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104篇 |
免费 | 63篇 |
国内免费 | 33篇 |
专业分类
航空 | 132篇 |
航天技术 | 25篇 |
综合类 | 25篇 |
航天 | 18篇 |
出版年
2025年 | 1篇 |
2024年 | 3篇 |
2023年 | 1篇 |
2022年 | 1篇 |
2021年 | 3篇 |
2020年 | 5篇 |
2019年 | 5篇 |
2018年 | 11篇 |
2017年 | 11篇 |
2016年 | 15篇 |
2015年 | 7篇 |
2014年 | 9篇 |
2013年 | 9篇 |
2012年 | 10篇 |
2011年 | 14篇 |
2010年 | 6篇 |
2009年 | 10篇 |
2008年 | 7篇 |
2007年 | 4篇 |
2006年 | 5篇 |
2005年 | 5篇 |
2004年 | 4篇 |
2003年 | 6篇 |
2002年 | 7篇 |
2001年 | 7篇 |
2000年 | 7篇 |
1999年 | 5篇 |
1998年 | 3篇 |
1997年 | 1篇 |
1996年 | 2篇 |
1995年 | 3篇 |
1994年 | 2篇 |
1993年 | 3篇 |
1992年 | 2篇 |
1991年 | 4篇 |
1988年 | 2篇 |
排序方式: 共有2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01.
基于在线加载分区机制的重构方案的设计与实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综合模块化航空电子系统(IMA)结构技术的发展,对航电系统的安全性和可靠性的要求也进一步提高。本文提出的IMA重构方案基于VxWorks653系统中的在线加载分区(Online-Loaded)机制,可以做到对应用程序的动态加载,使得IMA系统在发生故障时能按预设的配置进行功能迁移,从而实现IMA系统的重构。在该重构方案的基础上还同时设计了分步加载技术。测试验证表明,分步加载技术明显减少了重构的耗时,提高了重构的效率。 相似文献
102.
R. Hoogendoorn E. Mooij J. Geul 《Advances in Space Research (includes Cospar's Information Bulletin, Space Research Today)》2018,61(1):167-181
Predictions of the impact time and location of space debris in a decaying trajectory are highly influenced by uncertainties. The traditional Monte Carlo (MC) method can be used to perform accurate statistical impact predictions, but requires a large computational effort. A method is investigated that directly propagates a Probability Density Function (PDF) in time, which has the potential to obtain more accurate results with less computational effort. The decaying trajectory of Delta-K rocket stages was used to test the methods using a six degrees-of-freedom state model. The PDF of the state of the body was propagated in time to obtain impact-time distributions. This Direct PDF Propagation (DPP) method results in a multi-dimensional scattered dataset of the PDF of the state, which is highly challenging to process. No accurate results could be obtained, because of the structure of the DPP data and the high dimensionality. Therefore, the DPP method is less suitable for practical uncontrolled entry problems and the traditional MC method remains superior. Additionally, the MC method was used with two improved uncertainty models to obtain impact-time distributions, which were validated using observations of true impacts. For one of the two uncertainty models, statistically more valid impact-time distributions were obtained than in previous research. 相似文献
103.
本文给出了一类新的广义凸函数-(F,α,ρ,θ)-b-凸函数,讨论了多目标分式规划(MFP)的三种对偶模型:Mond-Weir型对偶、Lagrange型对偶、Schaible型对偶,并基于(F,α,ρ,θ)-b-凸性证明了各自相应的弱、强对偶定理。 相似文献
104.
采用计算流体力学(CFD)数值模拟技术,以二维模型为例,建立了基于小幅度非定常运动的动导数计算方法,构建了考虑喷流引射效应的进排气模型、考虑管道效应的通气模型以及常规的保形模型,分别对其静态以及动态气动特性进行了数值模拟计算,并辨识了其纵向俯仰力矩系数组合动导数。研究表明:非定常动导数辨识方法较为准确可靠,相比保形模型,进排气以及通气模型的静态失速攻角(AOAs)增大,升力系数、阻力系数及俯仰力矩系数也增大,但力矩系数斜率基本不变,说明静态稳定性差异不大。而相同攻角下,进排气影响下的俯仰力矩系数组合动导数绝对值最大,表明了进排气模型具有最大的动态阻尼,而通气模型次之,保形模型的动导数绝对值最小。 相似文献
105.
以当地流活塞理论为基础完成超声速/高超声速动导数计算公式推导,发展了一种高效的动导数计算方法.选取1个超声速、2个高超声速动导数算例标模,计算了超声速/高超声速下飞行器动导数变化规律.研究结果表明:BFM超声速流动算例的俯仰组合动导数绝对值随马赫数的增大而减小,计算重心位置后移亦会导致俯仰组合动导数绝对值减小,纵向动稳定性降低;在0° ~20°迎角范围内,高超声速流动中的尖锥和钝头旋成体俯仰组合动导数绝对值随迎角的增大而增大,纵向动稳定性增强;所提方法计算时间约为双时间动导数计算方法的1/27. 相似文献
106.
为了提高永磁同步电机调速系统的控制性能,结合滑模控制与分数阶微积分理论,设计了分数阶积分滑模转速控制器和改进型滑模观测器。针对转速控制器,采用基于反双曲正弦函数的新型趋近律削弱系统抖振,同时分数阶控制为系统提供了更多的控制余度,可以增强系统鲁棒性并进一步减小系统抖振。针对观测器,设计了采用新型趋近律fal函数的滑模观测器来获取反电动势估计值,利用分数阶锁相环技术提取反电动势中的转速和位置信息,有效提高了转子速度和位置的估计精度。通过仿真验证了所提出方法的可行性与有效性。 相似文献
107.
通过测定蠕变曲线及位错运动的内摩擦应力(σ0),研究了一种含Re单品镍基合金的蠕变行为,并计算出稳态蠕变期间的表观蠕变激活能及应力指数.结果表明:在稳态蠕变期间位错运动的内摩擦应力(σ0),随外加应力的提高略有提高,随温度的升高而明显降低.在蠕变初期,γ'相沿垂直于应力轴方向形成N型筏状结构,随蠕变进行,筏状γ'相发生粗化,且距离断口越近,筏状γ'相粗化及扭曲程度越严重,其中,由于颈缩使样品近断口区域承受最大有效应力,是使筏状γ'相粗化及扭曲加剧的主要原因.蠕变后期,合金的变形机制是位错剪切筏状γ'相. 相似文献
108.
为了测量由升沉和平移加速度 ( α和 β)产生的导数 ,进而将组合动导数分开 ,来改善飞机飞行特性的预测效果 ,中国空气动力研究与发展中心低速所开展了大攻角升沉平移加速度导数测量技术研究工作。采用刚性强迫振动法 ,研制了试验装置 ,测量了由升沉平移加速度产生的动导数和“静导数”。给出了升沉振动试验在振幅为60mm ,频率为 1 .0Hz、1 .5Hz,α =0~ 45°,Re=0 .76× 1 0 6 情况下的典型试验结果。小攻角情况下 ,Cm α为负值 ,是动稳定的 ,且随攻角变化不大 ,而在大攻角情况下 ,由于非定常气动力的作用 ,Cm α变化剧烈而且出现动不稳定。从典型试验结果看 ,该技术是成功的 ,所获数据是合理可靠的。 相似文献
109.
为防止翅翼结构因干扰而产生振颤,以柔性悬臂梁结构为被控对象,提出一种参数自整定的分数阶比例积分微分控制器,在利用遗传算法取得优化参数后,通过模糊规则第2次对控制器参数进行在线整定,以达到实时最优控制的目的.在Simulink软件环境下进行了数值仿真,结果表明:设计的分数阶比例积分微分控制器具有记忆性,动态表征能力强.与常规比例积分微分控制器相比,冲击激励下的系统响应稳态时间缩短0.9s;简谐激励下的系统响应衰减幅度从88%提升到96%;随机激励下系统响应抖动减小,提高了稳定性. 相似文献
1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