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42篇
  免费   134篇
  国内免费   177篇
航空   501篇
航天技术   390篇
综合类   89篇
航天   173篇
  2024年   4篇
  2023年   23篇
  2022年   28篇
  2021年   37篇
  2020年   45篇
  2019年   36篇
  2018年   50篇
  2017年   47篇
  2016年   32篇
  2015年   37篇
  2014年   74篇
  2013年   54篇
  2012年   71篇
  2011年   74篇
  2010年   48篇
  2009年   82篇
  2008年   54篇
  2007年   35篇
  2006年   52篇
  2005年   46篇
  2004年   21篇
  2003年   30篇
  2002年   21篇
  2001年   16篇
  2000年   14篇
  1999年   14篇
  1998年   12篇
  1997年   13篇
  1996年   15篇
  1995年   12篇
  1994年   13篇
  1993年   10篇
  1992年   11篇
  1991年   9篇
  1990年   5篇
  1989年   3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2篇
  1984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5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71 毫秒
541.
Analysis of a long-time series of hourly median characteristics of the ionospheric plasma at two mid-latitude locations in the Northern and Southern hemisphere, Juliusruh (54.6N; 13.4E) and Hobart (42.9S; 147.3E), reveals patterns of their synchronous and independent variability. We studied timelines of GPS vTEC, ionogram-derived F2-layer peak electron density NmF2, ionospheric equivalent slab thickness τ, and their ratios at two locations during the complete 23rd solar cycle and its following period of the extremely low solar activity in 2008–2009. This study has also involved the comparative analysis of the observed data versus the model predictions by IRI-2012. During the high solar activity in 2000–2002, seasonal variations show a complicated cross-hemisphere behavior influenced by the winter and semi-annual anomalies, with the largest noon-time values of TEC and NmF2 observed around equinoxes. Strength of the winter anomaly in NmF2 was significantly greater at Juliusruh in comparison with Hobart. The winter anomaly in GPS vTEC values was much weaker than in NmF2 for the Northern hemisphere mid-latitudes and was entirely absent at the Southern hemisphere. Cross-hemisphere analysis of the equivalent slab thickness shows its clear seasonal dependence for all levels of solar activity: the day-time maximum τmax is observed during local summer, whereas the day-time minimum τmin is observed during local winter. The night-time values of τ were higher compared to the day-time values during the winter and equinox seasons. Comparative model-data study shows rather good IRI performance of the day-time NmF2 for mid-latitudes of both hemispheres and rather noticeable overestimations for the mid-night NmF2 values during high solar activity. Analysis of IRI vTEC demonstrates the model limitations, related with the absence of the plasmaspheric part, and actual demand in a reliable and standard ionosphere–plasmasphere model for analysis of GPS vTEC.  相似文献   
542.
固体火箭发动机喷流中电子密度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如何利用固体火箭发动机工作产生的非均匀等离子体喷流流场,改变飞行器的目标光电特性是导弹等飞行器突防的一个重要课题.对此进行了一些初步的探索性实验,获得了两种不同固体火箭发动机喷流流场电子密度的有关数据,其中双基推进剂约为109cm-3量级,复合推进剂10^10~10^11cm^-3量级.试验表明,将固体火箭发动机作为等离子体发生器是一种行之有效的方法,可以获得需要的电子密度值.  相似文献   
543.
电子束焊接熔池流场数值模拟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堃  蔡强顺 《火箭推进》2015,41(1):98-104
基于电子束焊接"钉型"焊缝特征,建立了高斯面和旋转高斯衰减体复合热源模型,采用ANSYS FLOTRAN CFD有限元软件,对焊接熔池流场进行了数值模拟,研究了熔池内液态金属在温度场作用下涡漩流动过程,电子束、熔池、液态金属蒸汽之间相互作用关系,电子束匙孔效应、匙孔壁能量传递方式,熔深方向液态金属流动机理等;将316L不锈钢热物性参数输入复合热源模型,通过仿真计算,得到了316L不锈钢焊接工艺规范,即加速电压为60 kV,电子束流为30 mA,焊接速度为8 mm/s,采用该规范焊接的316L不锈钢试件焊缝拉伸强度为425 MPa,满足设计要求。通过对比数值模拟与实际焊接结果表明:模拟熔池形貌与实际焊缝形貌一致,数值计算结果与焊接试验结果相吻合,从而证明复合热源模型是正确和适用的。  相似文献   
544.
了解和掌握弹性波在含有裂纹介质中的传播规律是开发利用页岩气等非常规油气资源中的关键科学问题.本文基于数值模拟的优点,采用商用有限元软件Nastran模拟弹性波在含裂纹介质中的激发及传播方式,分析了弹性波在该介质中裂纹微结构(密度和纵横比)对弹性波传播动力学特性的依赖程度.结果表明:有限元方法(FEM)可以用于该问题的研究;Hudson等效介质理论(EMT)不适用泊松比近0.5的材料;裂纹密度、纵横比的增大会减小纵波(P波)波速值,以及衰减位移时域响应的首波振幅,且裂纹密度对于该材料的各向异性的影响要远大于纵横比的作用.   相似文献   
545.
    
为进一步提升全信息交互的多用户多向中继网络的吞吐量和传输可靠性,提出一种简单高效的新型网络编码方法.本文方法基于多级双向网络编码操作,用户两两配对同时向中继节点发送信息符号,中继通过对接收的叠加信号进行硬判决检测以确定这两个符号是否同号,并将判决结果广播给所有用户.如果同号,则可确定这两个用户各自的发送信息;如果异号,则任意选出其中一个用户,参与下一轮配对,直到实现所有用户的信息交互.理论分析和仿真结果表明提出方法较传统路由方法和现有的二进制网络编码方法,单源单信道的吞吐量都有显著的提升.而且,由于三电平脉冲幅度调制(3-PAM)的简单特性,与大规模多向中继网络的文献方法相比,本文方法的复杂度更低,可靠性更高.此外,在加性高斯白噪声(AWGN)信道下,采用基于低密度校验(LDPC)码的新型网络编码可以进一步增强可靠性.仿真结果表明:用户数目越多,本文方法较文献方法的增益越大,并且联合信道编码后的增益进一步加大.  相似文献   
546.
中国上空过渡流区大气月平均状态的模拟结果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利用美国海军研究实验室在MSIS系列模型基础上发展的大气模型NRLMSISE-00, 模拟研究了2001年—2013年中国上空过渡流区80~140 km高度的大气状态。对于中国东部和中部过渡流区, 基于模拟数据得到的月平均结果显示大气密度和温度呈现一致的变化趋势, 还表现出与太阳活动的显著关联。谱分析的结果显示, 在90 km高度以上大气密度呈现半年周期变化, 在90~110 km高度范围这种半年变化的幅度随纬度增大。在100 km高度, 上半年出现的半年周期过程中密度的最大、最小值分别出现在3月和6月, 明显超前中、高热层的半年周期过程。  相似文献   
547.
在磁暴恢复相期间,大量相对论(高能)电子从磁层的外辐射带渗透到地球同步轨道区.其中> 2 MeV的高能电子能够穿透卫星表面并聚积在材料内部,导致卫星无法正常运行或完全损坏.磁暴期间的高能电子通量变化的非平稳与非线性特征十分明显.通过实验发现,经验模态分解法能够极大地降低高能电子通量非平稳性问题造成的预报影响.以2008-2009年的数据作为训练集,2010-2013年数据作为测试集.结果表明:2010-2013年的预报率约为0.84;在太阳活动较为复杂的2013年,预报率达到0.81.引入经验模态分解后预报效率得到显著提高.  相似文献   
548.
针对二次电子发射系数对空间行波管收集极效率的影响,通过降低二次电子发射系数的方法,提高收集极的效率。并以无氧铜为例,使用化学刻蚀的方法对无氧铜样片进行表面处理,得到规则微孔阵列结构。使用二次电子发射测试平台对有无表面处理的无氧铜样片进行测量。测量结果显示,经化学刻蚀处理后的样片的最大二次电子发射系数由1.33减小到0.96,二次电子发射抑制效果明显。将测得的两个二次电子发射系数曲线用于空间行波管收集极的模拟设计中。选用已有的3个收集极结构模型,使用模拟软件进行仿真并计算收集极效率。结果表明,3个收集极结构模型的效率分别由原来的80.1%、57.5%、42.1%提高到82.55%、62.6%、59.2%。该结果对于空间行波管收集极的设计具有重要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549.
空间行波管是卫星通信系统中最重要的功率放大器,必须具有较长的工作寿命。空间行波管的寿命主要受阴极寿命的制约,因此为了保证空间行波管的长期在轨工作,需要开展大量的阴极寿命试验研究,并对阴极寿命进行预测。共投入50支电子枪进行寿命试验,累计进行寿命试验1823080h,最长单管寿命试验时间65411h。基于寿命过程中的逸出功变化,建立了空间行波管阴极寿命预测模型。预测空间行波管阴极在960℃b(℃b为亮度温度)支取1A/cm2发射电流密度时寿命超过43年;在980℃b支取1A/cm2时寿命超过22年;在1000℃b支取1A/cm2时寿命超过15年。预测结果表明,空间行波管阴极可以满足卫星通信系统应用的长寿命要求。  相似文献   
550.
基于动态集成算法的航空发动机气路参数预测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针对单一学习机对航空发动机气路参数预测困难的问题,提出了基于动态加权核密度估计(DWKDE)组合方法的集成预测算法,该组合方法选择测试样本的近邻样本,通过评估学习机在近邻样本的局部性能动态确定各学习机的权值,并基于该权值利用加权核密度估计实现数据序列的集成预测。该组合方法不易受离群值和样本不对称分布的影响,将该组合方法用于AdaBoost.RT和AdaBoost.R2算法,获得了改进后的集成学习算法。实验证明:相比于神经网络和原始集成学习算法,改进后的集成学习算法较好地提高了航空发动机气路参数序列的预测精度,方均根误差(RMSE)指标至少可降低27%。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