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548篇
  免费   461篇
  国内免费   326篇
航空   2083篇
航天技术   773篇
综合类   305篇
航天   1174篇
  2024年   40篇
  2023年   128篇
  2022年   122篇
  2021年   160篇
  2020年   131篇
  2019年   155篇
  2018年   91篇
  2017年   89篇
  2016年   106篇
  2015年   114篇
  2014年   149篇
  2013年   151篇
  2012年   175篇
  2011年   206篇
  2010年   167篇
  2009年   176篇
  2008年   171篇
  2007年   177篇
  2006年   152篇
  2005年   139篇
  2004年   131篇
  2003年   126篇
  2002年   118篇
  2001年   150篇
  2000年   107篇
  1999年   107篇
  1998年   107篇
  1997年   84篇
  1996年   84篇
  1995年   80篇
  1994年   116篇
  1993年   59篇
  1992年   57篇
  1991年   50篇
  1990年   55篇
  1989年   43篇
  1988年   30篇
  1987年   27篇
  1986年   2篇
  1985年   2篇
  198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33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1.
杨洁  冯辉 《飞机工程》2007,(3):42-45
描述了用于雷达的X波段GaAsHMIC(混合微波集成电路)五位数字式移相器的设计过程。该设计采用了一种新型的电路结构,取得了较好的微波特性,同时大大减小了其尺寸。  相似文献   
92.
飞机起落架仿真数学模型建立方法   总被引:16,自引:2,他引:16  
袁东 《飞行力学》2002,20(4):44-47
阐述了以大系统理论部件建模为基础的轮式起落架仿真建模方法,通过分析机轮的运动特点,介绍了轮胎、减震支柱、前轮转向操纵系统和刹车系统的模型,研究了作用于起落架上的力、力矩及其传递过程,最后,通过计算和结果分析,证明该模型是正确的。  相似文献   
93.
本文采用分段拟合并对不同参数阶次进行优化建立了五孔探针数学模型,在利用非对向自动测量方法的基础上研发了一套计算机数据实时采集和处理程序,结果表明该数学模型具有很高的数值精度,该程序提高了测试速度,保证测试精度,满足了复杂流场的测试要求。  相似文献   
94.
95.
航空热处理特点和发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分析了航空热处理特点,介绍了航空热处理现状和新技术,分析论述了航空热处理今后发展预测和研究课题.  相似文献   
96.
李本威  黄咏梅 《航空学报》2001,22(4):334-336
 研究了模糊控制器在航空发动机控制中的实验应用。给出了实验方案及有关部件的数学描述;提出了用模糊控制开关设计法设计模糊控制器的思路及相应的数学描述;对发动机转速数字控制系统进行了实验研究。结果表明 :模糊控制器设计简便,具有良好的非线性校正作用,控制性能指标优良。  相似文献   
97.
介绍了多相滤波器组接收机的数学模型,讨论了该模型在软件化雷达接收系统中的应用,并给出了基于多相滤波器组接收机模型的软件化雷达接收系统的硬件结构.  相似文献   
98.
固体火箭发动机寿命预估的一种考虑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朱智春  蔡峨 《推进技术》1996,17(4):10-13,16
利用弹性-粘弹性对应原理,分析长期贮存固体推进剂药柱由环境温度变化引起的热应力,计算药柱损伤,并对发动机寿命进行预估。理论分析和算法具有普遍性,可供工程设计参考。  相似文献   
99.
一个简易实用的疲劳损伤累积法则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王永廉 《航空学报》1991,12(6):287-290
1.法则的提出 利用材料的等幅疲劳试验数据进行承受变幅荷载的实际构件的疲劳设计,必须借助疲劳损伤累积理论。40年代以来,人们一直试图寻找一种较好的疲劳损伤累积理论。表1列举了其中的一些典型代表。  相似文献   
100.
用于棘轮变形预测的棘轮演化统一模型研究   总被引:7,自引:2,他引:7  
 在大量单轴棘轮实验基础上,研究了均值、幅值、峰值和谷值应力对 304不锈钢的饱和棘轮应变的影响规律,首次提出了棘轮应力σr和棘轮门槛值σrth 的概念,建立了基于单参数控制的、用于饱和棘轮应变预测的 SRM饱和棘轮本构模型和用于独立循环应力工况下棘轮应变演化预测的 REM棘轮演化模型,并由此发展了全面描述任意循环应力工况下棘轮应变演化规律的 URM棘轮演化统一模型。抛物律模型 SRM和幂律模型 REM对实验数据拟合的相关系数均超过 0.98。URM建模容易,只需 4~ 6个试样的单轴棘轮实验数据。此外还讨论了获得 SRM本构模型的单试样实验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