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1715篇 |
免费 | 236篇 |
国内免费 | 208篇 |
专业分类
航空 | 519篇 |
航天技术 | 868篇 |
综合类 | 46篇 |
航天 | 726篇 |
出版年
2024年 | 15篇 |
2023年 | 31篇 |
2022年 | 57篇 |
2021年 | 84篇 |
2020年 | 76篇 |
2019年 | 52篇 |
2018年 | 71篇 |
2017年 | 57篇 |
2016年 | 60篇 |
2015年 | 79篇 |
2014年 | 105篇 |
2013年 | 100篇 |
2012年 | 98篇 |
2011年 | 169篇 |
2010年 | 135篇 |
2009年 | 82篇 |
2008年 | 91篇 |
2007年 | 100篇 |
2006年 | 89篇 |
2005年 | 86篇 |
2004年 | 68篇 |
2003年 | 56篇 |
2002年 | 40篇 |
2001年 | 44篇 |
2000年 | 43篇 |
1999年 | 51篇 |
1998年 | 27篇 |
1997年 | 27篇 |
1996年 | 18篇 |
1995年 | 19篇 |
1994年 | 16篇 |
1993年 | 21篇 |
1992年 | 17篇 |
1991年 | 22篇 |
1990年 | 16篇 |
1989年 | 12篇 |
1988年 | 14篇 |
1987年 | 11篇 |
排序方式: 共有215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0 毫秒
601.
M. Grasso A. Renga G. Fasano M.D. Graziano M. Grassi A. Moccia 《Advances in Space Research (includes Cospar's Information Bulletin, Space Research Today)》2021,67(11):3909-3923
The paper focuses on space system design aspects related to an end-to-end demonstration mission, aiming at showing the feasibility of a Formation Flying Synthetic Aperture Radar (FF-SAR) with microsatellite class platforms (~100 kg). Trajectory design approaches that can fulfil payload requirements are addressed to enable selected FF-SAR applications. The exploitation of these applications relies on suitable combinations of FF-SAR techniques like Signal-to-Noise Ratio (SNR) enhancement, High-Resolution Wide Swath (HRWS) SAR imaging, and Coherence Resolution Enhancement (CRE). In this framework, a cluster of 3 micro-satellites, working in X-band, flying in a Low Earth Orbit (LEO) close-formation, has been designed as a candidate end-to-end system demonstration mission. One satellite embarks a Transmitting-Receiving (Tx/Rx) radar, i.e. it is a monostatic SAR. The other two satellites are Receiving-only platforms. Critical design aspects related to spacecraft subsystems and formation-flying analysis are addressed to confirm the technical feasibility of the spaceborne distributed system implementing the FF-SAR principle. 相似文献
602.
星载合成孔径雷达的ScanSAR技术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星载扫描波束合成孔径雷达技术可以扩展星载合成孔径雷达一次通过观测地区时的观测带宽度。对ScanSAR成像的天线波束位置数目,扫描角度范围和方位分辨率等性能进行了分析,阐述了ScanSAR的某些设计考虑,并介绍了若干个应用实例。 相似文献
603.
卫星姿态控制系统容错控制综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主要针对卫星姿态系统容错控制研究领域已有的成果进行了回顾。总结了国内外卫星容错控制的现有成果,主要从卫星姿态控制系统的可重构性、单体卫星容错控制和卫星编队容错控制3个部分对相关的研究成果进行了归纳分析。其中,卫星姿态系统的可重构性从重构目标和系统功能要求两方面进行分析;对单体卫星容错控制现状的介绍主要从自适应技术、滑模理论、预设性能、干扰观测器、故障估计观测器几个方面展开;卫星编队容错控制方法从独立容错、协同容错、拓扑重构和组成重构的角度进行阐述。最后进行总结,并展望了卫星姿态控制系统容错控制领域未来可能出现的新问题和研究思路。 相似文献
604.
捷联惯导系统由于数学平台隔离作用的不完善,当运载体沿机体坐标轴存在同频率的角振动和线振动时,角振动引起的整流效应将在姿态更新计算中产生圆锥误差,角振动和线振动引起的整流效应将在速度计算中产生划桨误差,在位置计算中产生涡卷误差。文中详细分析了圆锥误差产生机理,针对某型飞机装备 SIGMA50 GPS/SINS 组合导航系统对底座安装的精度要求,分析了安装误差、陀螺频带不够宽、姿态更新率过低对姿态精度的影响,并对维护捷联惯导系统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605.
在不依赖任何诊断算法的前提下,对卫星姿态控制系统中传感器和执行器的故障可诊断性进行评价,旨在将提高系统故障诊断能力的工作重点前移到设计阶段.由于反馈控制的存在,导致故障会在整个系统中进行传播,使得单故障源表现出多异常征兆,这给闭环系统的故障诊断带来极大挑战.将故障视作扩展状态,并考虑模型不确定性,得到卫星姿态闭环控制系统的状态空间模型;根据可观测性判据,给出并证明考虑建模不确定性的加性故障和乘性故障可诊断性条件.所得相关结论可为卫星姿态控制系统设计提供理论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606.
以具有平衡摇臂机构的移动机器人为研究对象,设计一种基于非线性规划遗传算法的姿态控制算法,提高越障过程中工作平台的平稳性。首先简化平衡摇臂机构并定义表征移动机器人空间状态的姿态参数。利用空间机构学位姿变换方程推导出所定义的空间姿态参数与轮心相对位置之间的数学关系。然后设计非线性规划遗传算法,以移动机器人稳定性条件为约束设计遗传算法适应度函数并求解目标姿态控制参数。为验证所设计的姿态控制算法,在ADAMS软件中搭建移动机器人三维模型和障碍路面模型,并联合MATLAB/Simulink对移动机器人进行了运动学仿真。仿真结果表明在该姿态算法的控制下,与不施加主动姿态控制相比较,移动机器人通过搭建的障碍路面时最大侧倾角由10.8°降低到了1.8°,质心高度变化幅值度由96.4 mm降低到了34.9 mm,证明了姿态控制算法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607.
基于Lyapunov方法的空间飞行器大角度姿态机动控制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本文研究空间飞行器大角度资态机动的控制问题,为了克服大角度机动时使用欧拉角可能产生的奇异问题,文中使用四元参形式的微分方程来描述飞行器的运动,飞行器的动力学方程具有不确定性和非线性。本文应用Lyapunov方法设计在大角度姿态机动控制器,这个控制器具有按指数规律变化的增益,它大大减小了对初始力矩的要求,最后,本文给出一个例子来说明所导出的控制器的优点。 相似文献
608.
GPS载体姿态测量中的LAMBDA方法研究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研究了采用双基线方案测量载体的姿态,利用 GPS载波相位干涉测量基线矢量,引入 LAMBDA法解算整周模糊度,由 CPU时间图可以看出这种方法能快速而准确地解算整周模糊度,对于实时姿态测量(RAD)系统具有很好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609.
变速控制力矩陀螺(VSCMG)是一种飞轮转速可变的单框架控制力矩陀螺,可工作在控制力矩陀螺(CMG)模式、飞轮(RW)模式以及VSCMG模式.考虑VSCMG的工作特点,设计一种工作模式自主调度的操纵律.当系统远离奇异时,仅以CMG模式工作,产生大的输出力矩.当系统接近奇异时,以VSCMG模式工作,采用RW协助CMG回避奇异.当航天器处于姿态稳定模式需要精细控制力矩时,仅以RW模式工作.该操纵律由模式调度策略、CMG操纵律、RW操纵律3部分组成,把一个3×2N矩阵的求伪逆问题转化为两个3×N矩阵的求伪逆问题,物理意义明显,奇异回避易于实现.对某4-VSCMG系统的仿真结果表明,上述操纵律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610.
以风云二(FY-2)气象卫星为例,分析了设计中卫星次承力结构类型、连接、梁形式、功能单机结构和材料等对结构动态性能的影响,并提出了针对性设计改进。试验结果验证了改进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