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196篇 |
免费 | 77篇 |
国内免费 | 76篇 |
专业分类
航空 | 160篇 |
航天技术 | 69篇 |
综合类 | 28篇 |
航天 | 92篇 |
出版年
2025年 | 5篇 |
2024年 | 7篇 |
2023年 | 5篇 |
2022年 | 7篇 |
2021年 | 20篇 |
2020年 | 4篇 |
2019年 | 12篇 |
2018年 | 15篇 |
2017年 | 12篇 |
2016年 | 13篇 |
2015年 | 9篇 |
2014年 | 11篇 |
2013年 | 17篇 |
2012年 | 16篇 |
2011年 | 13篇 |
2010年 | 23篇 |
2009年 | 14篇 |
2008年 | 14篇 |
2007年 | 18篇 |
2006年 | 13篇 |
2005年 | 9篇 |
2004年 | 8篇 |
2003年 | 6篇 |
2002年 | 10篇 |
2001年 | 9篇 |
2000年 | 7篇 |
1999年 | 5篇 |
1998年 | 3篇 |
1997年 | 10篇 |
1996年 | 6篇 |
1995年 | 9篇 |
1994年 | 7篇 |
1993年 | 2篇 |
1992年 | 2篇 |
1991年 | 3篇 |
1990年 | 1篇 |
1989年 | 3篇 |
1988年 | 1篇 |
排序方式: 共有34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11.
卫星典型电子设备单粒子防护效果试验验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章通过在卫星电子设备整机上开展单粒子试验验证的案例,揭示单粒子事件对卫星软件指令的影响。试验对象选取卫星平台中典型的电子设备——测控单元,它包含处理器、SRAM等单粒子敏感器件。本案例成功实现在整机状态下触发单粒子事件,测控单元发生单粒子事件的频度疏密适当,验证了测控单元抗单粒子设计的有效性,掌握了测控单元在发生单粒子事件时的工作状态,对漏指令、误指令的产生条件进行了试验验证,并依据试验数据计算了由单粒子事件引发卫星漏指令、误指令的概率。试验结果可为卫星在轨故障分析提供依据,也可为抗单粒子设计提供数据支持。 相似文献
112.
Y. -M. Wang 《Space Science Reviews》1995,72(1-2):193-196
I describe a simple procedure for extrapolating the observed solar magnetic field into the heliosphere, which averages the asymptotic fields computed using the standard source surface and current sheet models. The resultant field is characterized by strong latitudinal gradients (maintained by volume currents outside the source surface) and by abrupt reversals in direction at the current sheets. The model yields good agreement with the observed long-term variation of the radial IMF component in the ecliptic, and is used to predict the variation of |B
r
| along the latitudinal trajectory of Ulysses during 1990–1994. As found in earlier studies, the magnitude ofB
r
at any latitude is determined largely by the strength and relative orientation of the Sun's dipole moment. 相似文献
113.
微观尺度上的结构和电接触特性对于宏观尺度上的电磁特性具有重要的影响.针对多尺度结构的非线性无源互调(PIM)无法用频域方法直接计算的问题,提出了基于Floquet理论的全波方法,对具有周期性微观结构的多尺度电大尺寸问题进行计算,从而准确地计算其电特性.此外,将产生非线性的金属结的等效电路模型引入到全波分析方法中,通过全波方法与等效电路方法相结合的方式来分析多尺度结构的无源互调问题.数值计算结果表明该方法可以有效地评估微观结构对于宏观结构电性能的影响,并解决了时域方法求解电大尺寸微波部件产生的计算累积误差较大这一难题. 相似文献
114.
针对传统故障模式及影响分析(FMEA)中评价故障模式的影响因素和计算风险优先数存在的缺陷,提出了一种基于模糊逼近理想解排序法(TOPSIS)的FMEA方法。该方法采用模糊置信结构对影响因素的评价进行表示,并通过去模糊化和加权平均建立明确置信矩阵。考虑各影响因素的权重对分析结果的重要性,将主、客观赋权法相结合来分配各影响因素的权重,进而建立加权规范化矩阵,根据相对贴近度的大小确定各故障模式的风险水平。最后,举例验证了该方法的可行性和有效性。 相似文献
115.
116.
在 IFM原子氧剥蚀效应地面模拟设备中对空间常用材料聚四氟乙烯进行了原子氧剥蚀效应试验,试样温度升高对原子氧效应的影响以及原子氧与紫外辐射复合效应试验,对试验前后试样的质量及表面形貌进行了比较,得出了材料在设备中的反应特点以及温度升高、紫外辐射对材料的原子氧效应的影响规律。对原子氧与材料的反应机理也做了相应的分析。同时还测量比较了原子氧暴露试验前后、原子氧与紫外辐射复合作用前后试样的反射率、透射率等光学性质。 相似文献
117.
118.
Wang Wenwen Wang Tianmin 《中国航空学报》2007,20(5):464-468
作为一种功能薄膜,透明导电氧化物(TCO)薄膜在飞行器的抗原子氧(AO)涂层和太阳能电池领域有着巨大的应用价值。ZnO:Al(ZAO)和In2O3:Sn(ITO)薄膜是目前研究和应用最广泛的TCO。本文对ITO薄膜和ZAO薄膜进行了不同通量的AO辐照。通过对辐照前后样品的X射线衍射、扫描电镜及霍耳效应的表征及测试,研究了AO辐照对这两种TCO薄膜的结构、性能及电学特性的影响。研究表明AO辐照对ZAO薄膜表面有明显的侵蚀作用,但对其结构和导电性能没有明显影响。对于ITO薄膜,随着AO通量的增大,其载流子浓度逐渐下降从而导致了电阻率的提高,电阻率的最大变化达到了21.7%。 相似文献
119.
碳纳米管(CNTs)和石墨烯是碳纳米材料中新兴的两种类型,因其优异的电学、热学、机械等性能,是目前航天工程中具有很大应用前景的材料.在复杂的空间环境中,辐射效应对材料的结构和性能具有重要影响,是决定其稳定性和适应性的关键因素之一.本文对碳纳米管和石墨烯材料的电子、离子等辐射效应研究现状进行了讨论分析,对辐射过程中缺陷的产生和类型、辐射在材料制备以及功能化改性修饰方面的应用、辐射对器件性能的影响以及空间适应性进行了分析,简述了以碳纳米材料为基础的复合材料的辐射效应以及辐射缺陷对材料性能影响的作用机制,提出了目前碳纳米管和石墨烯辐射效应研究中仍需要开展的工作,并对其在空间科学中的应用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1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