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6740篇 |
免费 | 2192篇 |
国内免费 | 987篇 |
专业分类
航空 | 4340篇 |
航天技术 | 2161篇 |
综合类 | 737篇 |
航天 | 2681篇 |
出版年
2025年 | 73篇 |
2024年 | 214篇 |
2023年 | 260篇 |
2022年 | 343篇 |
2021年 | 432篇 |
2020年 | 387篇 |
2019年 | 391篇 |
2018年 | 390篇 |
2017年 | 343篇 |
2016年 | 406篇 |
2015年 | 391篇 |
2014年 | 600篇 |
2013年 | 455篇 |
2012年 | 536篇 |
2011年 | 558篇 |
2010年 | 426篇 |
2009年 | 404篇 |
2008年 | 437篇 |
2007年 | 422篇 |
2006年 | 363篇 |
2005年 | 314篇 |
2004年 | 259篇 |
2003年 | 227篇 |
2002年 | 173篇 |
2001年 | 168篇 |
2000年 | 133篇 |
1999年 | 122篇 |
1998年 | 124篇 |
1997年 | 72篇 |
1996年 | 54篇 |
1995年 | 62篇 |
1994年 | 59篇 |
1993年 | 60篇 |
1992年 | 52篇 |
1991年 | 51篇 |
1990年 | 49篇 |
1989年 | 43篇 |
1988年 | 33篇 |
1987年 | 7篇 |
1986年 | 2篇 |
1985年 | 16篇 |
1984年 | 7篇 |
1900年 | 1篇 |
排序方式: 共有991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51.
152.
为了使新疆和田地区夏季在经济性合理前提下使室内通风环境满足人体热舒适要求。利用蒸发冷却技术将室外空气处理后送入室内,通过数值模拟分析得出在夏季室内负荷最大时刻采用机械辅助式自然通风,使得室温能够雏持在26-8℃,风速为0.6m/s,基本满足人体热舒适要求。在室外温度适宜的过渡季节采用Trombe墙和太阳能烟囱复合的自然通风系统,建筑太阳能烟囱的经济高度为10m。 相似文献
153.
张晓;郭鹏;鲁晨欣;张洋 《航空计算技术》2021,51(5):100-104
根据美国国防部赛博安全过程的要求,研究人员提出了基于AADL的跨域信息系统的设计方法。在扩展AADL安全属性集的基础上,实现了数据收发、收发验证、数据加密等一系列功能。以简化组件端口、支持域间交互、统一加解密属性为优化导向,进一步扩展AADL安全属性集,凝练一致性规则与加解密规则,提出一种新的跨域信息系统设计方法与验证方法,并开发相应工具验证了设计方法的一致性与加解密性能。 相似文献
154.
155.
带有微尘的空气进入航空发动机,极易在涡轮叶片内冷通道发生沉积。为探究微尘沉积形貌对涡轮叶片内冷通道换热特性的影响,选取冲击气膜冷却结构,基于微尘沉积实验结果,构造微尘沉积形貌,由锥状突起和环状突起组成,通过数值模拟获得不同射流雷诺数下冲击靶面努塞尔数Nu。研究结果表明,冲击靶面微尘沉积层的出现,将大幅降低浸润面积平均努塞尔数Nuwetted,而对映射面积平均努塞尔数Nuavg影响较小;冲击驻点周围的高换热区范围减少;相邻冲击孔中点附近的高换热区努塞尔数Nu增大;此外,射流雷诺数的增大整体上提高了冲击靶面的换热强度。由于锥状突起和环状突起的扰动作用, 壁面附近回流涡增多, 使得冲击靶面大部分区域温度边界层厚度增加,因此换热性能降低。 相似文献
156.
157.
158.
低雷诺数涡轮叶片边界层转捩及分离特性测量 总被引:2,自引:5,他引:2
低雷诺数工作条件下涡轮流场特征及其控制设计,是航空发动机低压涡轮部件设计的难点和重点。针对低雷诺数涡轮叶栅流场开展了实验研究工作,利用油流显示、表面静压、边界层压力探针等测量手段研究了涡轮叶片边界层的分离和转捩。结果表明雷诺数降低导致了流动损失的增大,且存在一个临界雷诺数。当雷诺数小于临界雷诺数时,发生在吸力面的流动分离是开式的层流分离泡,不会再附与叶片;当雷诺数大于临界雷诺数时,分离流会在尾缘前重新附着于叶片吸力面,形成闭式分离泡。随着雷诺数的减小,出口尾迹变宽,出口流动损失、出口速度亏损和出口气流角偏离增大,尾迹中心向吸力面方向移动。 相似文献
159.
空间绳系机器人抓捕后复合体姿态协调控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空间绳系机器人对目标抓捕后的复合体姿态稳定控制问题进行了研究.首先,对复合体进行动力学建模,并对其动力学特性进行了分析;然后,考虑复合体的特点、空间绳系机器人燃料有限以及自身姿态控制力的限制,分别设计了系绳主动拉力与推力器推力协调控制器和基于滑模变结构的全推力控制器,并设计了其切换条件,利用两种控制器切换对姿态进行稳定控制;最后,利用仿真实验验证了所提方法的正确性.仿真结果表明,系绳拉力和推力器协调控制方法能够实现对姿态的稳定控制,并且有效地节省姿态控制过程中的燃料消耗. 相似文献
160.
针对影响薄壁微结构件超精密研抛的工艺因素,即单次进给量、研磨轨迹、研磨膏选择和去除量精确控制,通过大量的研抛加工试验,进行研抛工艺研究,得到能实现稳定和理想加工结果的研抛工艺,很好的满足零件性能要求。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