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58篇
  免费   140篇
  国内免费   76篇
航空   358篇
航天技术   165篇
综合类   44篇
航天   207篇
  2024年   5篇
  2023年   13篇
  2022年   28篇
  2021年   35篇
  2020年   34篇
  2019年   28篇
  2018年   36篇
  2017年   35篇
  2016年   39篇
  2015年   42篇
  2014年   42篇
  2013年   34篇
  2012年   32篇
  2011年   52篇
  2010年   44篇
  2009年   26篇
  2008年   30篇
  2007年   35篇
  2006年   33篇
  2005年   30篇
  2004年   12篇
  2003年   12篇
  2002年   20篇
  2001年   11篇
  2000年   11篇
  1999年   5篇
  1998年   7篇
  1997年   9篇
  1996年   6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7篇
  1993年   3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4篇
  1990年   5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7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09 毫秒
671.
《中国航空学报》2021,34(7):257-270
Formation flight of multiple Unmanned Aerial Vehicles (UAVs) is expected to bring significant benefits to a wide range of applications. Accurate and reliable relative position information is a prerequisite to safely maintain a fairly close distance between UAVs and to achieve inner-system collision avoidance. However, Global Navigation Satellite System (GNSS) measurements are vulnerable to erroneous signals in urban canyons, which could potentially lead to catastrophic consequences. Accordingly, on the basis of performing relative positioning with double differenced pseudoranges, this paper develops an integrity monitoring framework to improve navigation integrity (a measure of reliability) in urban environments. On the one hand, this framework includes a fault detection and exclusion scheme to protect against measurement faults. To accommodate urban scenarios, spatial dependence in the faults are taken into consideration by this scheme. On the other hand, relative protection level is rigorously derived to describe the probabilistic error bound of the navigation output. This indicator can be used to evaluate collision risk and to warn collision danger in real time. The proposed algorithms are validated by both simulations and flight experiments. Simulation results quantitatively reveal the sensitivity of navigation performance to receiver configurations and environmental conditions. And experimental results suggest high efficiency and effectiveness of the new integrity monitoring framework.  相似文献   
672.
罗瑞丹  徐颖  袁洪 《宇航学报》2015,36(8):961-968
针对复合载波导航信号多载波结构特征,基于检测性能、运算复杂度、硬件资源占用情况三方面的综合考虑,提出了一套适用于该信号的捕获架构和处理方法。该架构采用PMF-FFT算法对复合载波各子载波进行分别或统一处理,然后利用各子载波频点间隔信息,对信号进行循环移位并相干叠加,以充分利用信号能量进行检测判决。理论分析和仿真实验表明,与传统的卫星导航信号单载波捕获架构相比,该架构在有限的硬件资源和计算能力的情况下获得了较好的检测性能。  相似文献   
673.
航天器精度测量数据库系统建设方法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文章分析了航天器精度测量数据库的需求;详细阐述了精度测量工作流程分析,给出精测数据库系统设计方案以及建设创新点。精测数据库的建立将把以往零散存储的精测数据集中管理起来,方便精测人员查询和比对,也便于总装工艺人员、总体人员、分系统人员查询和分析。  相似文献   
674.
针对北斗卫星导航系统提出了一种相对定位选星策略,分析了几种双频组合的方法及适用范围,给出了一种利用BI和B3频率进行双频载波相位差分的方法,讨论了算法在工程应用中的一些问题。最后利用北斗信号源输出验证了高动态轨道双频载波相位差分方法。  相似文献   
675.
X射线脉冲星自主导航的光子到达时间转换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根据广义相对论的后牛顿近似时空理论, 在忽略太阳系天体自转和扁率的情况下, 详细推导出X射线脉冲星自主导航中, 光子到达观测航天器和太阳系质心的时间差值, 它是对现行公式的修正.导出了质心坐标时与航天器固有时的变换关系, 根据这一关系, 建议在脉冲星导航的工程设计中可以仿照GPS, 将航天器携带时钟作频率调整, 从而有利于工程计算.   相似文献   
676.
太阳能硅片精密切割技术及其特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在对当前太阳能硅片常见切割技术及其特性进行分析和比较的基础上,提出数控超声振动切割太阳能硅片技术,为太阳能硅片的精密切割提供一种新的实用的加工方法.  相似文献   
677.
提出了一种低经济、高效率、高精度的微小孔研磨技术.介绍了其研磨系统的构成、工作原理、特点.并对微小孔研磨技术在实际生产中的应用进行了举例说明.  相似文献   
678.
平台惯导系统由于其精度高的优势,在成熟的军用武器和航天设备中仍占有较高比重。导航计算机的运算能力是影响平台惯导实时性和精度的重要因素。本文对比分析了单、双精度浮点处理器计算特性,研究了其对平台惯导导航计算精度的影响;在此基础上,为提高单精度浮点处理器下平台惯性导航精度,提出了将经纬度分解成全量、大量、小量进行运算的改进计算精度的方法,从导航计算原理角度推导了导航计算中经、纬度的改进计算方法。仿真结果表明:改进后的平台惯导计算算法在单精度浮点处理器下,可以在保证运算实时性的同时,有效提高平台惯导精度,水平定位精度提高两个数量级。  相似文献   
679.
滑动配合条件下,转动副(R副)通过接触面间的相对滑动提供一个转动自由度。由于接触面间的摩擦和间隙共同作用,R副会在一个小的摆角范围内发生自锁,这一摆角将在机构平衡时带来连杆长度误差和连杆偏角误差。本文指出了R副中临界角的存在,讨论了使得R副实现自锁的临界角范围,在考虑接触变形和不考虑接触变形2种条件下对临界角进行了计算,并以一平面四连杆机构作为应用算例,综合对比了铰链间隙、接触变形和摩擦因素对所在连杆机构输出精度的影响。算例结果表明,在一般的精度计算中铰链间隙及连杆弹性变形起主要影响作用,铰链本身的接触变形量可忽略。   相似文献   
680.
杨博  俞雪瑶  苗峻 《宇航学报》2016,37(9):1089-1097
针对直接敏感地平的红外地平仪-星光导航系统精度低的问题,提出通过建立扁率误差补偿函数,研究扁率引起的姿态角测量误差;建立地心矢量的姿态角误差模型,通过修正地球扁率误差来补偿姿态角,对卫星施加姿态偏转指令调整地心矢量偏移。同时基于SODERN地球红外辐射模型,考虑红外辐射强度随纬度和季节的变化建立真实红外辐射曲线,通过滤波算法获得精确的地球切线边缘的量测信息,提高红外地平仪测量精度。仿真结果表明,该方法有效提高了基于红外地平仪的星光导航定位方法的可靠性和精度,导航位置误差能达到500m左右,较原有系统提高3倍以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