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442篇
  免费   316篇
  国内免费   371篇
航空   790篇
航天技术   435篇
综合类   134篇
航天   770篇
  2024年   18篇
  2023年   53篇
  2022年   46篇
  2021年   51篇
  2020年   49篇
  2019年   38篇
  2018年   94篇
  2017年   60篇
  2016年   83篇
  2015年   76篇
  2014年   117篇
  2013年   78篇
  2012年   143篇
  2011年   142篇
  2010年   120篇
  2009年   111篇
  2008年   97篇
  2007年   82篇
  2006年   114篇
  2005年   90篇
  2004年   63篇
  2003年   37篇
  2002年   41篇
  2001年   42篇
  2000年   40篇
  1999年   35篇
  1998年   32篇
  1997年   27篇
  1996年   24篇
  1995年   29篇
  1994年   18篇
  1993年   12篇
  1992年   20篇
  1991年   9篇
  1990年   10篇
  1989年   11篇
  1988年   6篇
  1987年   3篇
  1986年   8篇
排序方式: 共有212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593 毫秒
451.
地物分类是PolSAR(极化合成孔径雷达)的重要应用方向。传统算法需要基于特定数据人工选取特征和设计分类器,而深度学习算法能够自行从海量数据中提取层次化特征。在深度学习算法总结的基础上,结合深度学习和PolSAR大数据,提出了一种高效率、高精度的通用分类器设计方法。使用人工标记的数据训练CNN(深度卷积网络),自动化地进行特征学习和提取,并实现高精度的地物自动分类。在具有不同分辨率的机载和星载PolSAR数据上对通用分类器进行测试,都能快速、准确地分类。研究成果可快速将PolSAR数据转译为更直观的地物分类结果,对海量数据,特别是GF-3卫星PolSAR图像的利用有一定的辅助价值。  相似文献   
452.
W波段FMCW SAR系统实现与试验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下载免费PDF全文
与C波段、X波段和Ka波段相比,W波段的调频连续波(FMCW)合成孔径雷达(SAR)系统因具有更高的分辨率,更易实现低功耗与小型化而备受关注。W波段波长短,因此该波段的FMCW SAR更适用于短距离成像。提出一种W波段FMCW SAR系统的设计方案,根据提出的系统方案与指标,实现W波段FMCW轨道SAR系统的样机研制。该系统分辨率可达5 cm。系统样机试验在上海交通大学的多功能船模拖拽水池完成。设置不同目标进行成像试验,最终得到多组有效试验数据,并基于改进的RD算法进行数据处理,得到理想的SAR图像。经分析可知,系统实际分辨率优于5 cm。试验结果证明了W波段FMCW SAR系统的可行性与有效性。  相似文献   
453.
在前期开展再入飞行器RCS(雷达散射截面)特性试验和理论研究的基础上,对典型临近空间高超声速飞行器RCS特性开展了研究,分析了绕流和尾迹对飞行器本体RCS特性的影响。研究表明等离子体流场在头身部绕流、近尾尾迹和部分远尾尾迹的最大电子密度将远高于电离层最高电子密度,更高于典型天波超视距雷达工作频段对应的临界电子密度。因而等离子体尾迹将会对3~30 MHz频段电磁波产生较强的散射,使得等离子体尾迹的RCS远远大于飞行器本体的RCS。利用临近空间高超声速飞行器尾迹RCS的这一特点,有可能实现对临近空间高超声速飞行器的超视距探测。  相似文献   
454.
现代民用飞机的自动飞行模式有很多种,且各模式间相互关联和影响,容易造成模式转换的混乱。为解决模式转换的混乱问题,对自动飞行模式转换逻辑进行了研究,分别梳理了飞行指引、自动驾驶仪以及横向和纵向模式转换关系。利用Stateflow搭建了自动飞行各功能的模式转换模型,同时利用Matlab的GUI搭建仿真的飞行控制板和自动飞行模式显示界面,模拟仿真飞机的自动飞行模式转换功能。最后通过预期的模式转换矩阵的方式验证平台中模式转换的正确性。  相似文献   
455.
Observation of the 3-dimensional (3-D) electron density of the ionosphere is useful to study large-scale physical processes in space weather events. Ionospheric data assimilation and ionospheric tomography are methods that can create an image of the 3-D electron density distribution. While multiple techniques have been developed over the past 30 years, there are relatively few studies that show the accuracy of the algorithms. This paper outlines a novel simulation approach to test the quality of an ionospheric tomographic inversion. The approach uses observations from incoherent scatter radar (ISR) scans and extrapolates them spatially to create a realistic ionospheric representation. A set of total electron content (TEC) measurements can then be simulated using real geometries from satellites and ground receivers. This data set, for which the ‘truth’ ionosphere is known, is used as input for a tomographic inversion algorithm to estimate the spatial distribution of electron density. The reconstructed ionospheric maps are compared with the truth ionosphere to calculate the difference between the images and the truth.To demonstrate the effectiveness of this simulation framework, an inversion algorithm called MIDAS (Multi-Instrument Data Analysis Software) is evaluated for three geographic regions with differing receiver networks. The results show the importance of the distribution and density of GPS receivers and the use of a realistic prior conditioning of the vertical electron density profile. This paper demonstrates that when these requirements are met, MIDAS can reliably estimate the ionospheric electron density. When the region under study is well covered by GPS receivers, as in mainland Europe or North America, the errors in vertical total electron content (vTEC) are smaller than 1 TECu (2–4%) . In regions with fewer and more sparsely distributed receivers, the errors can be as high as 20–40%. This is caused by poor data coverage and poor spatial resolution of the reconstruction, which has an important effect on the calibration process of the algorithm.  相似文献   
456.
讨论了球不变随机过程(SIRP)非高斯杂波背景下高分辨雷达距离扩展目标检测问题。文中提出了CA-CFAR,OS-CFAR两种距离扩展目标检测器,并证明了它们的形状因子和尺度因子未知的情形下具有恒虚警性,即双参数恒虚警性,分析了这两种检测器的检测性能。这两种检测器亦可用作SIRP杂波背景下低分辨雷达检测器。  相似文献   
457.
激光技术应用综述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在论述激光的主要特性基础上,主要介绍了激光雷达、激光引信、激光图像记录仪等的工作原理、应用范围和发展水平。  相似文献   
458.
分析了连续波雷达接收机中正交通道幅相不平衡产生的镜像信号对测量的影响,并根据连续波雷达测速、测距原理提出了一种新的幅相不平衡校正方法,该方法基于数学中的正交化思想,提取的幅相不平衡校正参数精度较高,仿真结果也表明了这一点。  相似文献   
459.
对自适应旁瓣对消如何用于相控阵单脉冲测角进行了研究。使用常规自适应旁瓣对消方法,辅助天线中的期望信号会导致测角误差;若采用阵列输入经期望信号阻塞矩阵处理后产生辅助波束的改进方法,则可消除这一误差。仿真结果表明了改进方法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460.
马洪  李娜  张蕴玉 《宇航学报》2005,26(6):762-767
脉冲雷达高度表内嵌的跟踪与测高算法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地形匹配系统的总体性能。普通的OCOG算法和其它基于回波前沿半功率点的跟踪算法都无法满足地形匹配的要求。因此,对OCOG算法加以改进,形成M-OCOG算法,并基于复杂地形回波的特性,分析M-OCOG算法在回波跟踪能力和测高性能方面的优越性,通过两种定量分析方法分析其地形匹配效果,说明了将其应用于地形匹配雷达高度表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