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88篇
  免费   60篇
  国内免费   92篇
航空   208篇
航天技术   56篇
综合类   44篇
航天   132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17篇
  2021年   22篇
  2020年   10篇
  2019年   12篇
  2018年   8篇
  2017年   19篇
  2016年   29篇
  2015年   12篇
  2014年   31篇
  2013年   22篇
  2012年   25篇
  2011年   32篇
  2010年   15篇
  2009年   12篇
  2008年   19篇
  2007年   28篇
  2006年   22篇
  2005年   19篇
  2004年   15篇
  2003年   7篇
  2002年   14篇
  2001年   6篇
  2000年   4篇
  1999年   5篇
  1998年   10篇
  1997年   6篇
  1996年   4篇
  1995年   4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3篇
  1991年   3篇
  198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4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71 毫秒
91.
卫星轨道保持的一类控制模型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地球赤道静止卫星希望其定点位置固定不变 ;采用轨迹重复的近地轨道的对地遥感卫星 ,需要具有固定的地面轨迹位置 ;如果这类遥感卫星还同时采用太阳同步轨道 ,则还要求降交点地方平太阳时固定不变。上述这三种情况虽然其物理机制各不相同 ,但其变化及控制过程可以抽象出一种共同的模型。文章首先给出这个统一的模型并对其进行讨论 ,然后将结果应用到所述的三种具体情况  相似文献   
92.
基于专家信息的先验分布融合方法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运用Bayes方法进行复杂系统可靠性分析时 ,先验分布的获取与表示是一个关键问题。文章研究了利用专家信息进行先验分布融合的方法 ,对基于AHP方法和综合因子法的先验分布权重确定方法进行了分析 ;在给出各先验分布权重的基础上 ,对多源先验信息的融合后验分布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93.
一类刚柔耦合非线性系统的动力学建模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用拉格朗日方程推导了带有大型天线的地球同步轨道卫星这一特定的刚柔耦合多体系统的动力学方程。因为考虑了星本体相对轨道坐标系的三维空间姿态运动、天线支撑臂的弹性运动以及天线对低轨道用户的跟踪指向运动 ,所得的动力学方程能更为全面地反映此类卫星的刚体运动与弹性体运动之间的耦合及其真实的动力学行为。根据此方程可以推出不同情况的简化方程。当需要对原系统进行振动分析时 ,可选用相应的简化结果 ,而不必重新进行繁琐的推导。该文所介绍的方法同样适用于一般刚柔耦合系统的动力学分析  相似文献   
94.
项目管理在航空售后服务体系中应用模式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项目管理作为一种管理工具在许多领域中的使用已有非常悠久的历史,而现代项目管理起源于上世纪50年代,它一出现就引起举世瞩目。在理论上各国家或协会关于项目管理的概念仍有一些不同认识,不同经济领域中具体操作起来又有方法上的差别,但其精髓和原理却是一致的。本文根据现代项目管理精髓在其九大知识领域、五个过程组的模型上结合中国航空企业售后服务工作的特点,通过一些具体项目的操作应用,研究应用实践出可操作的售后项目管理模式。实践证明,此模式方法的使用可节省质量运行成本、提高工作效率,值得在今后售后工作包括类似工作中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95.
通过斜激波理论、准一维工程估算和特征线方法建立了一个与飞行器机体一体化的推进系统模块的气动分析模型,其中采用参考温度法估算模块的粘性效应。在此基础上分别研究了飞行器前体长度、前缘角及推进模块宽度等关键设计参数对推进模块气动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增大模块前体长度将使模块的升力、净推力和比冲先增后降;增加前缘角将增加升力,但降低净推力;增加模块宽度会导致等效升力下降。因此,在设计此类高超声速巡航飞行器时,应采用模块化的推进系统并折衷选择前体长度和前缘角的大小。   相似文献   
96.
研究各种强化换热结构对竖直平板自然对流换热的强化作用.通过比较圆柱扰流、圆锥扰流、三棱柱扰流、三棱锥扰流、四棱柱扰流、四棱锥扰流和直角三角翼纵向涡发生器LVG(Longitudinal vortex gener-ator)等对自然对流换热的强化效果,发现:单种换热结构中直角三角翼纵向涡发生器的强化换热效果最好,组合结构中直角三角翼叉排与圆柱扰流的混合排列换热效果最好,其能将竖直平板自然对流换热效果提高24.%.   相似文献   
97.
结合航天器自主运行的迫切需求,阐述了航天器任务规划问题给智能规划技术带来的挑战,并重点分析了具有时间属性的规划方法研究必要性。给出航天器时态规划定义,分别总结了状态空间时态规划建模方法和基于时间线的时态规划建模方法,并给出时态规划知识模型关键元素定义。根据规划方法发展现状,归纳总结前向链、模型转换、规划空间规划和分层任务网络四种方法在时态规划技术方面的特点和研究进展,着重描述各种方法对规划中时间要素的处理。在对目前的航天器时态规划技术发展趋势总结分析基础上,给出了未来航天器时态规划技术的发展建议。  相似文献   
98.
High-level efficiency and safety are of great significance for improving the fighting capability of an aircraft carrier. One way to enhance efficiency and safety level is to organize the carrier aircraft into combat effectively. This paper studies the mission planning problem for a team of carrier aircraft launching, and a novel distributed mission planning architecture is proposed. The architecture is hierarchical and is comprised of four levels, namely, the input level, the coordination level,the path planning level and the execution level. Realistic constraints in each level of the distributed architecture, such as the vortex flow effect, the crowd effect and the motion of aircraft, are considered in the model. To solve this problem, a distributed path planning algorithm based on the asynchronous planning strategy is developed. The proposed Mission Planning Approach for Carrier Aircraft Launching(MPACAL) is validated using the setups of the Nimitz-class aircraft carrier.Compared to the isolated planning architecture and the centralized planning architecture, the proposed distributed planning architecture has advantages in coordinating the launch tasks not only belonging to the same catapult but also when all different catapults are considered. The proposed MPACAL provides a modeling method for the flight deck operation on aircraft carrier.  相似文献   
99.
空间堆核动力技术选择研究   总被引:4,自引:4,他引:0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前,基于太阳能、化学能的空间电源与空间推进技术,其技术能力的发展已接近极限状态,未来亟需开发基于核能的先进空间动力技术。针对低成本空间轨道运输、高功率载荷航天器、深空探测器、行星表面探测与开发等应用场景,以空间堆核电源为重点,分析了国际发展现状和未来航天需求,分别针对大功率(100 kWe~1 MWe)和小功率(1 kWe~10 kWe)应用需求,提出了技术主导方案,围绕主导技术方案梳理了关键技术,为我国空间堆核动力技术发展规划和预先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00.
The origination of duration and distance requirements on planetary mobility systems (generally, rovers) are reviewed in detail. It is found that a ‘clean’ flow down from scientific objectives to requirement to capability is rarely presented. Rather, the historical record shows that the capability of emerging designs has been adopted post-hoc as a requirement, simple comparative superiority to predecessor missions has been invoked in competitive situations, or the requirement has been driven by capability of other elements of a mission architecture, such as delivery precision or astronaut life support. These deviations from the idealized systems engineering process have nonetheless resulted in missions that have generally been considered highly successful.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