based on a constant amplitude; the experimental outcomes confirm that the new IPHAF-TVA method presented in this study is an effective technique to make the ISAR image very clear.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