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13篇
  免费   54篇
  国内免费   44篇
航空   189篇
航天技术   56篇
综合类   15篇
航天   51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4篇
  2022年   10篇
  2021年   19篇
  2020年   5篇
  2019年   4篇
  2018年   4篇
  2017年   13篇
  2016年   14篇
  2015年   16篇
  2014年   11篇
  2013年   12篇
  2012年   14篇
  2011年   18篇
  2010年   13篇
  2009年   20篇
  2008年   10篇
  2007年   11篇
  2006年   9篇
  2005年   15篇
  2004年   7篇
  2003年   12篇
  2002年   9篇
  2001年   11篇
  2000年   11篇
  1999年   9篇
  1998年   7篇
  1997年   6篇
  1996年   4篇
  1995年   3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1篇
  1988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31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71.
针对某型机机轮轮毂破断故障进行了分析研究,提出了改进预防建议.  相似文献   
72.
对磨削性能下降的陶瓷CBN砂轮进行不同程度的修锐,用激光三角法的砂轮地貌测量系统对各状态下砂轮地貌进行测量。得到了砂轮地貌的三维形貌和磨粒出刃高度、磨粒刃密度的变化特点,以此评价修锐效果。结果表明,陶瓷CBN砂轮的修锐对砂轮磨粒的出刃性、等高性和均匀性有很大改善。  相似文献   
73.
介绍了飞机机轮刹车能量确定方法,分析了不同规范估算公式的精度.结果表明,民用航空标准要求高于军用标准,按美国军用标准MIL-W-5013计算的刹车能量小约5%,提出了修改建议.  相似文献   
74.
高效液力偶合器额定工况无滑差的特点,使大功率(> 300 k W )液力偶合器发热问题得到根本解决。就其设计方法进行分析,提出了斗轮及斗叶数的确定方法,并通过样机试验了解该偶合器的特性。  相似文献   
75.
针对某液体发动机进行化学动力学计算,研究了各种推力室参数,如燃烧室压强、混合比、边区冷却流量以及喷管的尺寸等对喷管性能的影响。由计算结果可以得到参数变化引起性能变化的定量的规律,分析推力室设计的优劣,提出改善发动机性能的具体措施。  相似文献   
76.
原位合成Al2O3/Ti-Al复合材料的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下载免费PDF全文
利用氧对金属Ti、Al粉的部分氧化,原位合成了Al2O3/Ti-Al复合材料,通过XRD和SEM手段,发现Al2O3分布在Ti—Al基体交界处,在一些制得的复合材料中出现了大量原位生成的纤维。借助差热分析,对该制备过程的反应机理进行了初步探讨,研究认为该制备过程的反应步骤为:Ti、Al金属粉表面氧化→铝的熔化→TiAl,的生成→Ti2Al、TiAl、Ti,Al等多种化合物生成和Al对TiO2的还原反应。原始组成中铝含量决定了复合材料的主要晶相组成,铝含量不足时,生成Ti2Al、TiAl、Ti3Al等多种金属间化合物和氧化铝;铝含量足够时,最终的产物为TiAl3、金属铝以及氧化铝等相。  相似文献   
77.
飞机客舱内的湿空气很容易在舱壁冷表面结露,冷凝水不仅会给飞机带来额外重量而且会腐蚀机体结构,所以需要安装干燥系统对客舱顶部空气进行除湿处理。在做出合理假设的基础上建立了硅胶转轮的物理模型和数学控制方程,运用Jurinak模型对转轮出口参数进行了数值计算,基于3种指标和火用效率对干燥系统的性能进行了评估。结果表明,除湿量、除湿效率、除湿性能系数、火用效率的变化趋势并不相同,系统设计时需要权衡考虑各项指标,增加回热结构后系统的性能有明显提升。  相似文献   
78.
利用喷气装置卸载航天器积累角动量的最小工质损耗控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讨论利用喷气装置卸载航天器积累的外扰角动量过程中 ,实现最小工质损耗的问题。提出了在航天器绕自己质心转动的过程中实现对这一角动量进行卸载的新思路。文中采用极大值原理求得了最优工质损耗并举出了实例  相似文献   
79.
国外宇航员舱外机动装置发展综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陈杰 《上海航天》2000,17(1):49-53
综述了“双子星座”和航天飞机等空间飞行器上的宇航员舱外机动装置(MMU)的发展历程、技术特点及主要技术参数,并对其优缺点进行了分析。介绍了国外对空间站上的MMU的设想。  相似文献   
80.
磁悬浮动量轮的主动振动控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由于同传统的滚珠轴承动量轮相比 ,磁悬浮动量轮的定子和转子之间没有接触 ,不需要润滑 ,允许高速旋转 ,而且磁悬浮动量轮可以提供框架控制能力 ,因而磁悬浮动量轮被认为是未来高精度航天器姿态控制的理想执行机构。然而尽管与传统动量轮产生干扰力矩的机理不同 ,磁悬动量轮本身还是存在一些振动源。如何消除这些振动源引起的扰动 ,即磁悬浮动量轮的主动振动控制 ,这是将磁悬浮动量轮应用于航天器姿态控制所要解决的主要问题。本文重点对自适应模型跟踪控制方法进行了介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