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40篇
  免费   31篇
  国内免费   24篇
航空   109篇
航天技术   47篇
综合类   21篇
航天   18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6篇
  2021年   15篇
  2020年   8篇
  2019年   6篇
  2018年   7篇
  2017年   11篇
  2016年   12篇
  2015年   7篇
  2014年   9篇
  2013年   14篇
  2012年   10篇
  2011年   9篇
  2010年   14篇
  2009年   17篇
  2008年   9篇
  2007年   7篇
  2006年   8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5篇
  2003年   4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2篇
  1999年   4篇
  1996年   1篇
  1994年   2篇
  199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9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1.
Since 1993, a muon telescope located at Forschungszentrum Karlsruhe (Karlsruhe Muon Telescope) has been recording the flux of single muons mostly originating from primary cosmic-ray protons with dominant energies in the 10–20 GeV range. The data are used to investigate the influence of solar effects on the flux of cosmic rays measured at Earth. Non-periodic events like Forbush decreases and ground level enhancements are detected in the registered muon flux. A selection of recent events will be presented and compared to data from the Jungfraujoch neutron monitor. The data of the Karlsruhe Muon Telescope help to extend the knowledge about Forbush decreases and ground level enhancements to energies beyond the neutron monitor regime.  相似文献   
112.
This paper is focused on unusual nighttime impulsive electron density enhancements that are rarely observed at low latitudes on a wide region of South America, under quiet and medium/high geomagnetic conditions. The phenomenon under investigation is very peculiar because besides being of brief duration, it is characterized by a pronounced compression of the ionosphere. The phenomenon was studied and analyzed using both the F2 layer critical frequency (foF2) and the virtual height of the base of the F region (h′F) values recorded at five ionospheric stations widely distributed in space, namely: Jicamarca (−12.0°, −76.8°, magnetic latitude −2.0°), Peru; Sao Luis (−2.6°, −44.2°, magnetic latitude +6.2°), Cachoeira Paulista (−22.4°, −44.6°, magnetic latitude −13.4°), and São José dos Campos (−23.2°, −45.9°, magnetic latitude −14.1°), Brazil; Tucumán (−26.9°, −65.4°, magnetic latitude −16.8°), Argentina. In a more restricted region over Tucumán, the phenomenon was also investigated by the total electron content (TEC) maps computed by using measurements from 12 GPS receivers. A detailed analysis of isoheight ionosonde plots suggests that traveling ionospheric disturbances (TIDs) caused by gravity wave (GW) propagation could play a significant role in causing the phenomenon both for quiet and for medium/high geomagnetic activity; in the latter case however a recharging of the fountain effect, due to electric fields penetrating from the magnetosphere, joins the TID propagation and plays an as much significant role in causing impulsive electron density enhancements.  相似文献   
113.
目前基于Retinex 理论的各种算法对海上薄雾条件下拍摄到的退化图像有很 好的增强效果,但是这些算法主要是采用在RGB 色空间对3 个颜色通道进行高斯卷积方 法,导致处理较大尺寸图像速度慢,现针对上述现象,提出一种改进的Retinex 快速增强 算法来处理海上薄雾条件下的退化图像,此方法改变了传统Retinex 算法利用二维高斯核 进行卷积的办法, 并且考虑到HSV 空间更适于人眼视觉特征, 先将RGB 色空间转换到 HSV 空间,再将二维高斯函数简化成一维迭代高斯函数,然后应用一维迭代高斯函数对 亮度V 分量进行卷积,并对饱和度S 做相应的拉伸。根据时间复杂度理论对改进的方法 进行了分析,并经过实验验证,此算法的处理速度有明显的提高,去雾效果较明显,图 像质量得到了改善,为视觉导航系统后续的工作提供了保证。  相似文献   
114.
非对称端壁造型应用在轴流压气机和涡轮中具有较好的提高效率的作用。为了探究非对称端壁造型对离心压气机性能的影响,借鉴非对称端壁造型在轴流压气机中的设计经验,借助Autoblade和CFX商用软件,设计了四种非对称端壁造型结构,并对带叶片式扩压器的离心压气机展开数值计算研究。研究发现,与原型压气机相比,采用压力面附近为凸曲率形状、吸力面附近为凹曲率形状的非对称端壁造型结构PEW1_10%(profiled end wall 1_10%)可以在保证全工况效率不降低的情况下,使离心压气机的性能曲线向小流量和大流量均有拓展,稳定工作范围扩大11.8%。通过分析流场发现,在近喘振工况,非对称端壁造型PEW1_10%使扩压器通道内流量重新分配,吸力面附近径向速度增大,低能流体减少,改善了扩压器通道的流动状况,进而推迟喘振的发生。  相似文献   
115.
为了揭示自循环机匣处理周向覆盖比例和喷嘴轴向位置对扩稳效果的影响规律,在固定引气位置于叶顶阻塞区域的前提下,设计了6个不同周向覆盖比例和4个不同喷嘴轴向位置的自循环机匣处理结构,并以一个高亚声速轴流压气机转子为研究对象进行了数值模拟。结果表明:随着周向覆盖比例增大,压气机的综合稳定裕度先增大后减小,峰值效率则单调降低,综合稳定裕度改进量最大的周向覆盖比例为90%,兼顾扩稳效果和效率损失的最佳周向覆盖比例为30%。随着喷嘴位置由叶顶前缘沿轴向逐渐前移,压气机的扩稳效果变化不大,但效率有所提升,而且喷嘴位置越往前移,效率提升越多。  相似文献   
116.
协同射流技术作为一种新型主动流动控制技术,是突破旋翼翼型高增升减阻设计的最有潜力的发展方向之一。以 OA312 旋翼翼型作为基准翼型,研制微型涵道风扇组为驱动的旋翼翼型 CFJ 风洞测力模型,开展基于前缘高负压零质量内循环协同射流原理的旋翼翼型高增升减阻低速风洞试验,研究吹气口大小、吸气口大小和上翼面下沉量等基础参数对增升减阻的影响规律,探讨 CFJ 旋翼翼型关键参数最佳取值。结果表明:与OA312 基准翼型相比,小攻角状态时,CFJ 旋翼翼型可显著降低阻力系数,甚至出现“负阻力”现象,实现了零升俯仰力矩基本不变;大攻角状态时,CFJ 旋翼翼型可显著提升最大升力系数和失速迎角,其中,最大升力系数可提升约 67.5%,失速迎角推迟了近 14.8°。  相似文献   
117.
钟翌铭  楚武利  杨晶晶  赵伟光 《推进技术》2021,42(10):2193-2206
本文以NASA Rotor 35为研究对象,设置了正15°、0°和负15°三种不同周向偏置度数的自循环机匣,利用NUMECA软件包进行三维非定常数值模拟以研究机匣处理对压气机非定常流场的影响。计算结果表明,针对NASA Rotor 35由通道激波与叶顶泄漏涡相互作用导致的失速,不同周向偏置角度的自循环机匣处理均能够较好地拓宽压气机的稳定工作范围,且几乎不影响压气机峰值效率。其中周向偏置正15°的自循环机匣虽然流量裕度改进量最大,但是压气机的压比下降较大。周向偏置后自循环机匣的扩稳能力不再遵循传统上以回流量、喷嘴出口速度和自循环装置内的流动损失来关联扩稳效果的经验规律,而是由桥路和流场耦合的非定常过程导致的。其喷射和抽吸作用对叶顶流场的激励使得叶顶静压分布、泄漏流产生周期性波动,不同物理量峰值在时域上存在相位延迟。  相似文献   
118.
辐射板强化喷管换热与红外抑制效果试验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试验研究了在发动机喷管中加装金属辐射板前后,喷管壁面温度、热喷流温度与喷管红外辐射特征的变化.结果表明,加装金属辐射板后,热喷流与喷管壁面之间的热量传递显著增强,热喷流中心温度降低,壁面温度明显升高,在90°方向上,热喷流3 ~ 5μm波段的红外辐射强度降低了38.5%.文中从热喷流、喷管壁面以及金属辐射板等相关部件的温度变化情况对红外辐射强度的变化原因进行了解释.  相似文献   
119.
基于离散协同射流的翼型增升减阻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协同射流是一种近壁面流动的高效、低能耗主动控制技术。重点开展了一种应用离散协同射流的二维翼型增升减阻效应的数值模拟研究,分析了离散协同射流的堵塞度和喷口密集度等关键参数对流场结构、气动特性、功率消耗及能量利用率的影响效应与作用规律。在施加离散协同射流措施后,能够使翼型近壁面空间流场更有效地产生较强的相干涡结构,使得射流与主流及边界层充分混合,可显著提高同等迎角下的升力系数、明显减小阻力系数,最大升力系数提高近150%,失速攻角推迟约5°。研究表明:离散协同射流是一种显著提高翼型性能的高效流动控制方法。  相似文献   
120.
超声速燃烧室中燃料的掺混强化问题越来越受到各国的重视,为了研究超声速燃烧室中悬臂斜坡低动压喷射的流动特性,通过数值模拟方法研究悬臂斜坡喷注器对乙烯射流的作用规律,对比分析有无悬臂、有无后掠以及不同悬臂构型对流场的影响.结果表明:相对于传统斜坡结构,悬臂斜坡结构可使流场远场掺混效果得到明显改善,穿透深度增加;后掠结构能有效增强流场流向涡,从而达到掺混增强的效果,但同时带来更大的总压损失;三角悬臂斜坡结构相比于后掠悬臂斜坡结构对流向涡增强效果不明显,掺混效果弱于后掠悬臂斜坡结构,但总压损失较小;两种后掠悬臂斜坡结构的流场特性差异不明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