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138篇 |
免费 | 41篇 |
国内免费 | 4篇 |
专业分类
航空 | 70篇 |
航天技术 | 86篇 |
综合类 | 12篇 |
航天 | 15篇 |
出版年
2025年 | 2篇 |
2024年 | 3篇 |
2023年 | 14篇 |
2022年 | 14篇 |
2021年 | 8篇 |
2020年 | 9篇 |
2019年 | 7篇 |
2018年 | 7篇 |
2017年 | 5篇 |
2016年 | 1篇 |
2015年 | 5篇 |
2014年 | 3篇 |
2013年 | 6篇 |
2012年 | 10篇 |
2011年 | 9篇 |
2010年 | 4篇 |
2009年 | 10篇 |
2008年 | 6篇 |
2007年 | 6篇 |
2006年 | 2篇 |
2005年 | 5篇 |
2004年 | 4篇 |
2003年 | 3篇 |
2002年 | 3篇 |
2001年 | 2篇 |
2000年 | 5篇 |
1999年 | 5篇 |
1998年 | 3篇 |
1997年 | 3篇 |
1996年 | 6篇 |
1994年 | 5篇 |
1992年 | 1篇 |
1991年 | 1篇 |
1990年 | 3篇 |
1989年 | 1篇 |
1988年 | 1篇 |
1987年 | 1篇 |
排序方式: 共有18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92.
提供了一种处理具有结构耦合的大挠度复合材料柔性梁的分析方法。在将三维弹性问题分解为二维线性剖面特性分析和一维非线性分析的基础上,采用有限元法计算梁的二维剖面刚度特性,编制了具有多个单元库的程序软件,它能有效地处理复杂剖面形状,对参考剖面点的翘曲位移未加任何限制;一维非线性分析时用Euler角描述梁的空间变形位置,建立的非线性微分方程组适用于任意大变形情况。文中给出了详细的分析与试验结果,并着重分析和试验了根部安装角分别为0°,45°的两种情况,揭示了结构耦合对变形的影响,试验与分析具有良好的一致性,表明本文方法及处理简便、可行。 相似文献
93.
本文研究了磁尾等离子体片边界层宽频带静电噪声的产生机制.模型等离子体由暖的背景电子、暖的向地球方向的离子束流和较冷的向尾方向的离子束流组成.结果表明,静电离子束流-密度漂移不稳定性可以在比较宽的频率范围内激发,在低频区大传播角方向上增长率最大,在高频区小传播角方向上增长率也比较大。最大增长率的方向取决于离子束流和密度漂移的速度比值.这些结果与磁尾观测到的宽频带静电噪声特征符合一致. 相似文献
94.
赝火花脉冲电子束烧蚀制备纳米薄膜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类似于脉冲激光束烧蚀法制备薄膜 ,利用纳秒赝火花脉冲电子束与靶材料相互作用 ,通过靶材料的瞬间熔化、蒸发或以团簇抛出的方式 ,在低温衬底上重新成核、凝结 ,得到了与靶材的化学计量比相同的薄膜。讨论了材料烧蚀和沉积过程中出现的诸多现象 ,并给出高分辨电子显微镜、X射线衍射、光电子能谱分析等方法的测试结果。研究表明 ,由于赝火花脉冲电子束高功率密度 (10 9W cm2 )的瞬态烧蚀作用 ,为研究和制备多元素氧化物薄膜、难熔金属多层膜或氧化物 金属多层膜提供了一种新手段 相似文献
95.
Yajie HAN Guangqing XIA Bin SUN Chang LU Junjun ZHANG Vladimir A.SAETCHNIKOV 《中国航空学报》2023,36(7):388-399
In order to study the extraction and acceleration mechanism of the dual-stage grid, a three-dimensional model based on the Particle-In-Cell/Monte Carlo Collision(PIC/MCC) method is performed. Dual-stage grid ion thruster is a new type of electrostatic ion thruster, which can break through the limitations of traditional gridded ion thrusters, and greatly improve the specific impulse. The high performance also makes the grid sensitive to operating parameters. In this paper,the influence of grid pa... 相似文献
96.
Malini Aggarwal H.P. Joshi K.N. Iyer M.N. Jivani 《Advances in Space Research (includes Cospar's Information Bulletin, Space Research Today)》2009
Solar dependence of electron and ion temperatures (Te and Ti) in the ionosphere is studied using RPA data onboard SROSS C2 at an altitude of ∼500 km and 77°E longitude during early morning hours (04:00–07:00 LT) for three solar activities: solar minimum, moderate and maximum during winter, summer and equinox months in 10°S–20°N geomagnetic latitude. In winter the morning overshoot phenomenon is observed around 06:00 LT (Te enhances to ∼4000 K) during low-solar activity and to Te ∼ 3800 K, during higher solar activity. In summer, it is observed around 05:30 LT, but the rate of Te enhancement is higher during moderate solar activity (∼2700 K/hr) than the low-solar activity (∼1700 K/hr). During equinox, this phenomenon is delayed and is observed around 06:00 LT (∼4200 K) during all three activities. 相似文献
97.
栅极间距是影响推力器离子束流的发散角、推力大小的关键参数,为了解决栅极组件在装配过程中栅极间距自动检测的技术难题,针对栅极孔径的特殊结构和光线传播的特性,建立了栅极间距和小孔面积的数学模型,提出了基于机器视觉的非接触式平面栅极间距检测方法并搭建试验平台。选取栅极中心孔位进行35次重复试验,该方法的标准差为12μm,具有较高的重复精度。精度验证试验结果表明,该系统精度高于±20μm,满足离子推力器装配过程中的栅极间距测量要求,在实际应用中有望替代现有人工检测方法。 相似文献
98.
针对以引力波探测为代表的空间科学任务和以“国网星座计划”为代表的商用卫星网络任务对推进器的特殊需求,本文提出了一种基于数字孪生的推进器优化设计方法。该方法首先建立由机理模型模块和测试数据集模块组成的数字孪生体。机理模型模块依据推进器的物理过程建立模型,对难以测量的数据进行仿真模拟;测试数据集模块通过实验对推进器进行测试,依靠测试数据建立可测参数的数学模型。将数字孪生体与实验进行对比,通过对比结果反馈调节机理模块从而不断提高孪生体的准确性,最终为优化设计提供依据。结果表明:(1)该方法能够构建微波离子推进器的数字孪生体;(2)该数字孪生体的预测结果存在一定差异,通过分析发现该差异与机理模型的精细度以及测试数据集的数据量有关。 相似文献
99.
为了获得不同推力器工况对射频自偏压效应离子推力器的自偏压幅值和束流特性的影响,本文通过地面实验研究了栅极射频功率、线圈放电功率、工质种类对自偏压幅值和羽流区等离子体参数的影响,同时对直流栅极工况和射频栅极工况下的束流特性进行了对比。研究结果表明:栅极射频功率的增大会提高自偏压幅值并提升束流强度,但在较高栅极射频功率下,栅极下游区域将发生自持放电并形成等离子体;放电腔内放电模式转换会通过改变等离子体阻抗的方式大幅影响栅极直流自偏压幅值和栅极电压的射频分量,进而影响羽流区等离子体参数;与直流栅极工况相比,射频栅极能同时引出并加速离子和电子,并在栅极下游实现自中和,且在Ar,Kr,Xe三种工质下均具有自中和能力。 相似文献
100.
为更准确描述高纬极区电离层离子分布函数, 分别采用弛豫碰撞模型和麦克斯韦分子碰撞模型描述玻耳兹曼方程的碰撞项, 通过求解两种模型下的输运方程, 分别得到两种模型基于麦克斯韦分布下离子分布函数的13矩近似和基于双麦克斯韦分布下离子分布函数的16矩近似. 进一步根据Sheffield理论, 利用两种模型下离子分布函数的13矩和16矩近似, 计算了非相干散射谱, 并对结果进行对比分析. 结果表明, 相对于弛豫碰撞模型, 麦克斯韦分子碰撞模型能更好地描述电离层E层中离子与中性成分的相互作用. 相对于离子分布函数的13矩近似, 16矩近似更适合描述由于电场增加导致的离子温度各向异性特征. 相似文献