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7518篇 |
免费 | 1290篇 |
国内免费 | 1885篇 |
专业分类
航空 | 5427篇 |
航天技术 | 2064篇 |
综合类 | 983篇 |
航天 | 2219篇 |
出版年
2024年 | 33篇 |
2023年 | 147篇 |
2022年 | 253篇 |
2021年 | 353篇 |
2020年 | 355篇 |
2019年 | 408篇 |
2018年 | 415篇 |
2017年 | 375篇 |
2016年 | 413篇 |
2015年 | 391篇 |
2014年 | 492篇 |
2013年 | 381篇 |
2012年 | 500篇 |
2011年 | 609篇 |
2010年 | 442篇 |
2009年 | 443篇 |
2008年 | 474篇 |
2007年 | 466篇 |
2006年 | 414篇 |
2005年 | 402篇 |
2004年 | 357篇 |
2003年 | 325篇 |
2002年 | 253篇 |
2001年 | 233篇 |
2000年 | 233篇 |
1999年 | 244篇 |
1998年 | 196篇 |
1997年 | 188篇 |
1996年 | 116篇 |
1995年 | 120篇 |
1994年 | 137篇 |
1993年 | 107篇 |
1992年 | 74篇 |
1991年 | 86篇 |
1990年 | 92篇 |
1989年 | 75篇 |
1988年 | 52篇 |
1987年 | 21篇 |
1986年 | 16篇 |
1985年 | 2篇 |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1.
12.
杨新湦 《中国民航学院学报》2000,18(4):27-31
介绍了航空器有关速度调整(简称调速)的部分性能原理--调速的基础,又以中国民航、国际民航组织、美国联帮航空局所颁布的规章条例为依据,对目前中国空中交通管制员在提供管制服务时所采用的调速方法及原因的合理性进行了分析,并以B737-300为例具体说明各种情况下调速范围的选择,最后,提出了笔者的一些观点。 相似文献
13.
14.
根据WIND飞船的观测资料,讨论了2000年发生的南向磁场(BS)事件,分析了它们的源,发现12次事件中11次的源是日冕物质抛射(CME)。运用从地球向太阳时间倒推的方法和LASCO,EIT195A的观测资料,确定了这些CME。它们都是快速CME,伴有行星际激波,都具有晕状(Halo)形态,它们在日面上发生的位置是在一个不对称的区域内。还分析了5个强南向磁场(BS≥20nT)事件,发现它们的CME源,或者具有很高的能量,或者抛射方向正对地球,或者是具有叠加效应的CME系列,分析表明,在我们所讨论的太阳活动高年,大的行星际扰动和强地磁暴与高速流的联系并不密切。 相似文献
15.
合成射流控制NACA0015翼型大攻角流动分离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为了研究合成射流激励器处于NACA0015翼型回流区时对其分离流动的控制,采用商用计算流体力学软件Fluent 6.1求解Reynolds平均Navier-Stokes方程,通过对翼型气动力特性、脱落漩涡结构以及射流孔口附近流动结构的分析,揭示了合成射流处于分离区时对边界层控制的机理.结果表明:当合成射流孔口处于回流区时仍可有效推迟翼面边界层分离点,缩小回流区范围,从而有效提高翼型的升力.当射流方向垂直于壁面,无量纲频率以及吹气速度比都等于1时,翼型平均升力系数提高40%左右. 相似文献
16.
首先,针对存在外部干扰和输入饱和的通用式高超声速飞行器的纵向动态模型,提出一种基于滑模干扰观测器的抗饱和滑模控制器。该滑模控制器采用非线性趋近律,在保证系统快速、稳定跟踪指令的同时,能够消除传统滑模控制中的抖振现象,并针对执行器饱和问题,加入抗饱和补偿器,以提高系统的稳定性。其次,对于系统中存在的干扰和不确定性,提出一种滑模干扰观测器,用以准确估计系统中存在的等效干扰,并将该观测器对干扰的估计值应用于滑模控制器中进行补偿,以消除干扰。再次,利用Lyapunov理论对所提出的基于滑模干扰观测器的抗饱和滑模控制器进行稳定性分析。最后,对高超声速飞行器的巡航状态进行仿真。仿真结果表明,所提方法能够有效提高系统的稳定性和抗干扰性,具有一定的实际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7.
在交流伺服系统运动控制领域,针对双电机同步精确控制时由于两轴负载惯量相差较大、额定运行速度快、到位精度要求高等控制难点,提出了简单且有效的同步控制方法,并在试验中进行了验证。该方法包括对同步控制方式的设计和误差补偿算法2个部分。首先,设计使用基于虚拟主轴的主从控制方式,可实现惯量匹配的同步指令输出;在此基础上,从负载特性入手,提出了基于加权耦合的误差补偿方法,能实现快速稳定的同步误差补偿。仿真与试验结果表明,该方法能够满足伺服运动系统的定位精度和同步控制精度要求,同时在一定程度上提升了系统的平稳性和补偿响应速度,工程实现效果较好。 相似文献
18.
研究了具有不确定参数的机器人轨迹跟踪控制问题。提出了一种鲁棒控制方案,它由改进力矩发生器和鲁棒补偿器组成,理论分析及仿真实验表明,该控制方案具有较好的跟踪性能。 相似文献
19.
20.
根据空间平台拦截器与目标的相对运动方程,基于线性系统最优控制理论提出了一种综合三维极小脱靶量与极小能量的最优控制律。给出了最优推力大小与方向控制,以及最优过渡时间和关机时刻确定的模型。仿真结果表明:该最优控制律控制精度高,易于工程实现。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