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69篇
  免费   302篇
  国内免费   138篇
航空   1198篇
航天技术   75篇
综合类   90篇
航天   246篇
  2024年   7篇
  2023年   53篇
  2022年   55篇
  2021年   61篇
  2020年   47篇
  2019年   46篇
  2018年   22篇
  2017年   33篇
  2016年   63篇
  2015年   27篇
  2014年   43篇
  2013年   30篇
  2012年   67篇
  2011年   60篇
  2010年   55篇
  2009年   67篇
  2008年   77篇
  2007年   73篇
  2006年   61篇
  2005年   52篇
  2004年   61篇
  2003年   55篇
  2002年   55篇
  2001年   49篇
  2000年   35篇
  1999年   30篇
  1998年   49篇
  1997年   38篇
  1996年   47篇
  1995年   28篇
  1994年   34篇
  1993年   30篇
  1992年   17篇
  1991年   19篇
  1990年   18篇
  1989年   17篇
  1988年   5篇
  1987年   15篇
  1986年   2篇
  1985年   1篇
  1983年   2篇
  1982年   2篇
  198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60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591.
稀土碳氮共渗与常规气体渗碳或碳氮共渗相比,它可提高渗速22~27%,提高有效硬化层深度21~27%。降低了共渗温度,缩短了生产周期,每炉可节省时间20%,其节能效果非常显著。稀土碳氮共渗提高了渗碳氮浓度,改善了钢的组织,使碳氮化合物弥散均匀分布。稀土在碳氮共渗中改善了钢的力学性能;使20CrMnTi钢表层显微硬度从未加稀土时的HV800提高到HV1000以上,冲击韧性提高27%。新工艺能减小齿轮花键孔变形,保证公法线尺寸的稳定性,显著减小了锥齿轮的平面翘曲度,提高了产品质量。使齿轮合格率从过去的85~90%提高到99%,获得了较好的社会经济效益,是化学热处理的发展方向之一。  相似文献   
592.
介绍采用ICP-AES法对铝合金中Cu、Ti、Mn、Fe、Si、Zn元素的分析。根据仪器的特点,最大限度避开基体铝及共存元素间的干扰。改变了铝合金用碱溶的传统方法。改用盐酸,硝酸溶样,用该方法分析六元素均能获得好的准确度,方法快捷,简便。  相似文献   
593.
594.
595.
本文介绍了国外激光热处理表面改性技术的提出、发展和应用,重点介绍了七种表面改性工艺方法,亦对其发展前景作了分析。  相似文献   
596.
介绍了采用电化学方法去除碳化钨/钴等离子喷涂层的工艺。  相似文献   
597.
钛合金激光气体合金化表面改性新技术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利用激光气体合金化表面改性新技术对钛合金进行表面改性,成功地制得了与基材间为完全冶金结合且梯度过渡的、以树枝状氮化钛为增强相的新型快速凝固“原位”耐磨复合材料表面改性层。简要介绍了钛合金激光气体合金化表面改性原理及所获表面改性层组织与性能特点  相似文献   
598.
TiAl金属间化合物激光表面改性新工艺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提高TiAl金属间化合物的耐磨性,利用激光气体合金化技术对TiAl进行表面改性,在激光表面改性层中成功地制得了以高硬度氮化钛为增强相的新型快速凝固“原位”高耐磨复合材料。激光表面改性层的厚度根据需要可在0.1~1.5mm范围内调节,激光表面改性层的显微组织及性能可以通过改变激光处理工艺参数而得到灵活的控制。试验结果表明,激光气体合金化是一种提高TiAl化合物耐磨性的先进的表面改性新技术。  相似文献   
599.
在离心力场下过共晶Al-Si合金熔体中的初生硅发生向内周方向的偏移,改善了组织,并在凝固后形成倾斜分布,由此带来诸如硬度、耐磨性、热膨胀系数等性能的梯度变化,从而形成一定意义下的梯度功能材料。  相似文献   
600.
王婕 《航空发动机》2020,46(4):92-97
为考察钙镁铝硅酸盐(Calcium-Magnesium-Alumino-Silicate,CMAS)侵蚀对柱状晶间微裂纹附近温度场、应力场以及能 量释放率的影响规律,建立含微裂纹的电子束物理气相沉积(Electron Beam-Physical Vapor Deposition,EB-PVD)热障涂层数值模 型。分析了材料常数、裂纹角度及裂纹长度对微裂纹尖端场的影响,详细讨论了循环热载荷下CMAS 对微裂纹特性的影响规律,获得 了CMAS 侵蚀对应力场分布影响的3 个不同阶段。结果表明:裂纹尖端应力随CMAS 侵蚀深度和涂层间热失配的增加而显著增大; 随着CMAS 侵蚀时间的延长,涂层的隔热性能降低,裂纹尖端应力显著增大,易造成涂层的分层剥落失效;随着CMAS 侵蚀深度的增 加,裂纹尖端温度场和应力场以及能量释放率明显变化,且受裂纹角度影响显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