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42篇
  免费   72篇
  国内免费   372篇
航空   186篇
航天技术   290篇
综合类   33篇
航天   677篇
  2024年   4篇
  2023年   11篇
  2022年   22篇
  2021年   37篇
  2020年   24篇
  2019年   34篇
  2018年   37篇
  2017年   38篇
  2016年   56篇
  2015年   62篇
  2014年   111篇
  2013年   74篇
  2012年   87篇
  2011年   101篇
  2010年   73篇
  2009年   67篇
  2008年   80篇
  2007年   40篇
  2006年   26篇
  2005年   38篇
  2004年   21篇
  2003年   15篇
  2002年   15篇
  2001年   8篇
  2000年   12篇
  1999年   15篇
  1998年   15篇
  1997年   8篇
  1996年   8篇
  1995年   9篇
  1994年   13篇
  1993年   4篇
  1992年   4篇
  1991年   6篇
  1990年   5篇
  1989年   3篇
  1988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8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11.
为了建立电磁波在亚波长等离子体薄层中传播的物理数学模型,并针对通信频段的电磁波,研究电磁波在再入航天器表面等离子体薄层中的透射问题,相关研究成果可为再入航天器通信“黑障”现象研究提供理论基础。模型从麦克斯韦方程组出发,采用微分薄层法进行数值求解,获得了不同等离子体密度条件下亚波长等离子体中目标电磁波的透射特性及传播规律,揭示了截止反射效应和碰撞吸收效应在其中发挥的作用。本研究对于深入了解亚波长碰撞等离子体薄层中电磁波的传播过程具有意义。  相似文献   
112.
针对超静卫星星体平台无陀螺、载荷敏感器与星体平台执行机构非共基准安装时整星存在姿态异位控制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观测器估计星体平台姿态的复合控制方法。首先,建立星体平台/Stewart平台/载荷的动力学模型,并获得Stewart平台作动器关节空间的等效动力学模型。针对关节空间等效模型,设计super twisting观测器,以作动器平动位移为输入,以载荷和星体平台之间的相对姿态和角速度为输出,实现星体平台姿态和角速度估计。其次,以载荷测量姿态信息为输入,设计Stewart作动器的积分滑模控制律,实现载荷高精度指向控制。以观测器估计的星体平台姿态信息为输入,设计星体平台控制器实现星体平台的稳定控制。Lyapunov稳定性分析表明所设计的观测器和控制器能够保证闭环系统渐近稳定。数学仿真结果表明:在星体平台有陀螺时,载荷能够实现0.1″指向精度;在星体平台无陀螺时,采用观测器估计星体平台姿态并进行控制,载荷亦可实现0.1″指向精度。  相似文献   
113.
Based on the analytical solutions of T-H equations and its state transition matrix form,the open-loop control method of spacecraft impulsive relative hovering was studied,which is promising for practical engineering use.The true anomaly intervals of the hovering impulse were optimized by the nonlinear mathematical programming.Based on the calculation of collision probability,the method of safety analysis and risk management was proposed.The numerical simulations show that the introduced relative hovering method can be used for circular and elliptical reference orbits hovering.Furthermore,the local optimal solution can be obtained by applying the true anomaly intervals optimization method.The maximum collision probability and the minimum relative distance nearly appear at the same time.And,the smaller the relative distance is,the larger the collision probability.  相似文献   
114.
星上推进系统推进剂剩余量测量是卫星在轨管理的重要工作,事关卫星剩余寿命估计和离轨时机的选择,对于提高卫星效率具有重大的意义.中国现有的推进剂剩余量计算方法只适用于传统的双贮箱结构,不适用于桁架式卫星平台的多贮箱并联结构,为此必须开发新的计算方法,同时提高计算精度.比较多种推进剂剩余量测量方法,重点论述两种可用于并联贮箱结构的测量方法.  相似文献   
115.
研究了充液航天器储箱内液体晃动与全星姿态运动的耦合动力学建模方法.分别基于单摆等效力学模型和质心面等效力学模型建立了全星姿态耦合动力学方程,并分别针对2个储箱串联布局、3个储箱并联布局的充液航天器在不同工况下的液体晃动问题进行了数值仿真研究;同时比较分析了两种储箱布局方案下液体晃动对航天器姿态运动的影响,为工程应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16.
Visual sensors are used to measure the relative state of the chaser spacecraft to the target spacecraft during close range rendezvous phases. This article proposes a two-stage iterative algorithm based on an inverse projection ray approach to address the relative position and attitude estimation by using feature points and monocular vision. It consists of two stages: absolute orientation and depth recovery. In the first stage, Umeyama's algorithm is used to fit the three-dimensional (3D) model set and estimate the 3D point set while in the second stage, the depths of the observed feature points are estimated. This procedure is repeated until the result converges. Moreover, the effectiveness and convergence of the proposed algorithm are verified through theoretical analysis and mathematical simulation.  相似文献   
117.
载人飞船飞行任务中搭载的有效载荷设备质量、体积大并且安装要求苛刻,而返回舱内空间狭小且舱内环境复杂。针对这个问题,文章提出了通过改装返回舱座椅作为有效载荷搭载安放的方案。经过试验验证表明,该方案对飞船的影响很小,并且满足有效载荷设备搭载要求。  相似文献   
118.
陀螺经纬仪在大型航天产品精测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陀螺经纬仪通常是做某一方向与当地大地北向的方位角关系测量用。文章针对“天宫一号”目标飞行器精测中遇到的问题,即高空不同平台间两台设备需要姿态关系测量的需求,通过对陀螺经纬仪测量原理的研究,借助大地坐标系作为中间传递坐标系,解决了经纬仪测量因互瞄被遮挡无法建立基准镜坐标系间关系的问题。测量误差分析结果验证了这种新方法的可行性,该方法可用于大型航天产品设备安装精度的测量。  相似文献   
119.
“天宫一号”目标飞行器检漏工作总述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文章主要描述了“天宫一号”目标飞行器研制过程中与检漏相关的内容,包括检漏项目、检漏方法和检漏结果等。重点介绍了氦质谱吸枪检漏、压力变化检漏和氦质谱非真空累积检漏及多种气体分析等多种检漏方法及其适用范围。“天宫一号”的检漏数据验证了应用以上检漏方法可行且有效。  相似文献   
120.
航天器仪表与照明分系统承担着飞行器与航天员信息交互的任务,为航天员在轨工作、生活提供支持。分系统功能包括信息显示提示、越限报警提示、手动操作、工作生活照明、休闲娱乐等。文章给出了航天器仪表与照明分系统设计思路及分系统设计组成;分析了分系统技术应用情况;对应航天器设计和应用结果,提出了后续航天器的技术发展思路和设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