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31篇
  免费   160篇
  国内免费   77篇
航空   758篇
航天技术   189篇
综合类   85篇
航天   436篇
  2024年   5篇
  2023年   37篇
  2022年   44篇
  2021年   51篇
  2020年   56篇
  2019年   47篇
  2018年   24篇
  2017年   50篇
  2016年   59篇
  2015年   54篇
  2014年   79篇
  2013年   75篇
  2012年   124篇
  2011年   111篇
  2010年   69篇
  2009年   63篇
  2008年   77篇
  2007年   68篇
  2006年   58篇
  2005年   56篇
  2004年   44篇
  2003年   37篇
  2002年   29篇
  2001年   34篇
  2000年   15篇
  1999年   13篇
  1998年   9篇
  1997年   17篇
  1996年   6篇
  1995年   12篇
  1994年   10篇
  1993年   6篇
  1992年   4篇
  1991年   8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11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46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851.
介绍了删除卷积码的定义,根据删除卷积码与源卷积码之间的关系,构建了删除卷积码识别的数学模型。考虑误码情况,针对Walsh‐Hadamard变换在删除卷积码校验矩阵的识别中存在运算量和数据量过大的问题,对校验矩阵方程组进行了变形,提出了改进Walsh‐Hadamard算法,能够有效地识别出校验矩阵。在此基础上识别源码的生成矩阵和删除模式,并通过真实卫星链路构建实验平台进行删除卷积码识别实验。  相似文献   
852.
徐国武  李齐  周伟江 《宇航学报》2018,39(9):953-959
为便于火星着陆器抛背罩安全性仿真,针对火星着陆器简化外形开展了背罩分离的定常数值计算,分析了着陆平台与背罩之间的气动效应,获得了着陆平台与背罩的轴向力系数随分离间距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初始分离瞬间,由于着陆平台嵌入背罩内部,它们之间的压力接近驻点压力,随着分离间距的增加,背罩与着陆平台之间的压力逐渐由接近驻点压力慢慢过渡到接近底部绕流压力,至分离间距为0.1倍大底直径后,背罩一直处于着陆平台的底部绕流区。分离间距为0~0.06倍大底直径时,背罩的轴向力系数大于着陆平台,容易分离;分离间距为0.06~6倍大底直径时,着陆平台的轴向力系数大于背罩,存在分离后重新结合并发生碰撞的危险,且在分离间距为1倍大底直径时,着陆平台与背罩之间由于回流作用而产生的吸力达到峰值,此时发生碰撞的危险系数最大;分离间距超过6倍大底直径后,背罩的轴向力系数再次超越着陆平台,可以确保抛背罩安全分离。  相似文献   
853.
星载多通道信号采集处理平台设计方法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多通道信号采集处理平台是阵列信号处理系统的关键设备,其性能指标关系到整个系统的精度,需要研究其硬件平台实现时的方法。文章结合星载多通道信号采集处理系统的原理及特点,在幅相一致性、输入动态范围及通道间隔离度等方面,分别提出了在方案设计、器件选型及电路设计等阶段的解决途径;通过优化模拟前端阻抗匹配设计及合理的平面分割等方法,提升了电路性能;并基于COTS(Commercial off The Shelf,商用现货)器件设计了硬件平台;对关键技术指标进行了仿真分析,搭建测试系统验证了平台的性能指标,在测试频带内,系统的幅度一致性<1 dB,相位一致性<±3°。文章对采用阵列信号处理系统的星载设备研制,尤其是对具有低成本、小型化、低功耗需求的载荷,有着较强的指导性。  相似文献   
854.
海洋水色卫星的用途和特点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 海洋水色探测原理□□众所周知 ,太阳入射至海洋表面的能量约占入射能的 3 0 % ,其余 70 %被大气吸收或散射后反射入太空。入射至海面的太阳能一部分被海面吸收或直接反射 ,另一部分透射进入水体。进入水体的太阳能光谱只有可见光 (0 .4 0 μm~ 0 .76μm) ,其中蓝光波段(0 .4 9μm)透水性能最好 ,如是清洁海水可透水几十米 ,其他波段透水性能远不如蓝光。透射入水的太阳能中一部分被水分子吸收 ,另一部分经水分子、浮游生物和悬浮颗粒等有机物质或无机物质散射 ,经散射后一部分离开水面反射出来 ,这部分反射能称为离水辐射能 ,对应的功…  相似文献   
855.
从多平台OODA的任务运行出发,分析了未来航空电子信息技术主要面向多平台信息的高效组织与管理,其发展趋势是充分利用人工智能技术,将战场数据转换为信息,将信息演进为知识,从而形成具有反馈机制的环路来引导多平台航空电子体系更快的获取信息.本文分别从多域多维信息的高效获取,多异构平台分布式信息处理,高效智能的信息组织,清晰准...  相似文献   
856.
通用飞机发动机一体化试验平台的设计与应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为测量发动机装机后的推力等性能指标,设计了一个通用飞机发动机一体化试验平台。该平台采用可调式品字布局,能有效兼容不同类型飞机推力测量试验需求。测控系统采用网络式多数据源融合测试结构,可通过多种方式同步测量多台发动机性能数据和推力数据。使用该试验平台对大型运输机发动机的装机推力进行了直接测量,结果表明:试验平台各系统工作良好,测试精度满足飞机推力测量技术要求。  相似文献   
857.
惯导托架校准是飞机装配过程中非常重要的一部分工作,但是传统的校准方法存在精度低、耗时、费力等问题。为解决这些问题,设计了一种高精度、高效率的惯导托架自动校准算法。该方法通过建立静力学数学模型,结合传统惯导校准和位置误差最高点不动调平法的思想,对平台循环进行倾斜信息测试、判断和最高点不动调平。该方法的校准精度较高,极大缩短了校准时间,提高了校准效率。  相似文献   
858.
针对某型飞机主惯导平台故障后备份惯导平台无法正确显示信息的故障进行了分析,找出了故障原因,并提出了解决方案。  相似文献   
859.
860.
针对因双超平台姿态控制引入非接触磁浮机构这一关键执行机构,而可能引起的卫星平台新的电磁兼容问题,开展了非接触磁浮机构的电磁干扰特性研究。首先,介绍了非接触磁浮机构及其驱动器的工作原理;其次,分别对非接触磁浮机构驱动器的脉冲宽度调制(PWM)控制信号高频干扰特性和传导电磁干扰特性进行了理论和仿真分析,并将其频率特性与星上其他典型单机的工作频率进行了比对。对比分析结果表明:非接触磁浮机构的电磁干扰频率与星上其他典型单机之间间隔较大,其相互之间产生的电磁干扰可忽略,磁浮机构的引入不会产生新的电磁兼容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