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83篇
  免费   32篇
  国内免费   26篇
航空   58篇
航天技术   147篇
综合类   4篇
航天   32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8篇
  2021年   7篇
  2020年   16篇
  2019年   4篇
  2018年   8篇
  2017年   15篇
  2016年   15篇
  2015年   5篇
  2014年   11篇
  2013年   13篇
  2012年   7篇
  2011年   17篇
  2010年   9篇
  2009年   28篇
  2008年   16篇
  2007年   6篇
  2006年   14篇
  2005年   10篇
  2004年   6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3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1篇
  1995年   3篇
  1993年   2篇
  1990年   2篇
  1988年   1篇
  1984年   6篇
排序方式: 共有24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31.
跟踪模式是星敏感器的主要工作模式之一,跟踪过程的快速性直接影响星敏感器的整体性能.提出了一种快速星跟踪算法.在跟踪算法的3个耗时环节,分别采用了分区星表、阈值映射、先排序后匹配识别这3种方法,以提高跟踪过程的快速性.其中分区星表法将整个天区分成了若干个子天区,使得在星体映射时,只是搜索星敏感器视轴指向附近的部分子天区,而不是搜索整个天区,减少了搜索星体的数量;阈值映射法,在满足精确度的情况下,设置被跟踪星体的数量阈值,只有被跟踪的星体数目少于此阈值时,才进行星体映射,减少了映射次数;先排序后匹配识别法,先根据星体在星图中的坐标值进行排序,然后再进行匹配识别,减少了那些距离较大的无谓的星体间的匹配识别.仿真测试结果表明,这3种方法的采用,提高了跟踪算法的快速性,提高了星敏感器的整体效能.   相似文献   
132.
The hard X-ray spectra of small subset of accreting pulsars show absorption-like line features in the range 10–100 keV. These lines, referred to as cyclotron lines or cyclotron resonance scattering features, are due to photons scattered out of the line of sight by electrons trapped in the 1012 G pulsar polar cap magnetic field. In this paper we present a review of observations, from the discovery of a cyclotron line in Hercules X-1 to recent results with RXTE and INTEGRAL.  相似文献   
133.
针对目前星敏感器遮光罩普遍存在的尺寸和质量较大、杂光消除能力受限等问题,从提高吸光涂层吸光率入手,提出碳纳米管遮光罩新概念,研制一套钛合金基底生长碳纳米管涂层的新技术,使得涂层吸光率达到99%以上,并成功制作出可等效替代现有飞行产品遮光罩的碳纳米管遮光罩.通过真空原子氧、紫外辐照、高能粒子辐照、热真空、力学环境等各项空间环境实验,证明其空间环境适用性.与现有星敏感器遮光罩产品的杂光比对试验结果表明,使用碳纳米管遮光罩的星敏感器杂光灰度降低了56%,显示出杂光消除性能的优势.本文创新成果突破了碳纳米管技术在杂光消除领域实际应用的瓶颈技术,对促进星敏感器技术的提高具有重要的工程价值.  相似文献   
134.
针对当前适用于弹道导弹的导航星选取方法较少,研究了一种根据标准弹道均匀化选取导航星的方法.通过分析导弹飞行弹道及飞行参数的影响,在构建"伪天球"坐标系的基础上,确定了导航星的选取区域,简化了因射向变化、坐标越界等造成计算和搜索比较复杂的问题;基于天球上的基准点及提出的"距离-星等"加权法,均匀化地筛选导航星,并按照k-vector索引方式构建适用性较好的弹载导航星表,可以有效地提高星图识别算法的效率.仿真结果表明,该方法简单易行,选取的导航星数量少,分布均匀性好,在不降低星图识别成功率的基础上,能够有效地减少识别时间.  相似文献   
135.
针对深空探测器姿态估计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星敏感器的深空飞行器姿态估计新型算法,用李群替代了传统的四元数来描述姿态,避免了四元数转换为姿态矩阵产生的非唯一性和复杂计算等问题。该算法给出了基于星敏感器的姿态观测方程和空间中刚体的运动学模型在李群下的描述并提出了一种基于李群的滤波算法,完成了深空飞行器动态姿态的确定。该线性化模型解决了传统非线性模型在滤波过程中产生的误差,同时省去了四元数转化为姿态矩阵的步骤,减少了计算量。最后,仿真实验中对比了传统的基于四元数的姿态确定算法,可以看出该算法具有更好的稳定性和准确性。  相似文献   
136.
本文利用(1)中的半局部星状集和向量函数的广义凸性,讨论了一类广义多目标规划有效解的存在性。  相似文献   
137.
During the recent ground level enhancement of 13 December 2006, also known as GLE70, solar cosmic ray particles of energy bigger that ∼500 MeV/nucleon propagated inside the Earth’s magnetosphere and finally accessed low-altitude satellites and ground level neutron monitors. The magnitude and the characteristics of this event registered at different neutron monitor stations of the worldwide network can be interpreted adequately on the basis of an estimation of the solar particle trajectories in the near Earth interplanetary space. In this work, an extended representation of the Earth’s magnetic field was realized applying the Tsyganenko 1989 model. Using a numerical back-tracing technique the solar proton trajectories inside the magnetospheric field of the Earth were calculated for a variety of particles, initializing their travel at different locations, covering a wide range of energies. In this way, the asymptotic directions of viewing were calculated for a significant number of neutron monitor stations, providing crucial information on the Earth’s “magnetospheric optics” for primary solar cosmic rays, on the top of the atmosphere, during the big solar event of December 2006. The neutron monitor network has been treated, therefore, as a multidimensional tool that gives insights into the arrival directions of solar cosmic ray particles as well as their spatial and energy distributions during extreme solar events.  相似文献   
138.
为实现某高精度星敏感器在空间复杂热环境下的可靠应用,对该星敏感器的热设计进行了分析研究,并选取典型的高温工况和低温工况进行讨论。基于热网络模型对高温工况和低温工况计算及仿真分析,提出了星敏感器与卫星舱体在导热和隔热2种安装情况下的热控措施。分析结果表明:当星敏感器导热安装时,将安装面温度控制在-15~0℃,在其外表面包覆多层隔热组件,可使整机温度适宜;当星敏感器隔热安装时,在其盖板外表面喷涂热控白漆,将遮光罩与盒体隔热安装,设置用于温度补偿的电加热片,将安装面温度控制在-60~-30℃。  相似文献   
139.
弹载导航星表的设计与实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根据弹道导弹飞行时间短,飞行姿态相对稳定的特性,提出了一种弹载导航星表的设计方法。分析了导弹飞行轨迹投影的特点,其在天球上投影为大圆,在地心惯性坐标系XOY平面上的投影为椭圆,并对飞行轨迹进行分类。根据限制条件,确定出星敏感器扫描的视场区域,挑选出视场中的恒星,构建出弹载导航星表,并与传统的三角形星表进行比较。仿真结果表明,该方法简单、易行,存储容量较小,同时避免了在两极的情况下,赤经难以表示的问题。减少了星图识别时间,提高了星光制导的数据输出率,满足了星光制导在弹道导弹上应用的要求。  相似文献   
140.
为了满足几何定位应用对恒星识别的需求,从导航星的选取、导航特征库的构造及识别算法的实现等方面对传统三角形识别算法进行改进。首先,结合几何定位传感器跟踪恒星的特性,提出导航星的快速选取方法。接着建立以星对角距和星对星等差为特征量的导航星特征库。然后,在改进的三角形识别算法的基础上,对观测三角形特征向量进一步简化。最后,在几何定位的应用场景中对传统三角形识别算法、三角形识别简化算法进行仿真比较。实验结果表明:在几何定位的应用场景中,三角形识别简化算法识别成功率、识别效率较高。能够满足几何定位应用对恒星识别算法效率、可靠性的要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