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50篇
  免费   30篇
  国内免费   25篇
航空   43篇
航天技术   168篇
综合类   5篇
航天   89篇
  2023年   5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7篇
  2020年   6篇
  2019年   6篇
  2018年   8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5篇
  2015年   8篇
  2014年   18篇
  2013年   17篇
  2012年   21篇
  2011年   25篇
  2010年   21篇
  2009年   19篇
  2008年   22篇
  2007年   6篇
  2006年   10篇
  2005年   11篇
  2004年   4篇
  2003年   6篇
  2002年   7篇
  2001年   7篇
  2000年   5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7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7篇
  1994年   4篇
  1993年   11篇
  1992年   8篇
  1991年   3篇
  1990年   3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5篇
  1987年   1篇
  1984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30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81.
After more than six and half years in orbit, the ESA space observatory INTEGRAL has provided new, exciting results in the soft gamma-ray energy range (from a few keV to a few MeV). With the discovery of about 700 hard X-Ray sources, it has changed our previous view of a sky composed of peculiar and “monster” sources. The new high energy sky is in fact full of a large variety of normal, very energetic emitters, characterized by new accretion and acceleration processes (see also IBIS cat4 (Bird et al., 2010). At the same time, about one GRB/month is detected and imaged by the two main gamma-ray instruments on board: IBIS and SPI. In this paper, we review the major achievements of the INTEGRAL observatory in the field of Gamma-Ray Bursts. We summarize the global properties of Gamma-Ray Bursts detected by INTEGRAL, with respect to their duration, spectral index, and peak flux distributions. We recall INTEGRAL results on the spectral lag analysis, showing how long-lag GRBs appear to form a separate population at low peak fluxes. We review the outcome of polarisation studies performed by using INTEGRAL data. Finally, concerning single GRB studies, we highlight the properties of particularly interesting Gamma-Ray Bursts in the INTEGRAL sample.  相似文献   
182.
本文介绍了在我国返回式卫星舱内辐射剂量测量的一些结果,分析了轨道高度和舱体质量厚度对舱内剂量的影响。卫星舱内的复杂屏蔽引起各位置上的剂量有所不同,测量结果表明:最高和最低剂量点剂量水平之比在500km高度的轨道时为1.58,在300km高度的轨道时为1.23。本文还对近地空间的辐射危害及其防护问题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183.
在天线测量领域,为了评估天线在实际工作环境中的性能,现场天线测量技术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借助无人机对天线性能指标进行现场测试评估的技术在近年来取得了显著进展。当前无人机天线测量系统可以分为两种:一种是在满足远场条件下直接测量天线方向图、增益等指标,一种是在近场测量后进行数据变换获得远场天线指标。本文总结了基于无人机的天线测量系统研究现状,提出一种外场无人机测量方案,通过S波段标准增益喇叭天线辐射方向图外场测试实验,验证了系统的可行性,进一步对测量误差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184.
大容量Flash存储器空间辐射效应试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分析了商用Flash存储器应用于航天器时应考虑的空间辐射效应和机理,并利用钴-60γ射线和重离子加速器对韩国三星公司生产的大容量Flash存储器K9XXG08UXA系列进行了抗电离总剂量试验和抗单粒子试验,以评估其空间应用可行性。试验结果显示:这一系列存储器的累积电离总剂量为50krad(Si)时,器件部分数据丢失,重...  相似文献   
185.
针对某卫星载荷二次电源所面临的空间总剂量辐射环境及其效应,进行了二次电源用3款MOSFET(IRF5N3415、IRF7NA2907、IRF7N1405)的抗辐射总剂量设计,通过使用钽片加固及合理的结构布局防护使该3款MOSFET的辐照设计余量(RDM)均不小于3。开展总剂量辐照试验验证,对比参数变化得出MOSFET的抗电离总剂量数据,验证了加固设计的有效性。采用经过抗辐射设计的非宇航级元器件将成为空间降成本应用的趋势之一。  相似文献   
186.
以木星探测任务为背景,针对木星辐射带粒子能量高、通量大的强辐射特点,基于器件总剂量辐照试验数据、木星辐射带模型、太阳质子通量模型,将器件失效点剂量不确定性与辐射环境不确定性应用到总剂量设计中,可定量评估特定任务一定屏蔽下的器件失效概率、辐射设计余量(RDM)的置信度及影响因素,可实现木星任务中器件指标、屏蔽厚度和失效概率之间的权衡和优化。首先,根据商业器件TL084辐照试验数据,发现其失效概率分布符合威布尔分布。对于10个木星半径的赤道面轨道,辐射带质子通量比太阳质子大3个数量级,随着屏蔽厚度的增加和任务期的减小,TL084器件所受剂量和失效概率减小。当屏蔽厚度为 10 mm 铝时,器件平均寿命小于2星期。另外,定义并考察了器件的失效速率,失效速率随屏蔽厚度的减小和在轨时间的增加而增加。对于传统的RDM为2的设计方法,1 mm铝屏蔽下对应的置信度为89%。  相似文献   
187.
文章叙述了空间环境与卫星长寿命高可靠的关系,着重分析了影响GEO卫星长寿命高可靠的各种空间环境效应,如:地磁亚暴电子造成的卫星表面带电及诱导的二次放电、辐射带高能电子引起卫星内带电、太阳耀斑质子和银河宇宙射线造成的单粒子效应、空间带电粒子和太阳电磁辐照造成的辐照总剂量效应以及空间环境下敏感表面的污染效应等.文章最后给出GEO卫星空间环境效应的评估、验证和保障技术研究的必要性及其主要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188.
利用包含完全能量方程的磁流体力学方程组,数值研究了磁静力平衡基态下由于日面冷物质径向喷射所引起的日冕动力学响应。这些结果可以解释日珥的形成及伴随的日冕扰动传播。结果还表明,热传导和辐射损失对扰动传播的基本性质影响很小;对于日珥的形成,也未显出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89.
气象卫星扫描辐射计的辐射定标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阐述了气象卫星扫描辐射计的辐射定标。包括卫星发射前的地面定标,飞行中的星上定标及星地对比定标。指出飞行中的可见光波段的定标至今还未能投入业务使用,仍处于研究阶段,而静止气象卫星的飞行中定标,无论红外或是可见光波段只能做到相对定标。为解决绝对定标问题,必须寻求星体外的客观目标作为定标源。采用这一途径,即使星上定标设备失效,也不致影响卫星数据的使用。  相似文献   
190.
6mm,8mm,13mm辐射计校准系统的研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为解决相应频段的辐射计的灵敏度、线性度、稳定性的定标问题.叙述了6mm,8mm,13mm辐射计校准系统的主要技术问题,给出了技术指标,系统组成,工作原理,校准结果及不确定度分析.该系统在国内首次将变温标准辐射源用于辐射计校准,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